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全面落实国有企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责任的浅显认识与思考

2016-01-01雷霆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执纪党风廉政纪检监察

◎雷霆



对全面落实国有企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责任的浅显认识与思考

◎雷霆

纪律检查机关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和执行党的纪律的职能部门,落实监督责任是其必须担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党章》对纪律检查机关的地位、设置和任务作了明确规定,把执纪监督作为纪律检查机关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经济的持续深入,国有企业不断加快转型,借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在现今依然严峻的反腐形势下,结合国有企业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更好的履行监督职责,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总的来说,就是需要回答好“纪委是干什么的?纪委的工作是什么?纪委的工作怎么干?”这三个核心问题。

明确职责定位—回答好“纪委是干什么的?”

《党章》对纪委职责定位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也是纪委职责定位的根本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构,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纪委必须全面履行职责,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决维护党章党规党纪,认真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积极协助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真正将党员干部管到位。

提高三个意识。一是权威意识。企业纪委作为企业最高一级纪律检查机关,由企业党委直接领导与管理,履行党的纪律检查职能。日常工作中要强化对下级党委、纪委的领导,落实好报告工作、定期述职等制度。坚持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保障纪委工作的权威,把强化纪委专门的职能监督落到实处;二是监督意识。作为企业来讲,相对于执纪问责,监督的难度更大,面临的情况更复杂,也应该是企业纪律检查机关开展工作的着力点。我们要当好企业党委的“眼镜”和“耳朵”,想方设法履行好监督职责,最大限度体现监督的效果;三是责任意识。落实监督责任,根本在担当,要深刻意识到在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将责任意识落地生根,形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支撑。

突出主业主责。根据《党章》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纪检监察机关的中心任务就是三大主要职责:监督、执纪、问责;三大主要任务:作风建设、惩治腐败、预防腐败。总的来说,纪检监察机关的主业,就是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相关工作。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就是要着重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狠抓廉政教育,以案件查办为手段,提高信访举报工作质量,坚决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尤其是加强对基层员工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向一线基层单位释放企业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与强烈信号,不让反腐仅仅停留在“机关”,让基层员工有实实在在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建立长效机制。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非一日之功,不能仅是阶段性的开展工作,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向深入。不断加强组织协调,健全企业反腐倡廉领导机制及相关制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保证作用,强化责任考核,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长效机制。

把握监督责任—回答好“纪委的工作是什么?”

在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中,要更进一步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履行好《党章》赋予的执纪、监督和问责职责,必须要明确企业纪委的首要工作、重要工作和专项工作分别是什么。

首要工作—协助企业党委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企业反腐败斗争工作。作为我们来讲,就是要协助集团党委建立健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业务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坚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谋划和推动执纪监督,协助党委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检查与考核,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重要工作—督促检查企业各内部单位积极落实预防与惩治腐败工作任务。作为我们来讲,就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协助党委抓好任务分解,明确机关各部门、各二级单位承担的责任。同时结合企业深化改革,将预防与惩治腐败融入深化改革全过程。加强检查与指导,推动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计划,将预防与惩治腐败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专项工作—开展企业执纪监督与查办案件。作为我们来讲,就是要强化监督,加强教育引导,坚守责任担当。按照管理权限,把全体党员干部作为监督对象,注意抓早抓小,看到苗头就及时提醒,发现违纪违规行为就及时处理,让企业全体党员干部在正风反腐的过程中接受洗礼,激活党规党章意识,切实增强党性观念。同时巩固和深化中央八项规定、集团“十条禁令”等成果,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认真开展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党员干部的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保持高压工作态势。

转变方式方法—回答好“纪委的工作怎么干?”

全面履行监督责任,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照“转作风、转职能、转方式”的要求,转变方式方法,回答好“纪委的工作怎么干?”。

正确处理“事后惩治”与“事前预防”的关系。“事后惩治”与“事前预防”在反腐败斗争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既要坚决查办违规违纪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工作力度,更要不断提高有效预防腐败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作为企业来讲,信访举报是案件办理的源头,从实际情况分析,企业毕竟不是政府部门,每年上级交办、自收群众举报等举报件数量不多,案件查办数量有限。我们应在查办案件不手软的前提下,更加重视“事前预防”。通过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警示教育及法制法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建立权力、动机与机会防线,切断腐败行为发生的“链条”,使惩治与预防腐败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正确处理“抓大”和“抓小”的关系。“抓大”,就是要继续加大查办违规违纪案件力度,对腐败分子或行为,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形成威慑,有效遏制腐败势头。“抓小”,就是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运用谈话函询、组织处理等方式抓早抓小,及时提醒,防微杜渐。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坚持抓大不放小;既要坚决查处党员干部违规违纪案件,更要重视“群众信箱”,切实解决基层员工身边的作风与腐败问题。不能因为干部层级低,涉案金额小,就放松纪律的“尺子”。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抓早抓小不能简单归结为教育预防的范畴之中,也不能为了不去或少去查办案件而抓小抓早,更不能“守株待兔”,成为形式主义。要切实将抓早抓小作为党员干部坚守底线,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案件的有效措施。

