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
2016-01-05李成刚
李成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
李成刚
内容提要:本文从抗日战争的战争节奏、战略格局和敌我力量对比等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入手,以交战双方史料分析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伟大意义:不仅仅在于消灭了大量日伪军,更在于将敌人的后方依托变成了战场,以人民游击战争的形式促使抗日战争按照中国设定的持久战路线发展,并因此改变了战争进程、战场格局和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对取得最后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军事历史抗日战争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
作者:李成刚,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外国军事历史研究室副主任兼副研究员,大校
抗日战争,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弱国对一个帝国主义强国的战争。中国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是由于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所焕发的民族觉醒,而集中代表中华民族觉醒的政治力量和凝聚核心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以非同寻常的坚决和果敢精神深入敌后,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将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由此改变了战争节奏、战略格局和敌我双方力量对比,为支撑持久抗战、夺取最后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敌后战场改变了战争节奏和进程,迫敌由“速决战”陷入持久战泥潭,于危急中扭转了战局
战争节奏,是指战争指导者根据战争特点和双方实力对比,采取的有利于己方、或快或慢的战争进程安排。由于军力占有绝对优势并且预有准备,为避免“久战国疲”,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力图在“三个月之内”征服中国,为此将陆军34个师团中的32个师团陆续投入中国战场,对我华北、华中、华南展开大规模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战役。但是,由于敌强我弱,加之国民党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以及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正面战场没能制止日军的长驱直入,大片国土相继沦陷,中国抗战局势十分被动。危急时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基于对中日双方优劣的科学分析,独辟蹊径,以敌后游击战争的形式成功开辟了抗击侵略者的另一个重要战场。
游击战古来有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游击战也遍及世界各地,但谁也没有取得过中国抗日战争中开辟新战场如此大的战果。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制定了一整套开辟敌后战场、开展大规模游击战争的纲领、原则和方针。毛泽东指出,敌强我弱的实际导致了两个现象的发生:一是敌人占领的地区甚广,二是战争的长期性。敌人占地甚广但兵力不足,留下了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由于有共产党的领导、坚强的军队和日益觉醒的广大群众,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是大规模的。这种大规模的持久游击战争就“不能不做许多异乎寻常的事情,……就从战术范围跑出来向战略敲门,要求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基于这些认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从一开始就立意宏大:要在日军后方独立自主开展大规模游击战争,造就一个持久稳定、规模庞大,能够长期吸引、打击和消耗日军主力,对战争全局发挥决定性影响的新战场。
太原会战后,几万装备低劣的八路军、新四军以“敌进我进”的超常胆略逆势而上,陆续开赴华北、华中敌后,构成了抗日战争的一道奇特景观。在华北,八路军采取“先山区后平原”的战略步骤,取得了平型关、阳明堡、雁门关、神头岭、响堂铺等战役战斗的胜利,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冀中、冀南、冀鲁豫、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在华中,新四军展开于大江南北,取得了蒋家河口、韦岗、小丹阳、棋盘岭、马家园等战斗的胜利,初创苏南、皖南、皖中、豫东等根据地。至1938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共进行战役战斗1600余次,歼敌5.4万余人,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兵力也由改编时的5万余人发展到18万余人,根据地(包括游击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
敌后战场的开辟,把日本占领的中国大部分领土变成了战场,迫使日军半数以上的兵力不得不放弃擅长的大兵团作战方式,被迫回师后方,以高度分散的配置来对付陌生的游击战争,迫使日军在侵占武汉后停止战略进攻。这样,战争就脱离日军追求的速决战方向,进入中国设定的持久战轨道,对战争全局发挥了决定性影响。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如果没有最广大的和最坚持的游击战争,而使敌人安稳坐占,毫无后顾之忧,则我正面主力损伤必大,敌之进攻必更猖狂,相持局面难以出现,继续抗战可能动摇”。日本史学家也认为,“日本意在速战速决,而中国方面则必须争取时间建立在战略上利用辽阔空间的临战体制,并将日军拖进持久战”。
二、敌后战场改变了战略格局,逼敌于两个战场之间疲于奔命,使我变被动为主动
战略格局,既指战争双方客观的对阵态势,也指双方主观的布局。两线作战由于力量分散,腹背受敌,因此历来为兵家之大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在西面的法国和东面的俄国同时开辟战场,战略上顾此失彼,以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同时在西欧、北非和苏联三个战略方向与英、美、苏等国作战,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极力避免两线作战,历来是一条重要的战略指导原则。由于日军机械化程度高,擅长大兵团作战,因此渴望以一线平推的交战方式,自东向西迅速占领中国大部分领土。抗战初期日军正是以这种方式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土地。但是,战争进行不久敌后战场的成功开辟,使中国战场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布局,改变了有利于日本的战争方式和格局。
