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黎贡山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教育
2016-01-04余新林周应再
余新林 周应再
摘 要:随着世界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高黎贡山生态旅游也越来越热,生态旅游带来正面效益的同时,或多或少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是减少负面效应的最有效途径。结合生态旅游特性和环境教育目标,作者分析了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现状,提出在高黎贡山生态旅游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十项内容、多种参与方式和教育手段,指出了高黎贡山生态旅游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对高黎贡山在生态旅游中实现环境教育功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环境教育 教育内容 制约因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a)-0157-02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Ecotourism of Gaoligongshan Nature Reserve
Yu Xinlin Zhou Yingzai
(Tengchong Branch of Gaol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Tengchong Yunnan,679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tourism,Gaoligongshan Nature Reserve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Ecotourism brings positive benefits,whereas it may also have some negative effects.The dynamic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cotourism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s.According to the prosperity of ecotourism and goal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Gaoligongshan Nature Reserve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e reserve,we proposed ten parts of potential educational content,participatory approaches,and educational 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ecotourism.Constraints and solutions on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Gaoligongshan Nature Reserve were also pointed out.These results would have theore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ecotourism of Gaoligongshan Nature Reserve.
Key Words:Gaoligongshan Nature Reserve;Ecotourism;Environmental education;Educational content;Constraint and solution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生态旅游备受大众青睐。近几年来,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增速达10%以上,是云南的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和科普旅游精品景区,被国家地理和华夏人文地理网络评为中国生态旅游最具潜力的景区之一[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可持续旅游,旅游既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要提高旅游参与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帮助。生态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往往会打破生态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使得环境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破坏行为屡有发生,如:景区基础设施(酒店、餐馆)的过度建设及建设与景区不协调、偷猎野生动物、野生菌和薪柴的过度采集、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等[2]。这些不“生态”行为时刻威胁着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发生与当地社区和游客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有很大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脱节。中国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只有少数在进行环境教育的初步探索,多数在公共环境教育方面是空白。众所周知,生态旅游具有较强的环境教育功能,但这并不是生态旅游的自然结果。相反,如果生态旅游的相关各方如资源管理者、旅游开发商、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在生态旅游运作中不贯彻环境保护意识,那生态旅游中的保护性原则就只是一纸空文,生态旅游就同样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趋势[3]。高黎贡山生态旅游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要在起点就将环境教育这一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始终贯穿于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建设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开展环境教育,提高生态旅游相关者的公共环境保护意识,保障高黎贡山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的关系
