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珍品”素材运用指导
2016-01-05万安
万安
【2016年中考备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珍品是指极其宝贵之物,珍品可以是一方文化古迹,传承了中华灿烂文明;珍品可以是一部文化名著,让灵魂在那流影与暗香中流转;珍品还可以是一个装有茶叶的紫檀盒子,凝聚了奶奶对爷爷的一世真情……
请以“珍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题解】
构思这个题目,关键是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从文题可知,“珍品”可实可虚,既可实写自己所拥有的珍爱之物,比如说一本书、一件礼物、一幅画;也可虚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比如考试失利后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偶然间瞥见父母不再挺直的脊背从而读懂了亲情的珍贵;还可实写传承文化的某种文物,它可以是与某某人密切关联的物品,因而能触动人物内心的某种记忆、某种情感、某种心绪、某种感觉,以此展开,文章肯定写得细腻动人,质朴真实。除了这些之外,“珍品”还可以是传承文明的古迹、古董、古籍,比如长城、都江堰、四大名著以及外国经典著作,不管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能够呈现人类文明,都是无价之宝。如果选择这个角度入文的话,我们既可以阐述历史遗迹,又可以回顾历史事实,还可以深刻剖析内在蕴涵,关键在于打开思维,提升认识。
在素材选择上,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来选择。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珍品”放在一个很广的范围内,这样选择的素材也才会多元而精彩。对于初中生来说,我们既可以选择一些实效新闻,比如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访英时赠予或收到的礼物,还可以是一些经典的人物故事,比如课文中陶渊明的高洁、杜甫的爱国、李白的洒脱等等,这些都是他们身上最具魅力的珍品。
【推荐素材】
素材一:
医生手术室里用手机哄2岁女孩照片走红
最近,好多医务人员的朋友圈里,都在传一组萌萌哒照片。照片上的小女孩今年才2岁,抱着她的医生是浙江省儿保心脏外科石卓副主任医师,他也是一个6岁孩子的爸爸。这一天是省儿保心脏外科例行手术,为了安抚这个因即将做手术而害怕的小女孩,石大夫耐心拿出手机和小女孩一起玩游戏,这样有爱的画面,这样温馨的医患关系,在当下,实属珍贵难得。
素材点拨:犹慈父抱爱女,视患儿如己出。这绝对不是空话,医生石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点,他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这种高尚的医德正是我们社会所需求的珍品。写作时,我们还可以举出一则与其相反的素材来,这样,在正反对比中,更能彰显出这则热点素材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素材二:
中国传统艺术瑰宝——刺绣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出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素材点拨:刺绣不仅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它已经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在外国人眼里,刺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这类的文化素材其实很多,比如我们的四大发明,还有长城、苏州园林等古迹,还有各种名著等都可以使用。
素材三:
轮椅院士,人生价值的抉择
脖子以下高位瘫痪的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被誉为“中国霍金”。16年,他在轮椅上教书育人、潜心科研,共完成1项国家863、3项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国际合作项目;培养了20多位博士和硕士;撰写了17份关于中国材料科学发展战略的建议书。2003年,金展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位只有脖子能动的老人,却在16年里,培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和科技成就。“我活着对国家还有用”,教育与科研的责任,对国家和学生的情感,对人生价值观的无私,正是他轮椅上鲲鹏展翅的动力源泉。
素材点拨:面对学术领域浮躁、虚假之风,面对中国科技投入与产出比的尴尬,面对层出不穷的校园腐败、科技腐败,金展鹏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老师、科研人员树立了一面镜子。他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珍品。
【佳作示例】
珍 品
湖北省枝江一中 陈曦
踏过苏州的桥,回味绍兴的酒,驾一叶西塘的乌篷船,掬一捧杭州的西湖水……梦一般的江南,如传世的珍品,时刻吸引着我,让我细细把玩,叫我念念不忘。
小桥,流水,古道,人家。江南的美景,如梦似幻。
最是难忘那濛濛的细雨。清晨被淅沥的小雨唤醒,一睁眼便满是诗意。那树梢待绿未绿的新叶,对雨开始了她婉转的低吟浅唱;那参差有致的粉墙黛瓦,含羞地蒙上了雨的面纱;那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在雨中倾诉着丁香花的童话,等待着落寞的诗人,做一场醉人心脾的梦……江南雨景,是清丽的视觉珍品。
一线,一针,一穿,一回。江南的刺绣,如画似诗。
一张素净洁白的绸帛,绷在散发着竹香的竹架上。秀眉轻展,十指如玉上下翩飞。落针处无不令人惊叹:细细的丝线密密地排列,竟绣出这般逼真的画面。那猫儿全身的绒毛,像是随着呼吸轻轻起伏;那含蕊待放的花朵,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那碧绿的江南水,那悠然漂荡的乌篷船,似将人带到那秦淮河的桨声灯影中……江南绣娘,与生俱来的巧手兰心。
浓墨泼洒或是细毫轻书,江南的诗词,如低语似呢喃。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钱塘湖边,那穿越了千百年的“乱花”与“浅草”还是携着春意挠得人心痒痒。“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依旧盛着一湖的柔波。难怪身经仕宦的周邦彦待职时也要遍遍思念江南的“小楫轻舟”“五月渔郎”。不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明媚娇妍,还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恬静幽寂,总能叫人在那字里行间领略到多少柔情、多少珍爱。江南诗词,是绝美的心灵珍品。
江南或许是上帝缔造的最美的风景吧:一砖一瓦一花一叶的清新靓丽,一针一线来来回回的细致精美,一字一句百诵不厌的美妙经典,终拼凑成举世无双的江南,如珍品般让人不能忘怀的江南。
【教师点评】
本文作者,视“江南”为珍品,选择与众不同,很见功力。园林、刺绣、古典诗词,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者对于这些素材驾驭得非常熟练而美好,这是本篇文章写作成功的关键。而作者感受生活、觉悟生命的良好习惯,是更可称道的,也是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