迫使日军进行两线作战,对中国抗战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是达成持久抗战的重要手段。中国实力的弱小决定了中国必须以持久战的方式战胜日本。通过两个战场的战略配合,使日军在两个战场之间疲于奔命,是达成持久消耗敌人的最好方法。而达成这一战略目的,主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因科学决策、行动果断、策略得当而成功开辟敌后战场才得以实现的。蒋介石也曾提出“政治重于军事,民众重于士兵,精神重于物质……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抗战要旨,并陆续派出数十万部队深入敌后,开辟了太行山东南部、中条山、吕梁山、五台山、恒山、鲁东南与沂蒙山、日照山、大别山、浙西、皖东、皖北、鄂东和海南等游击根据地。然而,由于国民党敌后部队脱离群众,战术呆板,并不断挑起与八路军、新四军的摩擦,不仅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也给日军以可乘之机,使其游击根据地在日军的进攻之下几乎全部丧失。到1943年,只有极少部队坚持了下来。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认为,“国民党系统军队的政治工作和游击战,与中共方面相比较,则相形见绌,不够熟练和妥善”。
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坚持,使中国抗战形成了两个战场相互支撑与配合的战略格局,改变了敌我对阵的基本态势,为抗战胜利打下了基础。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积极抗战,客观上有利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而八路军、新四军插入敌后,迫使日军回过头来对付敌后战场,从而牵制了大量日军,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尤其是在妥协投降空气甚浓、中国抗战艰难时期,八路军在日军“以战养战”重要依托的华北开展百团大战,大大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还迫使日军从华中战场抽调2个师团加强华北方面军,因此推迟了敌进犯西安和西南等地的时间。抗战期间,两个战场在战役上的直接和主动配合虽为数不多,但在战略上的相辅相成是非常明显的。侵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都用来对付敌后战场,大大缓解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如果没有敌后战场的牵制,吸引日军的大量兵力,中国的西南和西北就有沦陷的危险。而没有正面战场,日军将其全部兵力压向敌后战场,敌后战场也难以承受。抗战形势之后如何发展,殊难预料。正是两个战场长期的战略配合,不仅长期抗击日军陆军主力,消耗了日本大量的军力和国力,而且把日军大部分拖在中国,使它既不能迅速灭亡中国,也无法实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从而把更多的兵力投放到太平洋战场和其他地区。这是中国战场尤其是敌后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日本史学家伊豆公夫承认:日本失败和投降的原因很多,“其中绵延十四年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敌后战场改变了敌我力量对比,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对支撑抗战并夺取最后胜利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全民抗战,使抵抗力量的主体由国民党军队转向敌后抗日军民,极大地增强了抗战力量,改变了中日之间作战力量对比,直接影响战争结局。
以持久战对付优势的敌人,是国共双方形成的共识,但在实施策略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国民党的战争指导,大部分建立在一个被动的“拖”字上,把取胜的希望很大程度寄托在美国、英国、苏联等大国的参战所带来的战争形势逆转之上。而共产党把最后的胜利建立在中国自身的全民抗战基础之上,是一种完全主动的策略。
人民军队深入敌后伊始,就不失时机地分兵发动群众,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各项政策,号召并组织各阶层人民起来抗日。八路军、新四军走到哪里,群众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的群众就被发动和组织起来,形成军民亲如一家人的新面貌。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史沫特莱在当时的采访中写道,“只有八路军敢于深入的地区,到处都有群众组织”。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民主政治和减租减息等一系列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政策,给广大劳苦民众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政治和经济实惠;实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大大减轻了民众的负担,极大调动了广大军民的抗战积极性,形成了真正的全民抗战局面。富有创造力的爱国军民拿起各式各样的武器,因地制宜,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袭击战、伏击战、交通破袭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围困战、水上游击战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弥补了武器装备的劣势和物质条件的不足,使在正面战场不可一世的日军面对敌后战场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却一筹莫展。在日本档案中,对此也充满无奈的感叹。正是有这些本质区别,当国民党的数十万军队铩羽正面战场之时,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却能够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坚持并发展壮大。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两个战场的地位作用也因此发生了转变:正面战场愈战愈弱,由主要战场变为次要战场;而敌后战场则在抗战的绝大部分时间扛起了抗战重担,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发挥着独当一面、支撑抗战全局的战略作用。正如日本史学家所说,中共军队的抵抗“是中国能够贯彻持久战,并将拥有近代武器、具备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日本一步步逼向战败的综合性要素之一。因此,不考察中共军队的战场,就不可能弄清强国日本何以最终败于弱国中国”。