最早明确提出生态旅游中环境教育问题的是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与自然保护区会议,会议提出生态旅游中“提供必要设施,实行环境教育以便游人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资源,同时并不对生态系统或社区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3-4]。环境教育和生态旅游都是20世纪70年代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意识觉醒的产物[3]。生态旅游的自然性、保护性、教育性、责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特征特性都依赖于环境教育的有效开展,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一个核心内容,这已经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实践共识。环境教育可以通过生态旅游形式真正实现“通过环境的教育”,实现现场教育、户外教育,“寓教于游、寓教于乐”,使受众在欣赏和享受美丽、和谐自然环境的同时,理解、感悟“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可以说,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灵魂”,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相辅相成。
2 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现状
中国西南边陲的高黎贡山林区堪称全球最美的原始森林之一,有着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4]。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在资源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推出了横穿高黎贡山东西坡的“百花岭—南斋公房—林家铺—江苴丝绸古道”徒步生态游,赏花、观鸟、摄影等可巧妙的结合,集科学考察、教学实习、科普教育及旅游休闲于一身,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极佳地点[5]。沿途可以感受到高黎贡山的立体气候、原始垂直植被、珍稀动植物、奇峰怪石和温泉瀑布等自然风光,体验驿路古韵和丰富的民族风情,亦可游览滇西抗日战场等历史遗迹,兼具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6]。“走丝绸古道、探原始森林、赏田园风光、品历史文化”是高黎贡山生态之旅的特色。
环境教育被认为是生态旅游的灵魂,开展寓教于游的环境教育活动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3]。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在环境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实际工作,以“了解高黎贡山、热爱高黎贡山、保护高黎贡山”为主题,进行了环境教育本土化探索,与自然之友的“绿色希望行动”合作开展当地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进行自然体验活动,介绍动植物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同时,通过实施“中荷合作云南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社区为该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高黎贡山自豪”项目、“腾讯QQ网护高黎贡山”等项目,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了周边社区群众的环保意识,成立了多个农民森林社区共管和环境保护组织开展生态保护[8-10]。但高黎贡山的环境教育更多是针对当地社区,还没有与高黎贡山生态旅游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对高黎贡山游客的访问调查,发现他们中许多对生态旅游的认知程度尚浅,但对接受生态环境教育大多持欢迎态度[11]。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发展规划、资源评价、环境容量、线路设计、社区的参与和保护区的管理上[5-6,12-15],对在生态旅游中如何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缺乏针对性研究和阐述。这需要我们开展相关研究,以引导和支持生态旅游中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
3 高黎贡山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手段和参与方式
生态旅游目的是“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物及相关文化特征”,具有求知、求美和求乐的重要特征,环境教育是实现求知的重要途径[3]。1977年的第比利斯会议系统阐述了环境教育要实现的五大目标:(1)知识:帮助人们获得生态环境知识及经验。(3)意识:帮助人们获得环境问题的意识及敏感性。(2)态度:帮助人们获得环境价值观和感情,并积极参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4)技能:帮助人们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5)参与:为人们提供解决环境问题和当地社区发展的机会。高黎贡山的生态旅游可从十个内容帮助人们系统获取高黎贡山生态环境知识:(1)各种地质地理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高黎贡山特殊地质地貌、奇特生物效应和生物地理现象[16]。(2)高黎贡山的成土母岩和土壤类型——片岩、片麻岩、板岩等变质岩系是高黎贡山的成土母岩,高黎贡山从山脚到山顶涵盖了亚热带到寒温带的所有土壤类型,是云南乃至中国土壤垂直带谱最完整典型的地区[16]。(3)高黎贡山的立体气候类型——高黎贡山属西南季风气候,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特征,由山脚到山顶依次出现干热河谷带、中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5个气候类型,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立体气候。(4)高黎贡山植被分布特点——高黎贡山植被分类涉及8个植被类型、17个植被群系组、33个群系,多样的土壤类型和独特的立体气候造就了高黎贡山典型的植被垂直带谱景观。(5)高黎贡山的生物多样性——高黎贡山植物资源丰富,资料记载有高等植物4 897种及变种、兽类154种、鸟类419种、两栖类21中、爬行类56种、鱼类49种、昆虫1 690种[16]。低等植物及昆虫研究较少,高黎贡山将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6)高黎贡山保护物种和特有物种——高黎贡山有国家级保护植物34种,云南省级保护植物45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81种。高黎贡山特有植物434种,特有动物尚无统计,特有物种的多少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的标志[16]。(7)高黎贡山的“南方丝绸古道”和历史遗迹——被当代史学家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蜀·身毒道”是一条民族迁徙、贸易交流、文化传播的通道,古道沿途还有多处历史遗迹如汉代烽火台、双虹桥、抗战碉堡、战壕、战坑等,是了解当地文化、历史的“活化石”。(8)高黎贡山民族文化——高黎贡山区域分布有汉、傣、傈僳、景颇、阿昌、德昂等16种世居民族,由于民族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差异,呈现丰富多彩的文化及宗教多样性[17]。(9)高黎贡山田园风光——了解传统农业文化、社区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状况。(10)法律法规——了解自然保护区建设、资源管护、环境保护、护林防火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高黎贡山生态旅游中可开展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要对不同的目标群体——资源管理者、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服务人员、导游、游客和当地社区居民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开展教育,可以采取徒步探险、观鸟赏花、摄影绘画、物种识别研究、科普创作等多种多样的参与方式,通过环境解说、自然观察、自然体验、宣传教育等不同手段实施环境教育。正如珍妮·古道尔所言“惟有理解,才能关心;惟有关心,才能帮助;惟有帮助,才能都被拯救”。环境教育也是一个“认知-理解-关心-帮助-拯救”的循序渐进过程。
