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战化训练为抓手完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课程体系
2016-01-04王文龙宋涛章劲
王文龙,宋涛,章劲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南京211101)
以实战化训练为抓手完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课程体系
王文龙,宋涛,章劲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南京211101)
作为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军事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满足实战要求为出发点,找准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矛盾,充分借鉴外军军事基础训练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进一步转变训练理念、梳理训练内容、整合训练时间、引入战例教学,完善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配套的军事基础训练课程体系。
实战化;军事基础训练;课程体系
军事基础训练是学历教育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奠定初级指挥生长军官发现和解决军事问题认知基础的实践平台,并对其职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1]军事基础课程体系是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因此,着眼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军事基础训练课程体系,是学历教育院校的重要使命课题。
1 按实战化要求完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求
实战化训练是指在近似实战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训练。[2]军事基础训练是使部队、分队和人员掌握军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进行的训练。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既有部队军事基础训练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的对象是生长干部学员,这一特定的训练对象,使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应实现两个阶段的目标:一是通过基础体能及技战术训练,使学员成长为优秀的军人和战斗员;二是通过兵种专业战术基础训练,奠定学员职业发展的基础。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不仅涵盖了部队军事基础训练,还应包括奠定学员职业发展基础,满足第一岗位需要“基于组织指挥能力的基础性训练”内容。
当前,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课程体系采用的是2011版,与2003版相比有了较大的创新与突破,主要表现为:教学时数大幅增大,由原来占总学时的5%增加到10.8%;军事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全面优化;增设“领导管理”教学内容模块;增加军事体育训练科目并提高了训练标准;明确要求各院校组织开展为期2周的暑期军事基础强化训练。综观2011版中的军事基础训练内容和标准,在完成学员军事素质培养的目标性上有一定的提高。但是,操场靶场体能与基本技能训练仍然占主导地位,缺少基于学员组织指挥能力培养的实战化训练科目,学员的战斗技能、战术意识和组织指挥能力这一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学员军事素质中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却难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实战化训练标准,对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内容进行梳理和综合设计,进一步完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课程体系。
2 “桑赫斯特”竞赛科目设置充分体现了西方军事强国院校军事基础训练实战化的特征
“桑赫斯特竞赛”是美国西点军校举办的一项国际性年度军事项目训练竞赛活动(理工大学作为唯一一个中国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先后4次组队参加该项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竞赛设置的科目包括步枪手枪应用射击、定向越野、手雷投掷、通过障碍、核生化防护与武器组装、绳桥、指挥能力挑战等实战性科目,这些均为西点军校的军事基础训练科目。竞赛突出训练设计的实战性和训练要求的挑战性,所有竞赛科目的场地都是依据现地地形条件而定,以战术想定来确定战场环境和任务行动要求,以班为作战单元,以实战技能为牵引,以超强的体能为保证,按照实战化要求来设计和评判。
从比赛设置的科目来看,许多属于兵种专业战术科目,如船只机动、索降、绳桥等在西点军校已经成为常态化军事基础训练科目。每个竞赛科目都考察学员的指挥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机处置能力和极限抗压能力,是军人体能与技能的比拼,更是智慧的博弈和战术应用能力的对抗。这与我军学历教育院校在封闭平坦的靶场、操场,以个体技能体能为主,以动作的标准和速度为基本评判标准的军事基础训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西方军事强国军队院校高度重视实战化军事基础训练的特征和要求,也凸显出我军学历教育院校实战化军事基础训练的薄弱环节。
3 完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课程体系建设举措
与传统的军事基础训练相比,实战化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在训练理念、内容、时间和方法手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进一步完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课程体系,必须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按照实战要求,突出兵种专业战术基础和战略思维培养,并将体、技能和智能训练融为一体。
3.1 转变训练理念
当前,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仍然停留在打基础上,过分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训练理念和思维层次不高,教学与战术训练结合的不够紧密,这些已经成为制约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学员军事素质提升的“瓶颈”和“短板”。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学员素质发展的规律,着眼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在训练指导思想上由注重军事基础体能、基本技能向注重培养学员的组织训练能力、作战指挥能力、战场适应能力和军事思维能力的转变。在内容设计上,从满足实战要求出发,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科学设计实战性、综合性的训练科目,突出学员在敌情环境下的战斗技能的运用能力、班(组)作战指挥能力和临机处置能力。
3.2 梳理训练内容
