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环境政策对酸雨控制区SO2减排协同效应的测度

2016-01-02郭丕斌黎斌林谢秀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控制区酸雨覆盖率

周 璇,郭丕斌,黎斌林,谢秀亮

(1. 中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2. 忻州师范学院 经管系,山西 忻州 034000;3. 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0; 4.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林业、环境政策对酸雨控制区SO2减排协同效应的测度

周 璇1,郭丕斌2,黎斌林3,谢秀亮4

(1. 中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2. 忻州师范学院 经管系,山西 忻州 034000;3. 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0; 4.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SO2是导致酸雨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本文运用酸雨控制区(14省市)1998—2014年的数据,对引起SO2排放的经济增长以及起减排作用的森林覆盖率分别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符合EKC特征并已越过拐点的省份有11个,逐年递减的省份有2个,说明92.9%的省份SO2排放量随着经济增长而逐年递减;林业对SO2则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森林覆盖率每递增1%,SO2排放量便会减少0.15%。SO2排放量逐年递减的成果,主要得益于林业与环境政策的协同制定与实施,CHOW 断点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建议今后继续加大林业、环境政策的引导力度,从生物吸附、污染源源头控制两方面着手,进一步减轻酸雨污染。

经济增长;EKC;森林覆盖率;酸雨控制区;酸雨污染

1996年,江浙沪一带位列世界三大酸雨区之首位,并被外媒认作世界酸雨重灾区。1997年国务院认定该一带14省份为酸雨控制区,并开始着手治理。20年的时间过去了,历经多届政府的规划治理,酸雨控制区SO2排放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什么、治理成效究竟如何,便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者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污染会造成土壤、湖泊、河流酸化,影响动、植物乃至鱼类的生存环境,继而由生物链的输送而危及到人类自身的安全。酸雨中硫酸根与硝酸根的当量浓度之比大约为3.5∶1,表明硫酸盐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从而证实了世界观察研究所公布的酸雨中有60%是硫酸的观点,而硫酸盐则主要来自于地面二氧化硫的排放[1]。

二氧化硫作为大气污染源之一,其与国民经济的相关关系,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91年Grossman、Krueger发现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2]。1993年Panayotou首次将其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简称 EKC)[3]。此后不断有学者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或地域规模的扩大,二氧化硫与经济增长曲线还存在着单调递增、单调递减、U型、N型、倒N型等不同形状,这些形状随着时间、地域及污染指标的不同而不同[4-5]。现有研究卓有成效,但也为该领域深入研究提出挑战:基于EKC的研究多集中于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其未来走势的预测较少,而这却是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研究方法也多集中于时间序列,近年来虽有面板模型,但多数研究并未进行平稳性、协整检验,这样估计出来的模型有可能伪回归。

森林利用吸附、光合作用等生理功能吸收、转化二氧化硫,比如针叶类、杉类和柏类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转化能力为215.60 kg/hm2,而阔叶林则为88.65 kg/hm2[6]。鉴于森林对二氧化硫干沉降有明显的吸附作用,从而减轻酸雨污染,历届政府除了采取各种工业措施来消除二氧化硫,也相继采取了扩大人工造林面积、退耕还林等生物措施,使得森林覆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关于森林植物会抑制酸雨灾害的研究,部分学者专注于酸雨的成分和对大气环境的抑制原理[7],部分学者关注酸雨的形成机理和危害[8],也有学者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来评估[9]。但对于两者的关系,只是从常识上认为存在一定的关联度,目前尚无文献从实证的角度来验证两者的相关性。存在常识基础的假设,也为本文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根据1997年《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意见》,本文将酸雨控制区限定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4省市,时间跨度设定为1998—2014年。选择的变量包括生活和工业二氧化硫合计的排放量(SO2)、折算为1978年价的人均实际GDP和森林覆盖率(sl)。文中所有数据均来自于1998~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并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了相应处理。

1.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因变量,以各省市年实际GDP 为自变量,来构建环境库兹涅茨方程,分析大气污染物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此后运用CHOW检验来分析环境及林业政策对大气环境的具体影响,并对其结果进行探讨与分析

