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有效性
2015-12-31张文娟
张文娟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但是當前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表面热闹,实则空洞,问题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把提问作为一种惩罚等现象。因此,改善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有效性迫在眉睫。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44-02
德加默有这样一种看法:“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因此,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那究竟如何通过改善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有效性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问”出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培养其思维,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如果“一语道破天机”,定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案例1】《认钟表》
片段一:
教师出示7时、1时、5时三个钟面让学生认。
师: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点?
生:分针都指着12。
师:那么时针呢?
生:时针指着7、1、5。(其实时针并没有共同点)
师: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片段二:
师出示7时整的钟面
师:你知道钟面上是几时吗?
生:7时。
再点击出示一组钟(1时、5时、)让学生认。
学生快速认出后,
师:唉呀,你们真聪明啊!怎么一下子就认出这些时间呢?是不是有诀窍呢?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学介绍介绍吧。
学生都争着举手。
生1:我看到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生2:我看到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生3:我看到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就是5时。
师:你们说得真棒!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显然,第二个教学片段中的提问设计得比较好,因为前者的提问看似给学生设置了一个个小台阶,但如此程式化的提问却使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受到了限制,教师只注意了提问的提示性和序列化,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后面,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而后者的提问设计重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
二、“问”出学生的激情
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2】《乘法的认识》
师: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
生:好。
师: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是以打猎为生的。如果一位猎人一天能打两只野兔,那么他4天能打多少只野兔?你能说出连加算式吗?
生:2+2+2+2=8
师:十天呢?一百天呢?
生(议论纷纷):这么长的算式,说起来多麻烦呀!
师:有一种方法能专门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是乘法,想学吗?
又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时,教师出示了一块钉子板和一些牛皮筋,用富有挑战性的口气对学生说:“你能用这些牛皮筋在钉子板上围出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些图形吗?”学生跃跃欲试。于是教师让他们小组内同学合作,同时进行小组间的比赛,看看哪一组围出的大小不同、位置不同的图案最多。学生的探究动机在挑战性提问的激发下唤醒了。他们用手中的牛皮筋围成了各种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有的是横着的、有的是竖着的,还有的是斜着的。可是圆却怎么也围不起来,他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一致得出:在钉子板上用牛皮筋是围不出圆的,因为钉子板上围出的都是直线图形,而圆形的边是弯的。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以上两片段中教师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提问,能及时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
三、“问”出学生的创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毫无疑问,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又动手,促使学生注意、记忆、思维高度集中,在这种最佳状态下,进行尝试性和创造性学习。
如在教学一年级《认图形》一课时,我出示了由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这五种图形拼成的美丽图案供学生欣赏,学生看了都觉得非常漂亮。见时机已到,我试探性地问到:“想自己拼吗?”“想!”他们的回答出奇地响亮。“那就用你的双手大胆去创造吧!”在我的鼓励下,他们用以上五种图形拼出了松树、汽车、房子、机器人、飞机等,而且还涂上了各种颜色,看到自己的作品贴在教室的墙上,他们高兴极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