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实战化的军事基础训练内容必须紧贴部队、紧贴装备、紧贴岗位实际设置,使训练内容与岗位任职真正挂钩起来,实现无缝对接[3]。从当前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内容来看,“基础”训练科目多、“能力”训练科目少,并且重复训练“炒冷饭”现象十分普遍。例如学员入学时开展100 m精度射击和5000 m跑训练,毕业考核时还是100 m精度射击和5000 m跑,训练科目设置不科学,训练体系不完整。因此,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员素质发展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原则,把学历教育四年制按照不同时段训练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层次递进地完善具有实战化要求的军事基础训练课程体系。第一年,依据优秀军人标准,完成由青年学生向军人的转变,设置自动步枪对固定目标射击、识图用图基础知识、基础体能和运动技能等科目的训练内容,注重打牢军人综合素质基础,培养优良作风纪律、优秀军人道德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第二年,立足培养战斗员标准,在掌握基本体能和技能的基础上,设置卧跪立三种姿势应用射击、单兵战斗勤务、绳桥、索降、格斗、超越障碍和夜间基础训练等科目的训练内容,突出学员独立分析判断地形技能,培育顽强战斗作风和意志品质,培养体能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实现普通军人向合格战斗员的转变;第三年,依据培养优秀班长组织指挥能力标准,设置定向越野、基于班组的单兵战术综合训练、班长“四会训练”等科目的训练内容,培养学员敌情和地形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班长组织指挥、临机处置、团结协作能力,完成由合格战斗员向优秀班长的转变;第四年,依据预任排长标准,开展兵种专业战术基础和指挥谋略训练,打牢职业发展基础,完成由优秀班长向预任排长的转变。
3.3 整合训练时间
当前,由于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主要基于操场靶场体能与基本技能训练,因此,训练时间的安排基本上是课表时间加上养成训练时间,训练时间“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这对于第一学年开展的基础体能和技能训练尚可适用,但是对基于学员组织指挥能力和兵种专业战术基础等实战化训练科目来说,“碎片化”的训练时间安排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战化训练要求。实战化训练科目,要求有特定的训练环境,特定的训练时段,特定的训练保障,是带有战术背景的具有完整性、应用性、实践性的训练[4]。所以,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战化训练要求,有效整合训练时间,对于二年级以上的学员,要分阶段、分批次、分层次集中开展实战化的军事基础训练,消除训练时间上的不连续性,最大限度确保训练效果,充分发挥训练效益,以提高学员战斗应用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近年来,理工大学把春训、冬训作为提高学员军事基础实战化训练的平台,每期集中约7天时间在溧水训练基地开展野外综合基础训练。训练实战化训练总要求,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着眼培养不同学年阶段人才目标,设置轻武器应用射击、识图用图、班组战斗行动、超越障碍、船只机动、绳桥、索降、夜间行军的组织与实施等科目内容。突出核心技战术能力的固化提升,突出班组指挥协同训练,强化作风养成,优化能力素质,夯实实战能力基础,有效提高了学员战斗本领、战术素养以及组织指挥能力。
3.4 在军事基础理论中引入战例教学
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是开启学员军事思维能力的钥匙。因此,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不仅要使学员掌握军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学员军事思维能力和看待军事问题的战略意识培养。战例教学通常包括精选战例、文献阅读、师生互动、教员评析等环节,通过讨论与交流、质疑与论辩,实现知识的传递、思想的碰撞、智慧的流动和创造力的锻造。在学历教育院校生长干部学员中开展战例教学,旨在改变照本宣科的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军事基础理论与军事实践的结合点,使学员在材料阅读、研讨交流、质疑辩论、解读总结等环节中,“身临”过往的战场,增强对战争的感性认识,拓展军事思维界域,品味军事名家谋略艺术,逐步养成战略思维品格,为今后军事认知能力向军事创新能力的升华打下基础[5]。理工大学自2013年以来,遵循军事基础理论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军事理论导论》《联合作战基础知识》等课程建设,把战例教学作为军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工作,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在完成战例信息资源库和战例教学专题网站建设的基础上,推出“试点——总结——推广”的模式。目前,战例教学已经成为理工大学军事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形式。实践表明,引入战例教学对调动学员学习热情、拓展学员视野、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王文龙,李功淼,赵和平.面向实战化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改革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2]全军军事术语管理委员会,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全本)[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3]丁伟.军事基础训练实战化“四要”[J].军事体育学报,2013,33(3)120—122.
[4]甄志国,刘军.对军事基础课程构建实战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考[J].军事体育学报,2014,34(3)123—125.
[5]战例教学创新团队.经典战例汇编[M].济南:黄河出版社,2014.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college education basic military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WANG Wen-long,SONG Tao,ZHANG Jin
(Command Officer Basic Education College,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1101,China)
Military fundamental courses system construction is the core element of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basic military training system,which must meet the actual demand,.identify main contradiction in basic military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make full use of the foreign advanced ideas and experiences in practice.Then we should keep further change of the training concept,organizing the content of training,integrating training time,applying to the wars,and perfecting the basic military training course system and talent cultivation.
actual combat;military basic training;course system
G812.5
A
1671-1300(2016)03-0118-03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军队重点课题“基于军事训练实战化的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体系构建研究”(PLA141019)
2016-03-13
王文龙(1962—),男,安徽滁州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军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