1.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检验

EKC体现的是环境污染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的曲线特征。作为酸雨污染源的二氧化硫,其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样可以用EKC来描述:污染扩大区域位于拐点左边,表明SO2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长,酸雨污染渐趋严重;污染缩小区域则位于拐点右边,表明经济发展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酸雨污染会有所减轻。此外,为了验证林业会抑制酸雨污染,文中将森林覆盖率与经济增长两个因素共同作为了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解释变量。

本文利用EKC的经典形式来构造数学模型,对各变量预先采用对数形式,以达到数据平稳的目的:

式(1)中:lnSit表示在第t年第i省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对数,β0表示截距项,lnGit表示在第t年第i省市的人均实际GDP的对数,lnslit表示在第t年第i省市的森林覆盖率的对数,γit为随机误差项。

1.2.2 Chow 断点检验

Chow 断点检验通过把样本总量划分为两个子样本,然后分别进行模型估计和检验,目的是发现样本数据期间是否有异常变化的事件。随着公众对大气环境质量的日益重视,政府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便不断制定与推行抑制环境污染的相关政策,从而使得产业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本文利用Chow 断点检验来找到环境与林业政策导致的时间序列断点,以期分析原因和结果。

Chow 断点检验统计量的构造:

式(2)中:T是总的样本容量,RSS1、RSS2和RSST分别代表第一、二个子样本和总样本的残差平方和,n1、n2分别表示第一、二个子样本容量,K表示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个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EKC拟合结果与分析

2.1.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首先需要对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的方法较多,本文采用最常用的四种方法来进行检验,如果它们都拒绝原假设,则该序列便是平稳的,反之则是非平稳的(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森林覆盖率、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人均实际GDP的prob.值都大于5%,说明原始数据都是非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后,prob.值都小于5%,从而拒绝了原假设,表明这些变量通过了平稳性检验。

表1 森林覆盖率、SO2与人均GDP的平稳性检验†Table 1 The stationary test of forest coverage rate, sulfur dioxide and per capita GDP

2.1.2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验证的是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面板协整检验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Pedroni检验来进行检验,如果各统计量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表明变量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见表2)。

表2 变量的面板协整检验†Table 2 Panel cointegration test of variables

由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部分变量接受原假设,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变量均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即面板变量存在协整关系,从而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2.1.3 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通过虽然意味着面板变量存在着均衡关系,但彼此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则需要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来进一步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是从统计的角度,来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如果一对时间序列存在协整关系,那么至少应该存在一个方向上的格兰杰原因。滞后时间的确定是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的难点,在本文中使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茨准则(SC)来确定。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原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xt对yt的预测精度没有显著性改善,则称xt-1对yt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10]检验模型为:

其中,白噪音u1t和u2t假定互不相关。

对式(3)而言,其零假设H0:α1=α2= …=αk=0。

对式(4)而言,其零假设H0:δ1=δ2= …=δs=0。

若零假设成立,则说明x是y的非Granger原因(具体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Table 3 Grainger causality test

由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nso2不是lny、plny和llny的格兰杰原因,而lny、plny、llny则都是lnso2的格兰杰原因,lnso2是lnsl的格兰杰原因。这也就是说,一国经济不断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长,而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则是来源于政府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抑制。

2.1.4 模型设定

在进行模型设定时,样本数据包括变量、截面和时期三个方向上的信息,因此演变出三种模型形式:不变系数、变系数和变截距模型[11]。所以,在模型设定之前,必须确定模型的相应类型。

为了确定模型的类型,必须首先计算这3种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得到:S1=0.19、S2= 2.34 和S3= 14.18。

接着按照下式计算F统计量,其中N=14、k=4、T=17,

得到的两个F统计量分别为:

在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下,相应的临界值为:

由于F2>1.60,所以拒绝H2;又由于F1>1.64,所以也拒绝H1。因此,模型需要采用固定效应影响的变系数形式。

在建模时,未经加权的D.W.值为2.003 749,加权后的D.W.值变为2.125 479,R2值也由0.988 528变为0.992 195,相对来说,拟合度更好一点,而且变量数目小于时期数目(14<17),因此进行cross-section SUR加权更有利于消除变量之间的自相关。

