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与陕西机遇
2016-01-05谭仁超
宋 宇,谭仁超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与陕西机遇
宋宇,谭仁超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710127)
摘要: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扩展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区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审时度势提出的建立连接欧亚经济大动脉的宏大战略构想,对提升我国西部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内陆经济,助推经济重心西移、推动亚欧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此背景下,陕西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连接我国中、东部和欧亚的战略支点,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国家西向发展的引擎启动之机将面临一系列重大新机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陕西机遇
一、引言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亚时首次提出与亚欧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重要举措”,进一步确定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2014年全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由此可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提升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内陆型经济、促进亚欧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而陕西省作为丝绸之路新起点和连接欧亚的重要战略支点,在旅游、文化、国际教育、城市发展等方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二、古丝绸之路的演化延伸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汉唐时期,出现了一条从长安延伸至古罗马的丝绸之路,在展示汉唐文化、加强贸易互通、促进民族和谐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岁月变迁,丝绸之路几经兴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赋予了这条古道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它将成为世界最具发展前景的经济大动脉。
(一)古丝绸之路的演进历程
“丝绸之路”持续两千多年、绵延数千公里,是一条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了丝路,东汉时的班超经过西域,再次打通了丝路并将其延伸至欧洲。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在张骞开通西域以后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青铜器、金银等商品以及四大发明、冶铁、炼铜、制丝、打井等技术传播到西方,同时西方的香料、药材、葡萄、石榴、胡豆、胡瓜甚至骏马、狮子等也大量传入中国,而在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是最具代表性的。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替换了“玉石之路”、“佛教之路”等名称,从此,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承认,并闻名于世。
(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不等同于古丝绸之路,而是在其基础上扩展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总人口约30亿,总面积约5 000万平方公里,矿产、能源、文化、旅游及农业资源丰富,沿线国家在交通、金融、能源、通信、农业、旅游等领域互惠合作的潜力巨大,经济互补性强。其东倚活力四射的亚太经济圈,西连发达的欧盟经济圈,中间则形成了一个包含中亚和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凹陷区域。但是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政策扶持等条件来看,这一凹陷区域有着广阔的经济增长空间。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世界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之称[2]。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古丝绸之路的延伸和继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现代升级版。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古丝路为文化象征,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以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目标,从而最终实现各国及地区的互利共赢和亚欧大陆经济一体化。
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的连接亚洲和欧洲经济大动脉的宏大战略构想,对于提升我国西部对外开放,发展内陆经济,助推经济重心西移,推动亚欧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提升西部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范围由国际段和国内段两部分组成。国内段主要有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的重庆、四川、云南、广西[2]。显而易见,这九省区市均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一方面,地处内陆,开放度低,与东部地区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自然资源丰富,与中亚国家接壤,具有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可以大大提升我国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因沿海、沿边的优势得到了率先发展,以便捷的地缘优势参与到世界经济贸易中,获得了对外开放的红利。但世界经济的格局在不断变化,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经济不振,甚至步入了经济停滞期,造成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额下降。目前这种单一的对外开放模式使我国的国际贸易过于依赖美日韩及东盟市场,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我国西部边界线漫长、邻国繁多,周边国家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密切对华经济合作,搭乘中国经济快车的愿望强烈。随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推进,我国必将不断深化与中亚各国在资金、技术、物流等领域的合作,进而在我国西部打造出另一个对外开放平台,形成东西双向开放,遥相呼应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这一开放格局减少美国打造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冲击,扭转西方大国对我国的战略封堵和贸易边缘化的被动局面[3]。
高潮一边接电话,一边嗯嗯啊啊地应承着,心中却盘算,万一他们到了这里,到各家媒体展开危机公关,自己这个皮包网站的菜包子面目岂不露馅了?万一他们知道“焦点调查”是非法网站后反咬一口,向新闻出版管理机关举报,向公安系统的互联网监管部门报案,自己面临的很可能是锒铛入狱的结局。真的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这样一想,高潮心底陡添了许多不安和烦恼,连自己跟齐眉说了些什么,怎样跟齐眉结束通话的,都忘了个一干二净。
