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2016-01-01孙璐
◎孙璐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孙璐
事业单位一切工作的开展都依赖于科学合理的管理,而财务管理作为单位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资金的来源以及支出也更加复杂,因此如果单位内部财务分析方法不合理、不科学,很难满足当今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需求,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分析目标单向化、分析指标不完善以及分析方法单一等问题依旧普遍存在,本文针对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几方面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措施。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财务分析也必须要更加规范、科学,否则必然会阻碍事业单位个县工作的开展。从现阶段的财务分析总体形势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相对薄弱。因为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殊政治经济下的产物,它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政府拨款,发展鄙夷盈利为目的,从经济制度的视角看,政府在管理进行事业单位管理的时候必须要与普遍企业管理有所区别,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与企业有着明显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单位本身必须要认识到自身财务分析的特殊性,从事业单位的特点入手,分析现阶段导致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开展创新和强化的工作,切实有效的提升单位的内部的财务分析质量。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从财务分析目的来看,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目标都过于单一化,主要是针对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进行分析,这样就会导致分子主体单一化,事业单位主要服务于主管部门,目的是实现收支平衡,但是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要求的变化,这种方式的局限性逐渐暴露,社会公众、单位以及管理者对于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都具有一定需求,主体不同,需求也不尽相同,分析目的自然也不同,因此过于单一的分析目的,无法满足不同主体的要求,显然不能长久。
分析评价指标不完备。在财务规则中贵财务分析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以及事业支出的比率、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这四个方面的综合运用,目的是对财务单位支出状况以及各项其它方面的财务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从财务规则中对资产自债率这个方面的规定来看,其本身就存在的缺陷,因为事业单位目前采用的都是收付实现制以及固定资产不折旧的会计方法,所以非常容易导致分析出来的指标与实际不符,无法客观、真实的反映出现阶段单位的资产构成以及管理情况。
分析方法与技术手段过于单一,在目前事业单位的总体财务分析情况来看,基本都以几个比较简单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时候能够借鉴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除了对比分析法以及比率分析法之外,还能够运用因素分析法以及趋势分析法等方法,根据实际的单位需求,还可以次啊用定比分析以及环比分析,目前的财务指标与往前的指标进行对比,并与同行业其他单位进行横向的对比,财务分析方法单独使用不具备优势,必须要综合运用,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分析方法的作用,才能够达到最终的分析目的。
很多事业单位内部缺乏统一的分析评价标准,没有完善的分析体系,单位内部理论研究单薄,缺乏创新管理的意识,作为行政机关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实体,事业单位在管理上基本都是照搬照抄行政机构的管理体制,缺乏主动性与探索性,依赖性强,因此在财务分析上根本无法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
如何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有效性策略
从以上分析中能够看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存在问题不容忽视,并且已经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了能够克服这些问题,综合利用分析方法,提升分析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提高对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价值的认识,健全其财务分析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财务核算的延续与深化,财务分析不但是对一定时期单位经济业务、财务收支状况的反映,也是改善本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依据,更是单位多方争取各项经费的依据,是为单位事业发展提供有效数据的依据。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明确财务分析的内容、要求、程序、方法及报告制度。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理论研究,完善其财务分析评价体系。鼓励财会理论界和从事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利用各自优势,积极研究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理论,尽快建立起适应我国财政制度下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包括财务分析的内容、目标、程序、方法、分析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分析模型、报告制度等;建立分析评价指标库,包括共性指标和满足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分析要求的个性指标,建立起可根据财务分析报告受众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分析模型等。试图从理论上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提供可操作、规范、科学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制度。
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创新,确保其财务分析的有效实施。在我国,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可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类。前两类可剥离事业单位行列,“行政的归行政,市场的归市场”留下公益服务类这种事业单位可按照非盈利性单位进行运作。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并在配比基础上确定服务的成本,以克服收付实现制存在的内在缺陷,确保财务分析的有效实施,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产出成果和服务质量。
转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观念,提高其财务分析水平。本世纪的最初几年,财政制度的改革有效提升了财务分析方法与理念的创新与改革,各种新理念、新制度的引入和落实,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财政管理模式,这样一来,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也必须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强化自身专业水平,积极吸收新的分析理念,积极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出谋划策,促进单位的财务分析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事业财务人员应该具备核算以及财务分析的综合能力,积极参与单位管理,同时又可以为单位的发展出谋划策,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事业单位虽然不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但是作为国家政府行使职能的机构,其所承担的历史重任非常艰巨,因此做好内部财务分析工作,为单位的经济活动计划提供重要的依据。
事业单位的发展与其内部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密不可分,全面提升内部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升他们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水平,积极吸纳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才能够更加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切实促进国家政府各项活动的开展。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松北区会计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