2.1.5 林业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事先设定森林覆盖率前的系数不会变,由此可以假定,若其它变量不变,二氧化硫排放量与森林覆盖率之间的模型便可以简化为:

由式(2)可以看出,该模型为双对数模型,并且lnsl前面的符号是负的,表明林业对二氧化硫排放确实具有吸附效应;lnsl前的系数为0.15,表明了两者的数理关系:假定在其他变量均不变的情况下,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二氧化硫排放量就会减少0.15%。在1998—2014年这17年时间里,酸雨控制区森林覆盖率增长虽然缓慢,但对二氧化硫的吸附作用显著且持久。

2.1.6 经济增长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因为事先假定森林覆盖率前的系数不可变,所以,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便可以简化为:

通过Eviews 7.0软件的计算,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运算结果见表4。

表4 二氧化硫变系数模型的估计结果Table 4 Estimation results of sulfur dioxide variable coefficient model

由表4可以看出,酸雨控制区中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和四川这10省市理论上的曲线形状虽然都为倒N型,但在1998—2014年的研究阶段里,所有省市最晚都已于2010年越过了第一拐点,所以这10省市的实际曲线形状都是倒U型;广东省理论曲线形状为N型,但已于2006年越过第一拐点,而第二拐点的GDP计算值远远超过了2014年的实际值,因此,在本文设定的期限里,实际曲线形状也为倒U型;因此,实际曲线形状为倒U型的便有11个省市,这些省市都符合EKC特征(占比78.6%),并最晚于2010年开始二氧化硫排放量有所下降,酸雨污染得以减轻;上海市理论与实际曲线形状都为倒N型,并于2005年越过了第二拐点,二氧化硫排放量自此逐年减少;贵州省曲线形状为单调递减;只有云南省的曲线形状为单调递增,意味着酸雨污染会日趋加重,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2.2 环境与林业政策对二氧化硫减排效应的分析

2.2.1 环境政策对二氧化硫减排的效应

由上文可以看出,酸雨控制区经过17年时间的综合治理,绝大部分省市(占比92.86%)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越过拐点而逐年递减,酸雨污染得以减轻。那么,这种减轻是否得益于政府出台的各项林业与环境政策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长远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接踵而至。国家相继出台了大气、水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其中针对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的就有《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关于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开展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扩大试点的通知》[12]。17年时间过去了,二氧化硫排放趋势如何,酸雨污染的治理成效怎么样,转折点究竟出现在哪一年呢? 本文利用 Chow检验具有核算结构断点的特性,分别测算酸雨控制区 1998—2014年间的每一年之前和之后两段时期EKC的差异,结果发现在2006年前后,即1998—2005和2006—2014这两个区间内,F统计量的P值为0.000 1,体现的差异最为显著(见表5)。

表5 Chow断点检验结果: 2006Table 5 Result of chow break point test: 2006

从现实来看,国家从1997年开始关注酸雨问题,并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但在“九五”和“十五”规划时期里,二氧化硫下降10%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这是因为政策从制定、贯彻实施到产生作用有时滞效应,所以转折出现在了“十一五”规划时期里: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14.29%,从而达到了减排目标。

2.2.2 林业政策对二氧化硫抑制效应的测度

从公式(9)可以看出,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二氧化硫排放量就会减少0.15%。在1998—2014年这17年时间里,酸雨控制区森林覆盖率增长虽然缓慢,但对二氧化硫的吸附作用显著且持久。

建国以来,我国森林资源在上升的过程中存在着波动和反复:1949年森林覆盖率为12.5%,森林蓄积90.28亿m3,但到了第1次清查时期(1973—1976年),覆盖率仅为12.7%,森林蓄积不升反降,仅为86.60亿m3,这与大跃进时期对森林资源不断破坏与砍伐不无关系,这种覆盖率保持在十位数的情况一直延续到第7次清查时期(2004—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0.36%,森林蓄积量也不断攀升,上升到137.21亿m3。酸雨控制区因为地处南方,气候与水土均有利于草木生长,再加上要利用森林对二氧化硫的吸附作用来遏制酸雨的形成,从九十年代开始森林覆盖率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长率均高于全国水平(见图1)。