我国是一个陆路大国,西部内陆地区面积广大,通过与中亚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通贯穿我国西部与中亚的大走廊,提升西部对外开放度,在与东部沿海、沿江、沿边开放的协调配合下,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我国的对外开放融入到现代化建设的众多领域中,进一步丰富对外开放的内容,进而形成“海陆同步,东西互补,南北齐行,中亚共兴”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发展内陆型开放经济,助推经济重心西移
1978年以来,我国充分利用沿海、沿边优势实施“东部开放”、“沿海开放”战略,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东西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广袤的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统计资料显示:沿海省份13.5%土地拥有全国41.2%的人口和全国87%的进出口、83%的实际利用外资、78%的对外投资[4]。可见由于开放程度的不同,不仅造成了东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还产生了西部地广人稀、东部城市病频发的矛盾。
值得思考的是,我国只能选择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吗?从国际经验来看,瑞士、奥地利、卢森堡等内陆国家均拥有较高的开放水平,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此外,地处欧洲内陆的德国开放水平远高于西班牙、葡萄牙等沿海国家,柏林、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内陆城市也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经济金融中心[4]。从国内实践经验来看,2010年以来,重庆市进行开放的体制机制创新,依托水陆多式联运的优势,在成渝经济区和沿江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下,创新加工贸易形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的机遇,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引资、引技、引智,已发展成为我国内陆城市对外开放高地和口岸高地。
面对这种现实问题和机遇,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发展内陆开放经济做出了顶层设计,强调着力推动内陆扩大开放,促进开放型经济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紧接着又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意在我国西部地区建立起一条连接中亚、直达欧洲的经济大动脉。这一战略的提出,不仅将各界人士的眼光吸引到了中国的西部,也将会为西部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西部地区位于连接我国东中部和中亚各国的枢纽地位,今后不仅可以承接东部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东部、中部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还可以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大力发展面向中亚及周边国家的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一方面有助于将西部内陆城市发展成为内陆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经济重心西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构建经济合作平台,推动亚欧经济一体化
中亚各国近年来经济增长较快,正待进一步发挥的市场潜力为我国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有利基础。从表1所显示数据可以发现,2012年中亚五国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2.3%的世界同期经济增长水平,充分显示了其经济发展的活力[5]。
表1 2012年中亚五国国民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光明日报》,2013年9月18日第11版整理。
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很强,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贸易往来提供了现实基础。东亚四国是我国重要的煤气油能源供给地,而我国在制造业、航空运输、路桥建设等方面有很强大的技术力量。近年来,我国与中亚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达成共识,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已顺利建成实施中吉乌公路、重庆-新疆-哈萨克斯坦-欧洲铁路运行通畅,中哈霍尔果斯-阿腾科里铁路口岸即将运营通车[1],道路上的联通极大地促进了各经济体的人员和贸易往来。十多年前,我国和中亚国家的贸易量只有4.6亿美元,2012年的统计数字显示贸易额已达460亿美元,几乎增加了一百倍[5]。如表2所示,自1992年建交以来,我国先后与中亚五国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并且随着上合组织成立,中国与中亚各国将在能源、交通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其中采矿业、建筑业、航空运输业、制造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产业,是中国企业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主要产业。
在向西开放的国家战略指导下,通过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平台,我国可望成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陆上过境要地,更好地融入到亚洲大陆经济圈乃至欧洲经济圈,最终实现亚欧经济的一体化。
表2 我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伙伴关系
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面临的机遇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如是说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将中国西部尤其是陕西省推到国家发展战略前沿。陕西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连接我国中东部和欧亚非的战略支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国家西向发展的引擎将面临一系列重大新机遇。
(一)陕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
新起点蕴含新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比丝绸之路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经济战略合作性更强的概念,因而作为新起点的陕西将在古丝绸之路灿烂文化的依托下,发展更丰富的旅游、文化和教育产业。
1.旅游文化产业闻“机”起舞。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刘旨贤指出:“欲振兴丝绸之路经济带,必先振兴其中国段;欲振兴中国段,必先振兴关天经济区;欲振兴关天经济区,必先振兴大西安;欲振兴大西安,必先振兴西安旅游文化产业。”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宝贵而丰富的历史遗迹。陕西与中亚各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西安不仅拥有展示汉唐风采的唐朝皇家园林——大唐芙蓉园,出使西域的玄奘亲自督造的大雁塔,玄奘翻译经文的大慈恩寺、唐十三陵,还有曾是西域胡人商贾集聚区的大唐西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唐西市,盛唐时期长安城有东西二市,位于朱雀大街东侧的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等少数人群,西侧的西市占地1 600多亩,220多个行业在此经商,固定商铺4万多家,是西域、日本等各国商贾集聚的国际性大市场,异域风情浓厚,颇具大众化、平民化之风。如今位于西安劳动路上的大唐西市,是集丝路商业街、购物中心、酒店、博物馆、古玩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胡姬酒肆演艺等业态为一体的综合大型群落建筑,是以丝绸之路起点命名的文化产业项目。大唐西市创新发展方式,打造旅游品牌,将会发展成为丝路旅游上的一颗闪耀之星。