4 高黎贡山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制约因素及对策
4.1 环境教育基础设施薄弱
高黎贡山生态旅游资源景点较多,但除生物走廊带的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和穿越高黎贡山的“百花岭—南斋公房—林家铺”景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其它景点几乎都是“原生态”,环境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一片空白,需从“零”起步,将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进行有机融合、科学布局、同步规划实施基础建设。
4.2 环境教育管理体制有待建立
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多年来一直是“管理局+管理分局+保护站+护林点”的运转模式,始终没有形成企业运作模式,旅游资源管理和旅游资源经营属同一主体,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业的产业发展,也无法实现生态旅游产业链,只有理顺管理体制,采用企业经营,才能做好、做强生态旅游的同时开展环境教育,实现环境教育目标。
4.3 特色有待进一步挖掘、整合
生态旅游的灵魂是特色。目前大多数情况下,游客常是沿古道走一遭,缺乏特色体验,参与性弱,旅游项目较单一[15]。高黎贡山虽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挖掘和展示不够,生态知识普及和环境教育仍较为薄弱,无法满足生态旅游者的“求知”欲望。
4.4 环境教育人才缺乏
保护区缺乏环境教育的专门人才,实际工作仍停留在对游客进行防火宣传等初级教育层面上,深入的环境教育活动开展起来仍面临许多困难。当地社区有较强的开展生态旅游的参与意识[18],但目前只能为游客提供简单的食宿、向导和赶马等服务,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缺乏深入认识,无法为游客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服务,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知识技能培训和招聘相关人才。
5 结语
生态旅游是当代旅游热点,高黎贡山是人类的“双面书架”,她的无穷魅力正在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都希望能够亲临其境、一睹风采。作为高黎贡山资源的守卫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态旅游带来正面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有调查显示,我国22%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而遭到破坏,有11%的自然保护区出现旅游资源退化现象[19]。无疑将环境教育始终贯穿生态旅游的“吃、住、行、游、娱、购”各个环节是避免这一情况发生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赵贵华.“不走寻常路”——高黎贡山森林旅游特色记[J].云南林业, 2012(3): 58-59.
[2] 明庆忠,李宏,武友德.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0-65.
[3] 李北东,连玉銮.环境教育——生态旅游的灵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9):293-296.
[4] 尤海舟,蔡蕾,贾成,等.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教育[J].四川林业科技,2010(3): 89-93.
[5] 郑云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功能区划探析——以高黎贡山百花岭——江苴生态旅游区为例[J].保山师专学报,2004(2):72-77.
[6] 蔺汝涛.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思路[J].林业调查规划,2003(4):18-22.
[7] 徐大鹏,轩荣萍.走进高黎贡山:绿色希望行动的另一种探索[J].环境教育,2011(11):72-75.
[8] 马世来,兰道英.高黎贡山地区公众保护意识教育[J].生物多样性,1997(2):72-75.
[9] 段红莲,蔺汝涛,何茜.变革理论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走廊带环境保护与教育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13(2):69-72,80.
[10] 施晓春,艾怀森,杨华,等.多民族农民环保组织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中的作用[J].保山师专学报,2007(5): 1-6.
[11] 李翠花,刘宁,艾怀森.游客对高黎贡山生态旅游的感知与行为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7):158-159.
[12] 李正波.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探索[J].林业调查规划,2001(2): 58-62.
[13] 施晓春.高黎贡山花卉资源与赏花旅游初探[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5): 28-31.
[14] 邓永红.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7(2):126-130.
[15] 肖朝霞.高黎贡山百花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评估[J].保山学院学报,2011(1):77-82.
[16] 李恒,郭辉军,刀志灵.高黎贡山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7] 熊清华,艾怀森.高黎贡山自然与生物多样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8] 李翠花,刘宁,艾怀森,等.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与参与[J].林业调查规划,2013(2):91-93.
[19] 普书贞.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对策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9(21):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