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基层干部面临的压力困惑及矛盾问题

2016-01-05张延华

政工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干部基层

张延华

当前基层干部面临的压力困惑及矛盾问题

张延华

为了解基层干部“想什么、忧什么、烦什么、盼什么”,近期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谈话的方式,对300多名基层干部面临的压力困惑及矛盾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感到,集中在工作、家庭、情感等5个方面的问题表现,不仅让部分干部困惑紧张,也影响了工作状态,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对接打赢的素质要求“水涨船高”

调研中,90%以上的基层干部坦言,随着部队转型、装备转换、训练转轨的步伐加快,自身素质跟上打仗要求的压力日渐加大。一是部队换装转型催生知识危机。80%以上的基层干部对部队换装转型充满期待,但36%的干部反映,适应转型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还略显不足。一名自行火炮连连长讲:连队刚配发新火炮,每门炮都有10多个分系统,涉及20多个小专业,以前想着盼着新装备,现在装备到了,却感觉知识跟不上了,短时间内想要驾驭新装备、生成战斗力还比较困难。二是实战演训要求带来本领恐慌。近年来,不设预案、抛掉脚本、临机导调的跨区演习、实兵对抗等成为新常态,由于以往基础训练欠了“账”、实战训练走了“形”、对抗演练掺了“假”,24%的基层干部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心里没底,10%的干部还没有从背台词、走程序、跑龙套的老模式中缓过神、转过弯、跟上趟,一遇到实战任务就慌了神、乱了阵、现了形。三是岗位评比争先带来进取压力。大多数基层干部对“岗位练兵、质量排序”等活动非常认同,但也有部分干部对此感到压力很大。约43%的干部反映,以前训练压力小,合格就行,现在拉大榜、排名次,大家担心在考核中垫底,经常加班加点、你追我赶。有的营连主官反映,现在组织考核排名,不仅上级领导和下属官兵关注,而且还与成长进步挂钩,不主动加码、自我加压就容易排名掉队影响进步。

分析感到,随着形势任务变化、编制装备更新、上级考核排名,一些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存在“时差”,既需要各级搞好针对性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变压力为动力,走稳过渡期、迈上快车道;也需要采取办班轮训、送学培训、捆绑合训等方式,在培训指导、能力升级、任务历练上搞好对接,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新知识、驾驭新装备、适应新要求。

二、无处不在的安全隐患“时隐时现”

多数基层干部反映,最让他们头疼的事就是安全上出事。特别是当前基层安全隐患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多样性更加凸显,安全稳定的压力日益加大。一是官兵思想活,管理难把握。不少基层干部反映,现在90后官兵想法多、主意正、不好管,很难通过言行举止、谈话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对能否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心里没底。一些干部讲,有时为了不出或少出一些问题,在管理教育上还有简单化、行政化、“快餐化”的现象,并没有针对官兵的活思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生怕稍有疏忽和纰漏,出了乱子、捅了娄子。二是训练强度高,风险难预测。随着训练与实战深度对接,很多基层干部都担心训练中发生筹划失策、操作失当、管理失控等问题。特别是当前,实弹实爆实投等险难训练科目增多,野外驻训、实兵演练等时间延长、强度增大,有的干部表示,在保证部队训练安全上总是“提心吊胆”,在组织实弹实投训练时还自觉不自觉地把安全问题看得很重,采取人盯人保障、减少战术动作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信息诱惑多,掌控难见底。如何管好用好信息媒体、引导官兵抵制信息诱惑,一直是基层干部比较头疼的问题。近期总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作指导和管理秩序若干规定》,适度放开了对基层官兵使用智能手机限制,但67%的干部表示,对官兵八小时之外、营区之外畅游微信圈、QQ群等新情况新问题,还没有切实管用的办法加以管控,多数靠引导、靠提醒、靠自觉。

分析感到,安全工作是基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由于安全工作隐患多、检查实、问责严,不少基层干部谈安全就头疼、抓安全就过头、出问题就心慌。需要各级变单纯发现问题为指导解决问题,帮助基层查缺补漏,堵塞安全漏洞;变依靠基层自建为上下合力抓建,在训练安全、信息保密上抓好顶层设计、制度规范和针对性训练,切实在把准规律、消除隐患中推动基层建设安全发展。

三、如影随形的五多问题“时有显现”

近期,总部专门对规范基层工作指导和管理秩序作了规定,有效卡住了“五多”命门,基层干部反响很好,但也有部分干部反映,“五多”问题还没有彻底去根。一是外在样式有所翻新。调研感到,浮在表面的“五多”问题减少了,但通过变异、翻新、伪装的新“五多”问题悄然抬头。有些干部讲,上级印发的红头文件、电报通知少了,但电话下达、挂在邮箱的临时通知多了;牵扯基层精力的试点观摩、现场会等少了,但走进基层的检查要点、规范动作多了。查看一个连队的通知登记本,上级要求得严、强调得多时,“五多”问题就少一些,反之还有改头换面、反弹回潮的迹象。二是标准要求有所虚高。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各级给予关注指导很有必要,但有些本应基层自建自主的工作,上级有时事无巨细地“不放心”,让基层感觉有些工作即使干了,也没有成就感。有些干部反映,有时上级交代工作、布置任务提要求多、给条件少、教办法少,啥事都要求“拿出最高标准”,让基层无从下手。还有些干部讲,领导机关抓工作,有时站在业务层面考虑的多,站在基层角度考虑的少,总想着负责的业务出亮点、有特色,个别时候为了拔高标准,需要反复修改调整、推倒重来。三是主体责任有所加码。约32%的基层干部反映,上级为了展示重视的程度、抓建的力度,政出多门、层层加码,统得过死、干扰过多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部分营连干部形象地比喻:基层就是一块机关挂名的“责任田”,种啥别人说了算,长好长坏秋后算账,责任都是你的。有些连队大到安全稳定、小到战士住院休假,都要求主官签字负责,每年需要签订的承包书、责任书多达六七个。

