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节点上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境内外媒体和专家学者评述“习朱会”
2016-01-04
在新的节点上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境内外媒体和专家学者评述“习朱会”
文/纪屏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今年5月4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这被认为是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的一次历史性会面。习近平在会见中就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提出5点主张,希望国共两党秉持民族大义,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探讨两岸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10年前,在两岸关系紧张动荡时刻,国共两党为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和平,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毅然决然走向和解,两党领导人在北京实现了60年后第一次握手,共同迈出历史性的一步。2008年台湾政权出现轮替,在国民党“执政”近7年后,岛内局势出现新的复杂局面,国民党在去年“九合一”选举中惨败,岛内接连发生“反服贸协议”的“太阳花运动”以及反对加入亚投行的闹剧。这些岛内新问题影响着两岸关系。10年后,两党领导人再次握手,就两岸关系发展深入交换意见。
习近平提出的5点主张,首先就是反对损害两岸关系的政治言行。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同时,努力扩大两岸民众受益面和获得感;实施进一步便利两岸同胞来往措施;国共要勇于面对两岸政治分歧和难题;中华民族复兴要两岸同胞一起来干。朱立伦在会谈中也对“九二共识”表示肯定和继承。
台湾《联合报》报道,岛内媒体纷纷把习近平讲话的每一段要点作为焦点,请名嘴逐一进行解读。其中岛内媒体最关心的主要有:“习近平强调台湾参与区域合作要以一中为原则”、“习近平正面回应朱立伦所提台湾加入亚投行的细节”、“习近平主张:国共探讨两岸和平制度框架”、“朱立伦谈求同尊异、习近平说聚同化异”。
台湾《联合晚报》社论称,“这些年,两岸处于空前的和平。台湾在数十年一遇的全球萧条中,得到了可贵的经济支撑。”尽管如此,但“为谋致这些和平、繁盛景象而辛勤持守的人,在岛内却被污栽为叛贼,而坐在背后搬弄是非、寻衅泼骂的阴谋者却成了政权新贵”。社论说,习近平在“习朱会”上提出了一个问句:“两岸关系的路应该如何走”。现在两岸确乎走到了另一个彷徨歧路的路口,“该如何走”,每一个人都应再问一问自己。
英国广播公司(BBC)认为,“这是习近平出任中共总书记两年多以来,对处理台海关系的最综合性的表述”。BBC报道说,习近平在会晤中提出了双方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5点主张,包括坚持“九二共识”、深化两岸利益融合、两岸人民“心灵沟通”、国共两党增进政治互信、两岸共同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等。
台湾“中央社”报道说,习近平强调,要充分考虑两岸双方社会的心理感受,努力扩大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尤其要为两岸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农渔民合作发展、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让两岸同胞参与越多受益越多。他特别强调,青年是两岸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多交流多交心,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对于朱立伦提出台湾加入亚投行等,习近平表示,在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两岸可以加强研究、务实探讨,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情况下作出妥善安排。台湾方面表达了加入亚投行的意愿,我们持欢迎态度。
美国国务院代理副发言人杰夫·拉特克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我们欢迎双方采取措施,降低紧张并改善两岸关系。我们鼓励北京和台北当局继续他们有建设意义的对话,美方认为对话已经让两岸关系发生了显著的改善。”
从“求同尊异”到“聚同化异”
“聚同化异”、“虑善以动,动惟厥时”,习近平在“习朱会”上说的这些字眼成了岛内媒体提到最多的关键词,尤其是习主席提出的“聚同化异”这四个字。此前国共曾提出“求同存异”,朱立伦在会见前曾数次提到两岸应“求同尊异”。
台湾“中央社”认为,习近平上述谈话是对此的回应。习近平提出,双方可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平等协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关键是要“虑善以动,动惟厥时”。只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两岸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报道解释,“虑善以动,动惟厥时”语出《尚书》,是指“考虑妥善而后行动,行动要看准时机”。岛内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这一说法,表明中共愿意认同台湾内部确实有不同意见,但大陆可以“聚同化异”,只要台湾也有“聚同化异”的诚意。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张文生表示,这次“习朱会”跟过去国共会面最大不同是,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会见时机正好是国民党去年“九合一”选举惨败,马上又面临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因此现在是两岸关系发展,也是国民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而国共领导人会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双方重申“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这次两岸对“九二共识”的定义更加明确,朱立伦讲的是“两岸同属一中”,这说明双方理解更加一致,共识度更高了,这为两岸关系定下了发展的基调。
“路透社”分析指出,习近平向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提供了“平等谈判解决两岸政治分歧”的机会,条件是只要“台湾接受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尽管两岸经贸关系自马英九2008年上台后已发展到了60年来最好的水平,但双方一直没有就台湾的政治前景进行过谈判。此次大陆之行将增加朱立伦的影响力。尽管朱立伦一再说不会参加明年的台湾“大选”,但他仍然是挑战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最有希望的候选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说,从国共两党的角度看,“习朱会”有继往开来的意涵。从“胡连会”打破两党领袖会晤的坚冰,国民党在台湾一直在两岸问题上保持着优势。朱立伦此行大陆,关乎与大陆未来可能的合作,也关乎着国民党未来东山再起的潜力。
台湾《中央日报》社论表示,时至今日,岛内不论是哪个政党、哪位政治领袖,都不能否认和平、和谐、友善且兼具理性与感性的两岸关系,对台湾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力,这是台湾根本不可能逃避的课题,民进党与其厌恶、闪躲,不如正面迎向这个议题,并且建立一套自己的论述与政策方向,与国民党一较高下,看谁可以带给台湾人民更多福祉,这才是健康的政党竞争,也才是台湾民主能让世人羡慕与尊敬之处。一味阻挡、丑化,只会显得民进党其器小哉、难以托负重责大任。
国共合作行稳致远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周志怀撰文说,“习朱会”巩固了国共两党的政治互信与合作基础,有助于未来国共合作的深化与行稳致远。“九二共识”因两党领导人会面而再次聚焦并得到强化。1992年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的两岸关系发展表明,“九二共识”不仅是两岸协商谈判的前提,也是两岸建立互信的必要条件,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文章认为,“习朱会”对国民党的改革与岛内政局发展也带来微妙影响。借助此次登陆,朱立伦不仅传达出接掌党主席后的两岸政策理念,同时也彰显出其改革取向。青年、基层、中小企业以及公平正义、获得感已成为国民党改革的重要风向标。两岸关系话语权的成功把握,对于推动国民党的改革具有相当助益。从岛内朝野博弈看,衡量朱立伦登陆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民进党的反应,朱立伦愈被抹红、抹黑,也就证明访问愈成功。
澳门《新华澳报》发表富权的文章指出,中共历来都是以战略取胜,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持续发展强大和在国际社会地位日益提升,已经在政党恶斗中陷于边缘化的台湾问题,必将能水到渠成获得解决。所以,习近平在提出五点主张时,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摆在第一位,只要能把这层关系稳住,就能排除任何干扰,国共同心携手前行。
台湾《旺报》社论认为,国共这次互动确已达到两岸关系的巩固与传承及深化和发展两大目标,虽然不足以改变当前两岸关系的局限及台湾内部政治生态,但将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大局及两党互信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