今后,陕西应以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拓展旅游业发展范围,创新旅游业发展形式,以省内外灿烂优秀的丝路文化和旅游景点为依托,联合西北五省精心设计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如丝路风情游:西安大唐芙蓉园—宝鸡太白山—敦煌雅丹地质公园—青海可可西里—喀什—新疆天池;丝路宗教文化游:西安大雁塔—宝鸡法门寺—敦煌莫高窟—青海塔尔寺—新疆克弥尔千佛洞;丝路古关游:渭南潼关—宝鸡大散关—玉门关—甘肃嘉峪关等[6]。通过这些品牌的打造将带动西部旅游业以及和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的兴盛,从学术、文化层面上构建中国与中亚旅游合作新篇章。
2.丝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如今,丝路经济带上的文化产业跨越范围广、内涵多元丰富,做为丝路起点的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更要继承包容、开放、合作的古丝绸之路精神,把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挖掘出来,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以丝绸之路为轴线,打造文化精品,发挥好起点带头、带动作用,从国家层面上求得与西北五省以及中亚各国在丝路文化产业上的合作发展。例如,开展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丝绸之路商贸博览会、丝绸之路文物巡回展览、组织筹建丝绸之路研究会等。文化是丝绸之路上的灵魂,丝绸之路因灿烂文明的文化经久不衰,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将焕发勃勃生机,通过文化产业的辐射、带动、整合、聚集、增值和扩大效应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扩大陕西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教育产业国际化。陕西省发展国际化教育产业优势有三点:第一,陕西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历史渊源。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马山,是东干族人(源自陕西和甘肃的回族),现在西北大学留学。他说:“最初是从中学的历史课本上了解了丝绸之路和它的起点——西安,后来有机会到中国留学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西北大学地质系。不仅仅是受到西北大学地质专业在全国的顶尖排名的吸引,更重要的则是因为陕西与我们东干族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有很多哈萨克斯坦“陕西村”的留学生都希望在这座古城中寻根问祖,探寻先辈们的遗迹。”第二,陕西的教育优势。陕西有100多所大学,每年要培养1 000名左右的中亚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回国以后,都成为了推进中国和中亚合作的技术人才以及当地的技术骨干。第三,陕西的地域优势。我国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交通便利,来中国陕西留学成为了中亚学子的首选。通过将这种历史文化、教育、地理优势相结合,可大力发展中亚留学生教育产业,增强文化交流,为中国和中亚今后的合作奠定了人才基础、教育基础、文化基础。
(二)陕西是连接我国中东部和欧亚的战略支点
陕西是中国西北的门户,亚欧大陆桥横贯而过,陕西西安上连甘陇,下接巴蜀,东向豫、鲁,南向浙楚,是国内西向货物的集散地和物流中心,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地位决定了陕西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大大提升陕西及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陕西有望建设发展成为物流枢纽和贸易中心。
一方面,丝绸之路的基础在于“路”,即首先要加强道路上的联通。陕西处于交通枢纽地位,必然承担着打通丝绸之路交通动脉的使命。2013年11月28日,西安正式开通了至中亚的“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由“一干两支”三条线路组成。其中的“一干”为西安至鹿特丹,“两支”分别是西安至俄罗斯(至莫斯科,全长7 251公里)及西安至哈萨克斯坦(至阿拉木图,全长3 866公里;至热姆,全长5 027公里)。次日,西安至哈萨克斯坦热姆的整车货运班列也开始运行,并被国家列入“中欧快线”。今后,陕西应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点对点的客运班列建设,并利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这个平台开通与各文化中心城市的航班,方便各国人员沟通、文化融合,丰富交流的内容[7]。它们的开通是陕西西安参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抓手,通过物流带动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技术流,使陕西成为我国西向发展的物流集散地和中亚及欧洲进入中国的出入口。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稳步推进,将进一步提高道路联通要求,陕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今后的陕西将有能力实行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的立体联动,建立起连通内地、直通中亚的交通网络体系,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建立形成新的对外开放格局贡献陕西力量。
另一方面,丝绸之路是以贸易为中心的。陕西是西北最大的制造业大省,西安是西部最大的中心城市,既具备向东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也具备向西吸引资源集中的能力。2011年2月14日,西安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借助起保税物流及口岸功能、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码头等,实现沿海港口服务功能内移、就地办单的大通关功能,建设以区港联动为内核,以海铁、公路等多式联运方式为路径的大型内陆港口,并于2013年9月已通过了国家十部委验收。这为能成功获批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供了基础,也为把陕西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贸易中心创造了条件。
此外,作为丝绸之路的新起点,中国西北的门户,陕西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这为西安、咸阳、宝鸡等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陕西省在国家支持西安发展建设的政策效用带动下,加大省市共建大西安力度,2014年12月13日高陵县“撤县设区”获国务院批复,西安由“9区4县”变为“10区3县”新格局,对周边县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将进一步加强。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创新西咸新区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以合作的思路和态度重新审视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研究跨区域合作和外延发展等问题。紧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机遇,推进陕西城镇化建设步伐,创新思路,打造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国际化大都市。
(三)陕西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国家西向发展的引擎
长江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是目前贯穿我国东中西的两条经济带,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说:“长江经济带的模式是龙头带动,上海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没有龙头,陕西地处我国大地原点附近,可以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陕西通过产业合作、技术输出、贸易平台的搭建成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国家西向发展的引擎。
