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重现度与理解度的关系及其在教学和教材编写中的应用研究

2015-12-31张晓华王旭东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材编写教学策略

张晓华 王旭东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宿迁 223800)

高职英语重现度与理解度的关系及其在教学和教材编写中的应用研究

张晓华王旭东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重现度和理解度分别是衡量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的两个主要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英语教学策略改革有力的分析工具。首先介绍了重现度和理解度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而从英语学科出发,得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从而提出教材编写与教师教学应采取的策略,以期为其他学科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重现度; 理解度; 教材编写; 教学策略

0引言

高效课堂教学,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最短的时间,教师借助于一定的介质,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将内容传授给学生,若教学效果有效或者高效,称之为有效教学或高效教学。近年来各种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效性的研究指标被纷纷提出,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1-6]。尽管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教学的最终效果不是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反映出来,学生的基本知识,其他的相关活动也在影响教学效果。现实中有的教师课堂教学在本校有一定知名度,且被很多教师公认为高效课堂,但结果却是期末的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教学效果的取得不单是高效课堂,其他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些重要因素不容忽视,因此研究衡量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之间关系的两个指标重现度与理解度显得尤为重要。

理解是知道、明白的意思,一般用于抽象事物,指理性认识。理解度显然是对抽象事物知道多少的一种度量,比如说,对某个内容或某个问题,当第一次接触时,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按理解的多少确定理解度;重现度,即出现的次数,当内容第一次出现时,重现度定义为1,第二次出现时,此时内容的重现度定义为2,以此类推。通过重现,又有了对此内容的新的理解,此时称理解度又有了变化,显然适度的重现(不是简单的重复)是必要的。第一次接触内容既可是概念也可是方法,第二次接触内容是上次内容的再次出现,当然可以是不同形式的出现。对某一个知识点,可以得到其重现度和理解度的关系,但由于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难度,所以不同难度的知识点所得到的重现度和理解度的关系也往往不同,因此随机选取难度相当的部分内容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理解程度才是评价课堂是否高效的真正所在。而理解度与重现度的现状调查可以摸清当前不同教师学生所处的真实状态,提供可行的易操作的度量指标,让教师明悉两度的理念,明确两度的内在衡量价值,提供可行的教学指导策略,避免教学课堂“高效”但学生成绩不高现象的发生。

1实验对象及相关指标界定

考虑到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基础的不同,采取在全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70名学生作为跟踪实验对象,在英语教研组统一备课,统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一册中出现的部分内容进行研究。由于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某内容的学习可能在教材中出现,也可能在平时的考试练习中出现,因此统计中以出现的总次数作为该内容知识点的重现次数,以动名词语法为例,此知识点在课本教材中出现3次,平时试卷练习中出现2次且都讲解过,此时重现度数量定义为5。为确保实验调查数据的准确,准确得到学生某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同时便于研究理解度与重现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学期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测试。由于测试的内容不同,不同知识点的难度难免有差距,为确保难度大致相当,确保内容具有可比性,事先对要测试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尽量使各题难度保持在同一个水平。对某一内容,准确度量理解度显得尤为必要,通常用平均值来度量理解度,比如对于动名词内容一题,若70名学生中,有42人选择正确答案,此时定义理解度为平均答对率,即动名词的理解度为42/70=0.6。由于数据难免出现重现度一样但理解度不一样的情况,数据出现了波动性,这是不同试题的难度不完全一致、重现度有偏差等各种综合因素导致的,比如实验数据中出现了重现度为1的8个不同测试内容理解度数据:0.671,0.843,0.572,0.486,0.8,0.443,0.171,0.543,为有效衡量此重现度为1的内容的理解度,同时消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考虑到数据的随机性,现采取对此8个数据进行二次加权处理,取其平均值0.566作为重现度为1的测试内容的理解度。

2实验数据及数据分析

理论上讲,重现度越高,理解度也应越高,然而由于实际影响因素众多,如内容间隔时间的长短、遗忘规律、学生的学习态度、英语学习基础等都会影响理解程度,因此不能简单地盲目应用,靠增加重现度来获取理解度的增加。现实中一个内容无数次出现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容许的,况且在校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以及教材的内容编写也不会无限重复循环下去,毕竟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不能仅仅为了有限的几个知识点重复学习而丢掉其他更多的东西,因此只有准确把握理解度与重现度之间的关系,才能有的放矢。现对期末测试的21道题进行统计汇总,得到如表1的数据。

