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流行歌曲盛行的反思
2016-01-04赵桂香孙继明朱红
赵桂香++孙继明++朱红
摘 要:在小学校园,孩子们很喜欢流行歌曲中的电视剧歌曲、网络歌曲、恶搞歌曲等,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优秀的流行歌曲能对孩子们产生积极影响,庸俗的流行歌曲则有消极影响。我们应兴利除弊,通过:优秀流行歌曲进课堂、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改革音乐教材、注重家长和社会的双重影响等措施,让越来越多的优秀流行歌曲深入孩子心,对孩子成长起到积极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校园 流行歌曲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65-02
1 当前小学生喜欢的歌曲类型
小学生喜欢的歌曲类型相当复杂,可以说无所不有。如电视剧歌曲,从《回家的诱惑》《宫》到《美人天下》,“为所有爱执着的痛……”“我用尽一生一世来将你供养……”成了小学生们张口就来的歌词。还有恶搞歌曲,是指孩子对一些知名的歌曲或诗词进行歪曲改编后,进行二次传唱。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分钱》,被孩子们恶搞成:“我在马路边捡到十块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了钱,买了一包烟。我愤怒地说了声,叔叔滚蛋!”还有,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真心英雄》被恶搞成:“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补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而李白的诗《静夜思》也没能逃过被恶搞的命运,被编排成:“床前明月光,没钱憋得慌,抬头望银行,低头进牢房。”此外还有网络歌曲等
2 流行歌曲对小学生的影响
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流行歌曲也不例外。庸俗的流行歌曲“诱导”小学生追求低级趣味的生活刺激,丧失斗志,迷失理想的目标 ,同时“启发”小学生谈情说爱,影响学业。但许多格调高雅、旋律优美的流行歌曲不仅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小学校园也很流行,给小学校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优秀的流行歌曲,歌词优美,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和美育的过程。比如周杰伦的《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优美的词句令人陶醉;好的歌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好的歌词就是一首美丽的诗,有的歌词就是由古代诗歌直接改编的,如王菲的《幽兰操》;优秀流行歌曲对学生有一定的思想教育作用,把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歌曲形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003年,《蜗牛》《真心英雄》《中国人》等多首港台流行歌曲被收入上海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这些歌曲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自立自强自信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流行歌曲之所以在小学生中广为流传,是因为流行歌曲的通俗性和娱乐性,流行歌曲体现的是一种平易近人的审美范畴,痛快淋漓的情感表达,我口唱我心,这很适合小学生追求快乐、无拘无束的个性;同时,大众传媒对流行歌曲大力宣传,学校音乐教育又相对落后,小学生为了排解压力、追求刺激,就转而哼唱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进校园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对待这一现象,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流行歌曲的积极影响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3 让流行歌曲的积极影响得以发挥的途径
3.1甄别流行歌曲,改变流行歌曲
有些流行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深受小学生喜爱,但是歌词内容不适合小学生。教师应该及时发现,予以引导。对待这样的歌曲,可以“改词翻唱”,即保留歌曲的节奏、旋律、曲调,重新填词;教师要正视流行歌曲,对于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内容积极健康的歌曲,不仅可以推荐给学生听、唱,还可以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筛选和鉴别歌曲,比如《感恩的心》让人学会感恩,《隐形的翅膀》《蜗牛》《稻香》等教学生勇敢、乐观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其实,流行歌曲不仅可以在音乐课中使用,也可以在其他各个科目的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比如,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七颗钻石》时,用小学生们熟悉的流行歌曲《感恩的心》《爱的奉献》做背景音乐,既可以创造温暖的情境,升华主题,也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3.2以流行歌曲为导向,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小学生爱唱爱情歌曲并非真的陷入了“爱情漩涡”,而是渴望长大、好奇的心理所致。针对这种心理,学校应该从各方面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比如,课间、早操时间播放一些优秀的校园歌曲、中外名曲,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校园歌曲的魅力;定期举办一些歌唱比赛、节日演出等,为学生搭建展示特长的舞台,也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3.3改革音乐教材刻不容缓
现行音乐教材的老化是小学生爱上流行歌曲的重要原因之一。“新歌太潮,老歌太老,适合小朋友唱的歌怎么那么少?”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都有同感。《数鸭子》《校园的早晨》《外婆的澎湖湾》《送别》等歌曲不知陪伴着多少人的童年时光,很难再让现在的小学生喜欢,可是新的儿童歌曲又少之又少。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校园歌曲的创作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作品少,缺少被孩子们广泛喜爱的精品;正品少,体现“大爱”(男女情爱是“小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真善美为“大爱”)的主旋律歌曲少。
3.4注重家长和社会的双重影响
家庭的熏陶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作为成年人,家长喜爱的歌曲大都是爱情歌曲,或者网络歌曲,这些歌曲中不乏庸俗低级之作,比如《那一夜》《伤不起》等。这些歌曲对成年人来说,只是消遣,可是对儿童而言,可能会起到消极的影响。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自觉抵制低级庸俗的流行歌曲。
当今社会环境日益浮躁,这必然会对小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社会环境的监管力度。
3.4.1加强对媒体的监管
政府应加大对媒体的监管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对那些不负责任地大肆炒作低级庸俗歌曲的媒体予以制裁。
3.4.2加强对音乐市场的监管
音乐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部分创作者急功近利,为了
出名,不惜用低级的方式来迎合人们喜欢标新立异的心态,写出一些富有争议、低级庸俗的歌曲;一些发行单位利用人们浮躁的低俗的心理来制造市场商机,获得利润。因此,必须从创作、发行等环节对音乐行业加以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低级庸俗的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兴利除弊,必将对我们的小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程大宝.我对流行音乐的几点看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8:129.
[2]张清音.与其抵制,不如疏导——对流行歌曲进音乐课堂的反思[J].辅导员下旬刊(教学研究),2011[22](01):15.
[3]齐俊秀.对学生爱唱流行歌曲的思考[J].美育,2010(03).
作者简介:赵桂香(1980年-),女,汉族,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秦皇岛市昌黎县人,讲师,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任教。
孙继明(1981年-),男,汉族,秦皇岛市昌黎县人,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小学计算机与课程整合,昌黎县第三小学教师。
朱红(1985年-),女,汉族,讲师,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