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实抓好巡回警示性法制教育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2016-01-05赵祥星

政工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预防犯罪界限官兵

代 锐  赵祥星



·部队经验·

扎实抓好巡回警示性法制教育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代锐赵祥星

打牢军队调整改革思想基础,法制教育是关键。要充分发挥法治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实际工作中,可采取授课辅导筑牢思想防线、解难释惑提高能力素质、严密组织强化教育效果等方法,帮助官兵增强法治信仰、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为部队提供安全保障。

巡回警示性法制教育;部队安全稳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系列重要指示,陆军第14集团军以预防政治性问题、激情犯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犯罪为重点,采取巡回授课、骨干培训、法律咨询等形式,连续多年开展巡回警示性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官兵法治信仰、法治思维,为部队调整改革和完成各项任务提供有利安全环境。

一、授课辅导筑牢思想防线。坚持用事实数据讲形势,用身边事例析危害,用典型案件敲警钟,通过最直观的方式、最直白的语言、最切身的感受教育官兵、感召官兵。一是阐述严峻形势,增强官兵做好预防犯罪工作的责任感。引导官兵认清形势、头脑清醒,明确职责要求,切实把抓好预防犯罪工作作为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的硬任务来落实。二是析透危害教训,增强官兵做好预防犯罪工作的紧迫感。通过视频展播、图片展示、音乐渲染等形式,引导官兵在深切感受罪犯监狱服刑与官兵享受自由的强烈反差中,分析原因教训、理清犯罪“成本”,切实借锤敲钟、警醒觉醒,不断增强做好预防犯罪工作的紧迫感。三是讲明打击力度,增强官兵做好预防犯罪工作的危机感。详细列举典型案例,让官兵在一张张图片、一幅幅画面、一幕幕场景震撼下,切实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自觉做到心中有法纪、言行合法度、办事守法规。

二、解难释惑提高能力素质。准确把握官兵的关注点、兴奋点和疑惑点,构建立体式教育模式,让官兵在听、观、谈、思中加深思想烙印、提高法律素养。一是全方位搞好法律界限解读。采取案例警示教育与常识界限教育并重,按照“一个短句一条界限”,列举出“为境外非法提供1份绝密文件或3份机密文件就可判处死刑”等法律常识界限,通过讲清官兵最常见、最基础、最急需的法律常识问题,使法治要求成为官兵遵纪守法的自觉行动。二是手把手搞好干部骨干培训。研讨基层预防犯罪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教授开展预防犯罪工作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强化干部骨干讲安全就是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的观念,不断提高基层干部骨干开展预防犯罪工作的能力。三是面对面搞好法律咨询服务。积极调动优势资源,邀请法律专家全程参与巡回教育,讲授处理刑事、民事等常见问题的方法途径,提高官兵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三、严密组织强化教育效果。确保教育内容、人员、时间和效果末端落实。一是全员覆盖到点到位。合理安排教育日程,提前搞好工作协调,把教育课堂设到每个单位、每个营区,把教育送到基层一线、训练前沿,确保“大小单位一个不落、零散勤杂一人不漏、教育环节一项不少”,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循环教育加深印象。按照“常识界限条目化、法律语言通俗化、司法解释具体化”的原则,下发关于犯罪概念、国家安全、网络犯罪等9个专题教育提纲,组织法律常识界限滚动学习。基层官兵普遍感到:这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没有生硬说教和灌输,所讲所记的常识界限都是和自身安全紧密相关的内容,非常“解渴”。三是应用竞赛促进理解。为检验官兵的学习效果,采取统一命题、开卷答题、评比表彰的方法,组织开展法规知识答题竞赛活动。试题以应用题、分析题、情况判断题为主,力求“书上抄不着、理解才会做”,使一次简单的开卷答题变成了广大官兵自主思考分析、相互讨论研究、共同解决问题的实践尝试,帮助官兵深化记忆、加强运用。

【作者系该集团军保卫处处长、干事】

E266

A

猜你喜欢

预防犯罪界限官兵
界限
八年级《预防犯罪》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间隙
过去
破次元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履职看清单 用权受监督
法治中国语境下的积极预防犯罪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