APP下载

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

2016-01-05翟爱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翟爱荣

【摘要】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方法 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 根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免疫耐受期(14例)、免疫清除期(13例)、低复制期(13例)、再活动期(10例)。根据荧光定量法检测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 以及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 分析研究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有明显的差异变化。在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的感染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值分别为46722.49、8542.27、1294.26、1964.51 IU/ml。乙肝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水平仅在免疫清除期呈正相关(r=0.324, P<0.01)。结论 在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这四个时期中, 乙肝表面抗原有明显的差异变化, 但只在免疫清除期, 乙肝表面抗原才与乙型肝炎病毒DNA相关。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不同阶段;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015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36~54岁, 平均年龄41.2岁。所有患者在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之前都未进行降酶或抗病毒治疗。根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将患者分为免疫耐受期(14例)、免疫清除期(13例)、低复制期(13例)、再活动期(10例)。

1. 2 方法 根据荧光定量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DNA, 测定下限位为(5.0±002)copies/ml。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 检测范围设定在0.05~125000.00 IU/ml。分析研究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性采用线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有明显差异变化。在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的感染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值分别为46722.49、8542.27、1294.26、1964.51 IU/ml。相关性分析得出, 乙肝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水平仅在免疫清除期呈正相关(r=0.324, P<0.01)。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DNA病毒, 也是一种反转录病毒, 其反转录的过程是利用病毒自身的DNA聚合酶进行的[1, 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各种类型肝脏疾病, 包括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60岁以下就有超过7%的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目前我国有9300万人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就有2000万人, 因此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中流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一般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这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乙肝表面抗原都不相同[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乙肝表面抗原在免疫耐受期阶段为最高值, 其次是免疫清除期、再活动期, 最低值处于低复制期这一阶段。

乙肝表面抗原是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之一, 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高敏感性、高准确性、成本低的优势, 在临床检测中常常使用。乙肝表面抗原指的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膜蛋白, 提示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特征, 在病毒生命周期的合成过程较为复杂。不同时期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其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水平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并且这些差异与患者的转归与病毒学有紧密的联系[4]。

目前在临床上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不同阶段的研究还不够充足, 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 对乙肝表面抗原清楚预测水平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DNA 相关性方面的研究缺乏全面性报道[5]。通过分析本次研究的结果以及国内研究的结果显示,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在免疫耐受期到低复制期呈缓慢下降趋势, 并且与乙型肝炎病毒DNA有明显联系。一般情况下, 大部分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在接受抗病毒等对症治疗后, 其血清内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但是对目前医疗水平来说, 还不能准确的确定最佳的具体停药时机。也有另外一部分观点认为, 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的变化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宿主免疫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下降说明乙型肝炎患者总体免疫力有所增加, 免疫功能有所提升, 若下降速度越快, 则说明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效果越好[6]。

综上所述, 在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这四个时期中, 乙肝表面抗原有明显的差异变化, 但患者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仅仅与早期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相关, 乙肝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水平仅在免疫清除期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 王晓琳, 邹桂舟, 孙秋林.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17):2765-2768.

[2] 赵周静, 蓝松松, 吴乐灿.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自然病程中HBsAg变化规律.医学研究杂志, 2014, 43(12):40-46.

[3] 周洪波, 李晶媛, 赵勇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阶段HBsAg定量变化的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7(4):350-353.

[4] 陈飞群, 颜展.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临床价值.现代实用医学, 2014, 26(2):197-200.

[5] 王卫华, 宋建新.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与其表面抗原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2(3):258-261.

[6] 符晓莉, 王磊, 刘峰.乙肝病毒感染不同阶段血清HBsAg定量值及其与HBV DNA水平和年龄的相关性.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51(5):94-99.

[收稿日期:2015-06-16]

猜你喜欢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三种不同腺病毒基因组提取方法对全基因组克隆构建的影响分析
脂肪肝和丙肝病毒(HCV)感染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健脾化湿祛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残留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更昔洛韦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45例临床疗效观察
早孕期间不能有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