3、正确处理“重点监督”与“全面监督”的关系。要结合企业实际,梳理腐败发生的高危环节,明确监督重点。一是抓住“人”的环节。包括人员聘用、人事任免、职务升迁等;二是抓住“物”的环节,包括物资采购与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等;三是抓住“财”的环节,包括资金管理、收入与支出等。要重点明确,监督到位,集中主要精力抓核心。同时还要注重全面履行监督职责,不留监督空白与死角。但是全面不等于大包大揽,而是要逐级明确监督职责,将全企业监督工作逐层进行传导,确保全方位监督。

此外,作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还要真正做到“正人先正己”,形成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不能因为年轻、工作资历浅就不“敢”监督。要切实做到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不做“老好人”。同时还要注意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为基层单位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答疑解惑,做好表率。

几点工作设想

资源与权力普查

就企业而言,个人认为应明确各成员单位、企业机关各部门手中掌握的资源,特别是对照其他单位或部门的稀缺资源是什么。例如,集团建设公司手中掌握着一定的工程建设稀缺资源,人力部掌握着一定的人事聘免稀缺资源,而对于企业来讲,手中掌握着和其他人不一样的稀缺资源,更是最终以权谋私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尽快进行资源普查,建立包括企业所有单位在内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平台,并对每一类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进行系统的权力普查,了解各单位、各部门权力的类型、执行依据与方式等,回答好“单位或部门内部有哪些权力?由谁依据什么规定执行?”这两个问题。做好内部权力执行中的梳理,力图发现一些处于监控盲区的“特殊”权力,明确企业发生腐败的高危环节,并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

加强信访举报工作

目前,企业信访举报普遍存在信访举报件上级转办的多,违规违纪线索来源单一、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查办信访案件手段不足、信访举报件关于个人利益诉求的多,真正涉及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行为的少及信访举报信息“道听途说”,匿名的多,信息准确,实名的少等四大类问题。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应当在巩固和畅通现有信访举报渠道的基础上,持续拓宽其他渠道,全方位收集信息。

一是优化举报环境,引导员工举报。要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员工对国有企业开展反腐败斗争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参与意识,积极创造条件,方便员工举报;要认真解决员工反映的问题,认真处理每一件信访举报案件,对查处的违规违纪行为在企业范围内予以通报,加大企业查办案件宣传力度,使员工切实感受到举报效果;要保护员工举报,严惩打击报复,对利用职权,打击报复举报人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使员工举报无后顾之忧;要大力提倡实名举报,对利用信访举报攻击、诬蔑、中伤他人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与严肃处理,不断净化举报环境。

二是严格落实归口受理原则,规范案件线索管理。不论是本企业自收件、上级部门转办件,还是其他单位移交件,都要统一由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登记处理。同时按照本企业职责分工,及时进行信访举报件分流,移交本企业相关部门,做好线索备案。对涉及党员领导干部违规违纪的案件线索,要予以高度重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认真调查处理,最大限度发挥线索可利用价值,提高办案效率。同时指定专人负责案件线索管理,保证初查保密性,严格控制知情范围,全方位做好保密工作。

三是推行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要从解决一些疑难复杂和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信访举报问题入手,不断拓宽办事公开内容。采取企业办公平台、网站、公示、内部报刊杂志等形式,公开受理渠道与政策法规。尤其针对实名举报,要定期告知反馈举报人案件受理情况、办理过程及处理结果。

四是加强信访举报信息综合分析,建立企业案件线索信息库。要着力提高综合分析水平,重点对苗头性、倾向性信访举报问题,员工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企业特定行业领域和地区易发多发的腐败现象,着力加强综合分析水平,对典型信访举报问题进行深度挖掘,定期实行分析报告制度,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将历年来所积累的,以及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案件线索统一归类、整理,建立专门的信息库,以备动态使用。

建立约谈制度

建立约谈制度,防微杜渐,坚持抓早抓小、关口前移,真正做到把规律和纪律挺在前面。一是推进约谈全覆盖。除对企业中层管理干部约谈外,各二级党委、各直属党支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采取“逐层约谈”实施机制;二是常规约谈与个别约谈相结合。常规约谈重点围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及自身廉洁自律情况开展。对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有重复举报反映,但线索不具体,内容较空泛的,或情节、影响及危害程度较轻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根据事件性质,采取提醒谈话或警示性诫勉谈话。

总之,面对复杂多变的反腐败形势,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与锻炼,为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单位: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室)

猜你喜欢

执纪党风廉政纪检监察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执纪不因事小而“散光”——不“大小统管”的执纪,就是对企图违纪者的纵容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纪检监察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