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学生军训工作深入发展的思考
2016-01-05郭洪军于喜斌
郭洪军 于喜斌
对推进学生军训工作深入发展的思考
郭洪军 于喜斌
学生军训工作历经试点、普及,正处于深化巩固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和学生军训工作的新特点,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应对学生军训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学生军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思想基础。
国防教育 学生军训 深入发展 思考
作者:郭洪军,65066部队副司令员,上校;于喜斌,65066部队学生军训办公室副主任,上校
学生军训工作从1955年开始至今,历经试点、普及和全面展开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要看到,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部队深化改革的新举措、青年学生身心的新特点,对学生军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应对学生军训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学生军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和思想基础。
一、学生军训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固本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学生军训工作,事关全民族国防意识的培塑、国防后备力量的培养、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是国家安全稳定的安邦之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固基之要,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固本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学生军训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国家安全形势复杂多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迫切需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发展的基本依托。《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要着眼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保卫者和接班人,坚持不懈地抓好青少年的国防教育。在学校国防教育中,学生军训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与其他国防教育形式相比,学生军训有《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等相关法规作为依据,教育的目的性、针对性更强;学生军训的教学对象是在校的全体学生,教育的普及性、强制性更高;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学生军训有完善的教学制度保障,组织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也更高。这些独特的优势可以使青年学生接受更加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是其他国防教育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二)学生军训是国防后备力量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当前世界各国武装力量建设普遍采用的形式,也是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随着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开展,现役部队的规模和员额将进一步削减,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加速储备高素质后备兵员,已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选择和长期任务。在普通高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军事训练,可以寓兵于校、寓兵于民,为国家培养和储备大批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通过军训,可以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安全意识,提高其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责任感和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奠定其作为后备兵员的思想基础;可以使青年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和技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未来战争的考验,打牢其作为后备兵员的军事基础;可以提高青年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磨炼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接受人民军队优良传统教育,培养其作为后备兵员的意志品质基础。只有扎实做好学生军训这一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国的整体国防实力才有可靠的保证,遏制战争和夺取未来信息化人民战争胜利才有可靠的保证,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才有可靠的保证。
(三)学生军训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学生军训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军事理论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军训教思想、练作风、传传统,在高校这一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上有着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教育内容上,学生军训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在教授军事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思想认知、价值追求、道德情操、意志品质、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塑造和引领作用,德育的目标、内涵、功能非常明确;从教育者来看,无论是派遣军官还是帮训官兵,普遍具有较高的军政素质,加之军人在青年学生中的崇高威望,其言传身教更容易为学生所信服,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教;在教育方式上,学生军训将德育内容融入教学训练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把爱国主义等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使其在国家意识、社会责任等基本思想问题上形成最基本、最必要的共识,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认同。因此,是当之无愧的铸魂育人大“熔炉”。
二、学生军训处于巩固深化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只能抓紧,不能放松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性阶段,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学生军训工作也处于由全面普及向巩固深化和创新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紧盯薄弱环节,加强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确保学生军训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完善法规体系,强化制度规范