思考感到,“五多”问题是制约基层建设的“致命伤”,旧症刚祛、新疾又现,甚至很多“衍生品”“速成品”让基层难以招架、疲于应付。纠治“五多”问题,需要各级既在思维理念上破除“五多”的思考习惯,又在具体行动上校正“五多”的行为定势,切实在科学筹划、依法指导、按级负责中铲除“五多”的生存土壤,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基层自主建设中。

四、进退去留的发展愿景“忐忑彷徨”

当前,军队建设正处于政策调整期、改革启动期,在新旧交替、转型调整中引发了基层干部对进退去留的重新思考定位。一是对个人发展何去何从信心不足。军旅营体制下,正连晋升副营、正营晋升副团的比例都在4∶1以下,46%的干部表示,个人提职晋升的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前期结合干部工作大检查,各单位消化纳编了一批超配高配干部,让本来就很拥挤的晋升路径更加拥挤。一名教导员讲:营里6名任职四年以上的副连、正连职干部,按照往年推算会有2到3人得到提拔,但近期仅有1人提拔。一些干部讲,走行政不如改技术,三四年到点就调级,没有晋升压力;还有的明确表示,想借助转改技术岗位或交流到非作战部队这个“跳板”,避开发展瓶颈。二是对改革调整是否利我心里没底。近年来,随着《基层干部管理规定》《指挥军官任职资格规定》等制度规定出台,大多数干部认为基层优势增加了、留在基层更好了,对改革向上向好的期望值也增加了,但也有27%的干部担心下步调整改革会触及自身利益、影响个人发展。部分基层干部坦言,现在改革趋势、改革走向、改革举措尚不明朗,他们担心改革会影响自己在部队的服役时间、福利待遇以及退役以后的生活质量。三是对退役就业怎样选择举棋不定。新常态下,地方加紧压缩编制、精简人员、削减福利,带来军人二次就业的职业优势、福利优势同步下降,不少基层干部在退役选择上犯难。近三年,约六成的干部对退役安置问题感到担忧,选择行政移交怕岗位不能如愿、错失良机,选择自主择业怕政策有变、个人利益受损。统计显示,2007年以来,某集团军部队转业干部中选择自主择业的比例从3%上升到36%。

分析感到,基层干部对成长进步最关心、最关注,受编制瓶颈、政策调整、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他们担心发展受阻、利益受损、优势被降,需要各级靠前教育引导,帮助他们认清基层岗位的优与劣、改革调整的进与退、退役方式的利与弊,算好经济小账、发展大账;及时关怀帮带,创设公正透明、清正廉洁的政治环境,在岗位调整、政策解读、退役指导等内容上更多倾向于基层干部,帮助他们树立前进的信心、解决后退的烦恼。

五、和谐顺畅的情感世界“略显忧虑”

基层干部大都处于家庭和事业的人生“爬坡期”,受当前社会环境及军人职业特殊性的影响,部分干部工作压力大、生活困难多,个人情感容易受到波动影响。一是夫妻之间感情不够稳固。当前,维系军人夫妻关系的纽带主要靠感情,一旦感情出现裂痕,家庭关系就会岌岌可危。特别是两地分居的基层干部大都在家庭责任上欠账缺位,时间一长,部分家属对军人职业的认可、理解和支持度下降;个别未婚干部找对象更多是“第一次见面,打半年电话,第二年就结婚”,军人家庭的感情基础先天不足。近几年,某集团军部队离婚率逐年攀升,去年一个旅在外3个月跨区演习,刚返营就有6个家庭提出了离婚。二是处理人际关系比较犯愁。现在不少年轻干部自我、自负和自闭的个性明显,在与领导、同级及战士相处时,74%的干部感到,和上级相处火候分寸难把握,和同级相处关系远近难揣摩,和战士相处宽严尺度难掌控;在与妻子、双方父母相处时,16%的干部感到难以平衡亲情关系。一些干部表示,受“4+2+1”的家庭环境影响,心理抗压能力较弱,面对矛盾困惑有时会习惯性选择逃避,个人感受不愿与人分享,烦心事也很难找人诉说,内心比较苦闷压抑。三是个人价值追求有些迷茫。34%的基层干部表示,虽然紧张有序的基层生活让自己感到很充实,但个人追求的成就感、存在感并不强。有的基层干部讲,有时工作中被领导推着走、被任务牵着走,只是机械地执行命令、落实要求,难以融入自己的想法;有时尽管工作上很努力,但成绩不被认可、方法不被认同、理念不被接纳,有一定的失落感和挫败感。特别是在谈到个人目标时,一些干部表示没太多考虑,走到哪算哪,没有方向感。

思考感到,基层干部处在家庭、事业的爬坡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需要各级认真关心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难处、倾听他们的心声。既帮助他们解决好家庭婚恋、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还要与他们多谈心交流、缓压释负,在人际交往、关系处理、价值追求上给予提醒帮助、指点迷津,在真心帮带、真诚交流中释放他们身体和心理上的“负能量”,助力他们平稳走过人生的起伏期、跌宕期。

【作者系65631部队政治部干部处处长】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干部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在线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走基层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