图1 酸雨控制区与全国森林覆盖率对比Fig. 1 Comparison of the control area of acid rain and the national forest coverage rate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不断增加,但实现森林资源“质”与“量”的同步攀升是在 21 世纪初才实现的,鉴于森林一般有5年成林的生长周期,这种同步攀升与九十年代的林业政策不断出台不无关系。我国《森林法》是在1984 年通过的,首次明确了木材采伐配额制度,对全国森林采伐实施法律管制。从我国规划来看,“九五”之前森林建设一直以取材为主,之后才开始以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约束性政策指标,接着相继出台了林业六大工程、十大工程、集体林权改革等政策(见表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宏观林业政策的目标开始从森林经济生产目标逐步转为森林生态建设。其中的转折点出现在2005年,由“生态购买”转向“综合购买”。

表6 “九五”以后规划涉及森林的措施Table 6 “Nine Five” planning of the measures involved in the forest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实证结果

(1)酸雨控制区林业面积与二氧化硫排放量之间确实存在着负相关效应:森林覆盖率每递增1%,二氧化硫排放量便会减少0.15%,由此可以判定,林业确实是遏制酸雨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2)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硫减排效应的测度结果表明,在1998~2014年这一研究阶段里,酸雨控制区14个省市里便有11个符合EKC的特征,并已越过拐点,说明这些省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在减少,酸雨污染得以减轻;上海和贵州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也在逐年递减,但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云南省(曲线形状一直为单调递增)。

(3)环境政策对二氧化硫减排效应的测度表明,随着各种环境政策措施的出台,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递增的趋势发生逆转,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998年的1032.88万吨一路增长到拐点(2006年为1247万吨),之后便不断减少(2014年为834.02万吨),Chow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4)不断增长的林业面积,为遏止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递增、酸雨污染日益严重的势头贡献了力量,而这主要得益于一直以取材为主的林业政策,从“九五”规划开始向生态保护建设的方向性转变。

4.2 政策建议

既然环境、林业政策对二氧化硫排放具有长期而又稳定的抑制作用,我们就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将其改进并加以实施,以期取得更好减排效果。

4.2.1 环境政策方面的建议

环评与“三同时”制度,是预防酸雨污染的控制阀,在中央政府收回权力,对地方污染源进行统一监管从而控制总量目标的基础上,从审批机制、监督与制约等源头上管好控制阀;由于不同企业达标排放成本不同,制定统一的排放标准难免刚化,可参照美国排放量和排放标准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使其柔性化;鉴于真实排污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无法切断的经济利益,排污收费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减排作用,今后可从转变政府考核机制入手,切断政企之间的利益链,确保政府起到该有的监管作用[10];脱硫电价补贴是从经济层面来保证企业减排,但由于该政策补贴的是电价,而不是脱硫数量,因而影响了政策效果,今后可以结合脱硫数量来进行补贴;排污许可证制度一直处于试点阶段,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污染源连续监测数据使用率低、缺少监测方案、中央对地方监管手段缺乏等众多原因造成的,今后可从这几方面着手改善。

4.2.2 林业政策方面的建议

鉴于林业对于二氧化硫干沉降有明显的吸附作用,所以扩大林业面积对减轻酸雨污染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因此,政府可以采用植树造林补贴、加大植树造林宣传力度、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种种措施,来扩大林业面积。与此同时,要注重森林经营,即从经济层面刺激农民和林业人员的积极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1)确保生态平衡的同时,推动森林经营市场化

在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林区,鼓励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多种经营:在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积极推进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的大面积种植,对林上、林下产品构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利用公众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与喜好,加强网络营销,构建并推出绿色种植养殖、对绿色产品生长全程跟踪并直播、推出集“休闲、疗养、度假、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景区等多种产业发展模式,从经济层面促进生态建设。

(2)在推进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政策的基础上,注意综合考量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是政府为了生态目标而出台的政策,为了减少对当地农民收入的冲击,政府按亩给予补贴。这一政策可实施性强,效果显著,在2005年前人工造林面积占比70%以上。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会引起林场工人下岗分流,给当地社会和居民生活带来冲击,而且会给财政带来长期负担,应该尝试多样化的方式来使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达到兼容,比如引进外资、民营资本、社会保险等多种融资渠道。