战略相持阶段,当国民党在日本的诱降下转入消极抗战之时,敌后战场则担负起抗击侵华日军主要兵力的重任,成为支撑危局的中流砥柱。“较之国民政府军,日军无疑感到中共军队是更大的威胁。”据统计,1939~1943年,日军对敌后战场作战的兵力分别为54万人、47万人、46万人、33.2万人、35万人;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日本关东军除外)的比例分别达62%、58%、75%、63%、58%。尤其是1941~1942年,日军对敌后战场实行所谓“总力战”,使用千人以上、万人以下兵力,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的“扫荡”达132次,使用1~7万人兵力进行的“扫荡”达27次。在极端困难岁月,敌后抗日军民采取“敌进我进”的方针,展开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与日伪军作战4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7万余人,消耗和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敌后战场在坚持中发展,在抗争中变大变强。
战略反攻阶段,当正面战场出现豫湘桂大溃败,损失近60万官兵、丢失146座城市和20余万平方公里国土之时,敌后战场却从1943年夏秋之交展开了攻势作战,收复了大片国土,并填补国民党军队溃退后留下的空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仅1944年,就歼敌约30万人,收复县城16座、国土8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00万。1945年后,敌后抗日军民发起更大规模的攻势作战,歼敌16万余人,收复县城61座,解放人口近1000万,对占领大中城市、重要交通线的日军形成全面包围之势。日本人承认,“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占领区八年间的统治,在8月15日以前已经濒于崩溃了”。1945 年8月上旬,在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的形势下,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各解放区部队向当面之敌发起全面反攻,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国民党虽然制定了反攻计划,但还未来得及全面实施,日本已宣布投降。
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共作战12.5万余次,歼敌171.4万余人,收复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1亿,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正面战场总共丧失了279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使国家和民族遭受了惨重损失。国民党当局的威信因此而扫地,越来越多的国人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美国驻华使馆在给华盛顿的报告中指出,“蒋委员长正在失掉这样一个中国的支持”;“中国的命运不是蒋的命运,而是他们(共产党)的命运”。正是国共两党以及各自领导的战场的不同表现,决定了人心向背。抗战结束4年后,中华大地上便出现了政权更替,当年中国人民的政治选择就是对抗战历史的最好诠释。
总之,敌后战场最伟大的意义,不仅在于消灭了大量日伪军,更在于将敌人的后方依托变成了战场,以人民游击战争的形式促使抗日战争按照中国设定的持久战路线发展,并因此改变了战争进程、战场格局和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对取得最后的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敌后战场的开辟、巩固和壮大,离不开先进、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可以说,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敌后战场。而敌后战场又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舞台和空间。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不仅支撑持久抗战以夺取胜利,还昭示着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1](日)历史学研究会.太平洋战争史3·日中战争2.东京青木书店.1972.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4]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5](日)菊池一隆.中国抗日军事史1937~194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7]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华北治安战(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8](日)伊豆公夫.日本小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9](美)史沫特莱.中国胜利的赞歌.(瑞典)达格芬·嘉图.走向革命——华北的战争、社会变革和中国共产党1937~1947.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10]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
[1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12]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太平洋战争史(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3]中国抗日战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4](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1949年白皮书)附件第三章.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
(责任编辑:何荷)
ISSN1002-4484(2016)07-0024-04
E296.9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