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欧体书法的教学对策
2015-12-31高凤山
高凤山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传统的书法已经逐渐给埋没,欧体书法也开始慢慢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消失。本文从欧体书法的概念与特点出发,为提升欧体书法的教学效率提出了几个改进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欧体 书法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00-02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拥有博大精深历史文化,书法方面更是源远流长,最早从商周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秦代的小篆和汉代隶书,这些都记载着书法发展的时间轨迹。而欧体书法,是众多书法中比较得到追逐的一种。学习欧体书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严谨认真的态度,养成坚持不懈的精神,形成做事踏踏实实的态度。因此,加强对欧体书法的教学,有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同时给学生的精神一次洗礼。
1.欧体书法及其特点
欧体书法中“欧体”两字称呼,主要是这种书法,是由我国唐代伟大的书法家欧阳询创造。大书法家欧阳询,从小就练习书法,早期吸收各大书法家的特点,尤其是对二王的书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到后来又深入学习北朝的碑刻书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过多年的努力,慢慢练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如今,展示给世人面前的欧体书法,方圆兼施,点画劲挺,笔力凝聚。
2 欧体书法的教学对策
2.1 如何执笔
要写好书法,首先要学会如何执笔,尤其是像欧体书法,结构比较严谨,笔画较有力,执笔不正确会严重影响字的效果。执笔的实惠,要注意不能过紧,掌心不能太实。在古人的《笔髓论》就提过“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可知拿笔的位置离笔尖不可高于三寸。一般来说,写欧体楷书执笔不能太高,笔管要尽可能垂直。
2.2 如何下笔
欧体的横竖画多用哲笔藏锋,行笔多取直势,一般来说横画的右边略高于左边,长横画中段比较细,就拿“善”字来说,竖画正直。对于欧体的撇画,落笔一般用藏锋,或方或圆,例如“交”字,提笔要斜出前邵按,让下部略粗,这样显得笔势劲健。欧体的捺画,弧度比较小,比如“人”“长”。例如古人就说过“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抄”,因此要写好欧体书法,就要了解它的点画形态。欧体书法,下笔要把握好力度,假若力度过大与过小都会影响笔画的效果。
2.3 培养学生的书法素养
书法,看上是简单的汉字,但是它的确是中华文化的根,能够认真写好汉字,也是进行有效交流的基本保证。要写好每个汉字的书法,需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学习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欧体字,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写好,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另外,要提升欧体书法的教学效率,还要培养学生的书法的欣赏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继承民族文化精髓。教育学生要勤读贴,引导学生在临帖之余或者在临帖之前,详观与揣摩贴中每个字的点画之神韵。
2.4 欧体书法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圣贤先师孔子在教学中就曾提过“因材施教”策略,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教学对策。欧体书法的教学,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假若书法教师面对的刚入门书法的学生,就要侧重教授学生运笔以及字形结体,要面对的是高级阶段的学生,就要强调运笔的灵活性以及字形的特征。如果面对的是发展阶段的学生,就要激发创作与个性为主。
2.5 采用对比教学方法
俗话说“有对比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书法的学习,仅仅一味埋头创作,难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无法判断自身的提升空间。因此,教师在欧体书法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去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可以用不用字的写法进行对比,例如用“勿”与“鹿”两字教学,让学生去发现自身字的笔画是否舒展,重心是否稳定等。尤其“勿”与“鹿”两字,前者结构比较简单,可以以斜向笔画为主,字形偏斜。而后者的笔画较复杂,要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比例,位置要把握均匀。
2.6 借用优秀的作品,提升学生书法鉴赏能力
要学好欧体书法,除了做好平时的手把手教学,教师还要提升学生对书法的鉴赏的能力。假若没有一定鉴赏能力,无法判断什么样的字写得好,什么样的字写得不好。因此教师可以借用一些优秀书法家的作品,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名家的书法是如何处理字的结构,如何下笔,同时将每一幅作品的优点介绍,引导学生去想象,去学习。
总的来说,学好欧体书法,欲速则不达,需要端正学生的态度,培养学生书法的鉴赏能力。从如何正确执笔开始,到如何下笔,一点一点引导学生认真去写好欧体字的每一笔。同时,在教授欧体书法,教师应该具备足够的耐心,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还要营造学习书法的良好环境,借用一些书法名家的作品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卫国.浅谈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J].现代交际. 2011(01)
[2]白砥著.书法空间论[M].荣宝斋出版社,2005
[3]蔡育坤.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06
[4]程晗.《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解读[J].中小学德育.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