(3)充分利用林业经济政策,提高育林“质”与“量”

我国林业经济政策由财政、产业、贸易、税收、产权和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组成,这些政策彼此关联,相辅相成。鉴于林业定位于生态性公益事业,财政政策便是构建其它政策的基础。政府应该在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为辅的财政政策引导下,“东扩、南用、西治、北休”,优先推进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构建制浆造纸产业群等,并对林业新兴产业给予税费优待;当林产品需求高涨时,逐步调低林产品进口关税,鼓励企业到海外投资建厂,以此来促进林产品贸易的发展;深化林业产权改革、鼓励民营资本通过参股、控股、租赁和收购等形式参与林业的经营。通过这一系列的林业经济政策的贯彻与实施,以求进一步提高酸雨控制区乃至全国林业的“质”与“量”。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报[M].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报编辑部,2012.16.

[2]Grossman G, Krueger A 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R]. Massachusetts: IT Press,1991.1-34.

[3]Panayotou, T. Demystify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Turning a Black Box into a Policy Tool[J].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7, (2): 465-484.

[4]梁四宝.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基于山西省EKC的实证检验[J]. 经济管理, 2003, 30(23): 51.

[5]周 璇, 孙 慧. 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12): 15-19

[6]王心同. 我国自然风景区松材线虫病入侵形势与预防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 2008, (2): 39-41.

[7]胡 波, 王云琦, 王玉杰, 等. 重庆缙云山酸雨区森林土壤酸缓冲机制及影响因素[J].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6(5): 10-22.

[8]郑秋萍, 王 宏, 陈彬彬. 1992-2012年福州市和厦门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 2014, 35(10): 3644-3650.

[9]吴腾飞, 邓湘雯, 黄文科, 等. 南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 35(10): 109-115.

[10]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11]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 应用及实例[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12]宋国君, 钱文涛, 马 本, 等. 中国酸雨控制政策初步评估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1): 6-12.

[13]胡鞍钢, 沈若萌. 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中国森林建设之路(1949—2013)[J].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9(4): 63-72.

The measure of the synergy effect of forestr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on sulfur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 in acid rain control zones

ZHOU Xuan1, GUO Pi-bin2, LI Bin-lin3, XIE Xiu-liang4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 Shanxi, China;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nzhou Normal University, Xinzhou 034000, Shanxi, China;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100, Yunnan, China;4. Sha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f Finance & Trade, Taiyuan 030031, Shanxi, China)

Sulfur dioxide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acid rain pollution.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1998-2014 data of the acid rain control area(14 provinces and cities), Panel data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sulfur dioxide emission and on the effect of emission reduction of Acid rain coverage , and the results was showed that 11 provinces meet EKC features and have crossed the in flection point, 2 provinces were decreasing, It shows that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in 92.9% provinces are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with the economic growth. Forestry has a strong adsorption on sulfur dioxide: Forest coverage rate increased by 1%,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will be reduced by 0.15%. The result of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year by year, mainly du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forestr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CHOW Test also con firmed it. It was suggested to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forestr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guidance in the future, from the two aspects between biological adsorption and pollution source control to further reduce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Economic growth; EKC; The forest coverage rate; acid rain control area; acid rain pollution

S719

A

1673-923X(2016)10-0134-07

10.14067/j.cnki.1673-923x.2016.10.024

2016-01-19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1YJA630025);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041018-1);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5-097);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H-14012);中北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周 璇,博士,讲师;E-mail:nuceducn0351@sina.com

周 璇, 郭丕斌,黎斌林,等. 林业、环境政策对酸雨控制区SO2减排协同效应的测度[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36(10): 134-140.

[本文编校:吴 彬]

猜你喜欢

控制区酸雨覆盖率
靶向敲除β-珠蛋白基因座控制区增强子HS2对K562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基于OMI的船舶排放控制区SO2减排效益分析
核电厂建安阶段防异物管理
衢州市酸雨时间变化特征及降水对其影响分析
电信800M与移动联通4G网络测试对比分析
管好高速建筑控制区
空中杀手
模拟酸雨大气环境中Cl-浓度对镀锌钢腐蚀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