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反射输入教学运用于外语词汇教学设计研究
2015-12-31王素华
王素华
【摘要】本文根据索罗斯的反射性理论,从反射教学的模式建构、教学步骤与形式、任务评判标准、带来的启示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词汇教学融入不同的知识迁移及模态迁移中去。
【关键词】反射输入 互动 评判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15-01
基本词汇恰恰是人类进行思维、学习知识的基础,如何在课堂中有效的向学生输出词汇,并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的用法?
一、反射输入教学的含义
索罗斯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社会活动的参与者都是有思考能力的,所以思维就具有双重的作用或者说是双重的功能。消极功能或认识功能是指参与者寻求理解他们参与的情景,希望能与实在相符;而积极功能或参与功能是指参与者主动寻求并发挥其影响作用,力图根据他们的意愿来重新塑造实在。于是两种功能同时发挥作用就引导出反射性这个概念。索罗斯是这样解释“反射性”概念的:“我们试图理解世界,而我们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我们对世界不完全的理解在我们所参与的事件的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反射性在哲学上称之为互动关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可以通过接受可理解的输入来提高。如果这种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并有足够的输入量,学习者就能自动的获得语法。学习者接受信息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
语言教学过程中存在“反射输入”现象。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C将信息直接输出给学生A 与学生B。同时,学生A 经过自己的加工又再次输出给学生B。那么,学习者B 从教师C接收到信息(直接输入)的同时,也从学习者A 接受到信息,如果此信息与事先直接来源于教师发出的信息完全相同,或者内容相互印证、相互支持,那么其接受到的信息则会相互助长,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就把这类信息称作“反射输入”,并将这一现象称为信息的“反射输入”现象。这一现象可以是伴随发生的客观存在,也可以是教学活动组织者的刻意设计。这种反射输入,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理性的反思与直觉的体悟之间的相互印证。
二、反射教学模式的建构
这种词汇教学法的模式包括:第一、通过设置语境。将词汇通过讲述背景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情节和结局来传输词汇。这样可以使课堂词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从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得到反馈及时发现并弥补学习上的不足。第二、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对某些语言材料中的词汇学习和理解,并进行转换:可以改编成对话、或是故事(包括自己的经历或真实的事件),还可以进行虚拟的或实际的采访或报道。调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积极主动学习,以提高效率。第三、通过评估反馈。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创造能力等素质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高效地学习。
三、教学步骤及形式
1.教师将课文所需背景知识根据内容搜集不同的词汇,在课堂上以讲述形式呈现出来。2.让学生讲述自己熟悉人或轶事,尽可能列举本课所学的词汇。让小组成员深入了解学习与主题相关的小故事,区分哪些是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描述故事方式可以按故事发展不同阶段,把相应的描述词、短语或句子归类;也可按视觉、动作、空间等给不同模态的资料归类理论化;或找出对比人物的词汇、短语或句子。
四、任务评判标准
教师可以同时参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判:
1.学员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具体包括对词汇的理解、对语言的组织、对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的用法的掌握。2.通过评判学员的语言输出形式,如造句、叙事等具体语言结构的实践。即如何将言语材料规则化和内化。3.可评判学员之间在语言输出过程中是否给接受者以积极地影响,并通过足够量的词汇使接受者获得信息。4.结合学员的课堂演示、讨论等手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合作参与精神、学习效果等。
五、反射性词汇教学模式的启示
1.知识迁移:把本课所学的知识用于不同的人物、场景。2. 模态迁移:构建多模态语篇,不同模态的搭配、语言和其他模态的融合。3.培养学生的批判读写能力:通过自己的批判读写能力,用自身已具备的知识,综合、组织新资料准确有效地使用资料。
总之,反射性词汇教学能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发展不同的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坦.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 教育研究,2002 (2).
[2]韦琴红. 多模态化与大学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09(3).
[3]徐克容(主编).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4]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 中国外语, 2010(3).
[5]张德禄.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研究, 2012(2).
[6]张义君. 英语专业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实证研究[J]. 外语界, 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