依法施训、依法治教、依法管理是学生军训工作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等法规文件的颁发,以及各省区市相关法规制度的出台,学生军训工作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学生军训法制体系还不够健全,在一些领域和环节还有盲区;有些法规操作性不强,宏观的、原则性的政策规定多,在组织领导体制、教学训练保障、督导检查评估等具体问题上规定不明确,约束力不够;有些法规对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考核方法等方面的规定,弹性尺度过大,给具体实施留有变通的余地。为此,在发挥既有法规功能的同时,国家层面要加强配套法规的顶层设计,统筹构建上下衔接、完整配套、涵盖学生军训全方位工作的法规体系。各省区市要根据自身实际,尽快制定出台学生军训的相关工作细则和实施办法,对学生军训工作的具体问题进行细致的、明确的规范。军地相关单位要坚持一切工作都以法规为依据,按级负责、按纲施训,进一步提高学生军训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学生军训工作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二)健全体制机制,确保形成合力
学生军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组织复杂,协调难度大,健全的组织体制和顺畅的运行机制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这次国防和军队改革,军队原有的学生军训领导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军委国防动员部负责全军学生军训的组织管理,具体训练任务由各军种部队组织实施。但目前各级关于学生军训的相关职能还不明晰、工作机构还不健全、工作关系还没理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军训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同时,要着力加强军地之间的统筹协调,在国家、省、市三级建立军地合署办公的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建立完善军地协商、组织筹划、检查指导和协调保障等工作机制,通过顺畅的机制促进军训工作落地生根、深化发展。
(三)加强检查督导,严格追踪问责
当前,学生军训工作之所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受不到足够重视、得不到严格落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检查督导不得力、追踪问责不严格。虽然很多法规文件对于学生军训工作的检查督导都有明确规定,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谁来检查、检查什么、按什么标准查等一些基本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规范,致使一些地方检查走走过场、表扬随意讲讲、批评不痛不痒。对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学生军训评估标准,并将军事课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省军区要紧紧围绕提高军训质量的标准要求,制定检查评估细则,加大监督考评力度,着力解决影响学生军训工作质量的各种倾向性问题。
三、学生军训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创新则进,守旧则退
新形势下,学生军训工作面临的环境和条件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务实的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形势发展变化中掌握主动,积极稳妥地推进学生军训工作深入发展。
(一)大力加强理论研究
当前,学生军训工作正处于巩固深化和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根据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际和需要,从理论研究的源头入手,研究制约发展、提升效益的方法途径,以理论突破引领实践突破。要不断完善学生军训理论体系。既要研究基础理论,又要关注实践应用;既要总结成功经验,又要设计未来发展;既要分析我国的现实问题,又要研究别国做法对我之借鉴,真正通过扎实细致的研究探索,为学生军训工作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要注重理论研究队伍培养。积极鼓励军地各级领导、部队派遣军官、地方高校军事教师,以及关心学生工作的专家学者加入到理论研究中来,逐步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军地结合的研究人才队伍。要抓好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努力形成用理论成果指导工作实践、以实践检验深化理论研究的良性循环,不断推动学生军训观念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创新。
(二)积极拓展训练内容
由于思想认识和保障条件的影响,目前很多高校仍将整理内务、队列训练作为军训的重点,许多大学生对这些在高中阶段就已进行过的训练内容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厌恶、逃避的心理,直接影响了军训的质量和效果。对此,一方面,国家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加大投入,积极创造条件落实军训大纲。另一方面,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紧贴国防安全的新形势,紧密结合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当拓展训练内容,如应对暴恐、火灾、空袭及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技能,擒拿格斗、野外求生、自救互救等自我防护的技能,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技能(如海上航运专业的旗语、抗眩晕训练,医护专业的救生训练),等等,真正让学生通过军训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军训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三)不断改进组训模式
符合时代特点、适合自身实际的学生军训工作模式,是保证军训质量、提高军训效果的前提。随着学生军训工作的深入发展和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学生军训工作模式亟待改进创新。目前,全国有2000余所普通高等学校、22000余所高中阶段学校开展军训,每年参训的学生约1500万人,且军训大多集中在八九月份进行。然而,这期间恰好是部队年度军事训练的关键时期、新老兵复补的交替期,部队很难派出足够的官兵到学校帮助军训,传统的到军营训练或由部队派兵到校园军训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军训工作的需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对此,一方面,要拓展军训帮训力量。除进一步挖掘现役部队的潜力外,还应向军队院校、训练机构和国防生、退役大学生士兵延伸。尤其是组织军队院校学员和在校国防生利用暑期承担军训任务,不仅可缓解帮训力量的不足,还可大幅提升其自身的军政素质,可谓一举多得。另一方面,可将军训时间由集中组织调整为分段训练。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转变思想观念,或根据帮训部队年度训练计划安排,把军训时间调整到部队训练任务相对不重的时间段,实施错峰训练;或走开基地化训练的路子,通过统筹协调,改八九月份集中军训为全年分期分批轮训,尽量用较少的兵员训更多的学生,提升军训效益,实现军地双赢。
(责任编辑:孙永钰)
E25
:A
:ISSN1002-4484(2016)12-0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