1.产业合作方面。陕西省产业基础完备,覆盖电子信息、光伏产业、制造业、服务业、医药等产业,而被誉为“中国钛谷”的陕西宝鸡则占有全国85%的钛材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全市近400户企业有进出口经营权,且已初步形成了九大产业集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的主要产业是制造业,对能源需求大,而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就可为陕西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持,陕西则可向中亚国家输出先进的产品,在装备制造业、通信、农业、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进行投资,带动中亚地区的产业发展。综合来看,陕西省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与中亚地区产业结构互补性强,未来陕西要以此为基础,一方面,深入调查分析中亚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新的贸易需求增长点,与特定国家、特定产业建立紧密互补的经济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新疆直接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地缘优势明显,与新疆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对陕西与中亚五国开展贸易合作具有重大意义。今后陕西要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便可与中亚地区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的合作,实现共赢。
2.技术输出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两端分别是繁荣的亚太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在中国—中亚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经济凹陷带,差距有多大,未来发展潜力就有多大。中亚地区渴望搭乘中国经济快车的意愿强烈,技术需求强,陕西省则是全国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和农业等领域的重要科研基地和生产基地,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果业、现代农业等方面具有先进的技术。如今,陕西省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经形成,其中,西安高新区和杨凌示范区均跻身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列,并且还拥有“关中—天水”经济区、关中经济圈,技术溢出效应较强。这些优势都可成为推动中亚五国与陕西省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发展经贸关系的动力[8]。今后陕西省应当以各种展销会、洽谈会、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推介会为宣传平台,让中亚各国了解陕西省的发展情况,促进与中亚五国的经贸科技合作。不仅可以在省内开展各种成果博览会,还可以积极主动走出去,在中亚国家开展经济技术洽谈会。此外,其他丝路沿线省市举办的会展、欧亚经济论坛等平台都要充分利用起来,加强与中亚地区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带动我国西部和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
3.合作平台搭建方面。2013年9月27日,在第五届欧亚经济论坛上,参会的欧亚9国共同签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抢先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开展国际合作。陕西西安拥有国际港务区和综合保税区等平台,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内陆港和综合物流园。此外,陕西省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培育产权、期货、债券和股权交易等金融市场,努力在金融服务、加工、物流、结算等领域与世界接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金融中心。今后,陕西将进一步加大贸易平台建设,使陕西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航空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以及最大的内陆港。通过这些平台的搭建,陕西将成为资本、物流、人流、信息流、技术的集散地,商贸物流密如云,各国文化灿烂生辉,尽显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李刚,赵沛.把陕西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理论思考[J].陕西社会科学,2014(1):1-5.
[2]冯宗宪.中国向欧亚大陆延伸的战略动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线路划分和功能详解[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4):79-85.
[3]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J].改革,2014(3):64-73.
[4]黄奇帆.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一个直辖市的例证[J].改革,2014(4):5-11.
[5]夏文斌.加速推进西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N].光明日报,2013-09-18(11).
[6]杨曙明.宝鸡如何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战略枢纽城市[J].陕西社会科学,2014(1):36-38.
[7]王向华.“五通”连欧亚丝路新辉煌—我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一周年回望[N].陕西日报,2014-09-05(11).
[8]操莉.浅析陕西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9):20-25.
(责任编辑:任红梅)
收稿日期:2014-08-26
基金项目: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简称“人文英才计划”)
作者简介:宋宇(1966-),男,陕西黄陵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谭仁超(1991-),女,陕西安康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17(2015)02-0073-06
The Strategic Vision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n Shaanxi Province
SONGYu,TANRen-chao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 China)
Abstract:New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s based on the ancient silk road and extended to a new economic area.Under the new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the party and state leaders puts forward a strategy vision of establishing an Economic artery between Asia and Europe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western China,developing inland economy, boosting economic barycenter moving westward and promoting Asia-Europe economic integration.Under this background, Shaanxi province as a new starting point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strategic fulcrum of connecting east China and the Asian, the engine of construci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national west development will face a series of important new opportunities.
Keywords:silk road economic belt; strategic vision; the opportunities of Shaanx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