表1 理解度与重现度关系表

由表1可知,理解度随着重现度的递增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然后再次出现先递减后递增再到趋于平缓的趋势。注意到重现度为0时,此时理解度为0.654,从表面上看,说明即使没有出现过此内容,学生理解度仍是比较高的,且高于重现度为1时的理解度,这显然不符合实际的,究其原因,重现度为0,只是说明统计学期内此内容没有出现,但没有说明以前学期没有学过,事实上即使内容什么都没学,对四选一的选择题,单靠猜测表面上也应有0.25的理解度,更何况考试内容出现了此知识点,说明此内容应是比较重要的,同时也说明统计调查的局限性、复杂性。因此有理由认为后续的重现度的统计难免受到这种复杂性的影响,这也正是采取加权平均确定理解度的原因,加权后的数据更趋向于数据的真实结果,不会影响理解度与重现度关系的研究,这同时也说明完全排除感扰性因素的难度。因此去掉重现度为0的干扰性因素的影响,有如表2的数据。

表2 理解度与重现度关系表

由表2可得理解度与重现度关系规律:随着重现度的递增,理解度呈现出先递增再递减,然后再递增最后趋于平稳的规律。整体上,理解度与重现度成正比例关系,随着重现度的递增,理解度基本也成递增趋势,但并非为无限递增趋势,而是最终趋于平稳。重现度为2成为理解度与重现度的关系曲线的一个拐点,即重现度为2时为一凸点,此时理解度达到局部最大值。现利用统计软件spss11.0[7]对理解度与重现度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得到如下关系表3:

表3 理解度与重现度相关关系 Correlations

由表3可知,重现度与理解度的相关系数为0.688,显著性概率sig.=0.131>0.05,说明不显著,即重现度与理解度的线性相关关系不明显。

对表2数据做一定变换,得到重现度与重现度/理解度比值的对应关系表4:

表4 重现度与重现度/理解度比值的关系表

对表4中重现度与重现度/理解度的比值再次做线性相关分析,得到重现度与重现度/理解度比值的相关分析表5:

表5 Correlations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由表5易知,重现度与重现度/理解度的相关系数为0.999,显著性概率为sig.=0.000<0.01,说明重现度与重现度/理解度的线性关系非常显著。进一步,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重现度与重现度/理解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的方差分析表6及回归系数及其检验表7。

表6 方差分析表 ANOVAb

a.Predictors:(Constant),重现度 b.Dependent Variable:重现度/理解度

表6是对线形回归模型进行的显著性检验,是以方差分析表的形式反映出有关结果。F值=3 960.610,相应的显著性概率为sig.=0.000<0.01,所以线形回归显著。

表7 回归系数及其检验 Coefficientsa

a.Dependent Variable:重现度/理解度

表7反映了回归系数和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其中第一行为常数项(constant),第二个变量是重现度,记为x,B列的数值为回归系数。若记理解度变量为y,则此回归模型方程为:x/y=0.302+1.356x,即y=x/(0.302+1.356x)。

3调查结果在教学策略与教材编写中应用

正如前所述,高效课堂教学是优质教学的一种体现,但并不代表上好一节高效课就代表有好的学期教学效果。从教学策略上讲,教师应熟悉教材内容,熟知重要内容的出现情况,充分考虑理解度与重现度的关系y=x/(0.302+1.356x),在讲解内容时适时调整,通过增加练习、考试、再次讲解等方式适当增加内容的重现度,使得教材出现次数与讲解次数的和达到理想的重现度,进而达到一定的理解度,实现最终高效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学生应掌握的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这就要求教材编写时应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编写教材,既能照顾到所有内容又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内容出现的频率与间隔。教材编写时,应充分考虑到各个内容的出现,包括以试卷、练习等方式的出现,教材编写时内容应尽可能重现,因为更多的重现会增加理解度。考虑到重现达到一定程度时,理解度并不明显提高,因此教材编写时内容也不易过多出现,否则事倍功半。同时教材内容也占据了大量的教材篇幅,在确有必要重复下,在确定理解度目标后通过关系式y=x/(0.302+1.356x)来确定所需要的重复度。

因此好教材的编写必须考虑内容的重现度,新教材首次使用时,出版者应充分重视新教材内容的培训,将知识点内容的统计及设计布局,以最简洁的方式让每位使用新教材的教师熟悉于心,根据知识点的出现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适度重现拓展,进而达到真正的高效教学。

4结束语

重现度、理解度是影响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度量,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教材编写水平、教师教学次数,进而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解释一些课堂虽然是高效,但却不能取得优秀考试成绩的原因。重现度、理解度不但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度量,也是其他教学阶段其他学科的重要度量,因此研究并充分利用各阶段各学科重现度与理解度之间的关系规律,对提高学习效果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兴无,黄萍.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 2013(10): 80-81.

[2]庞文艳.浅谈高效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J].邯郸学院学报, 2011(12): 124-126.

[3]徐锦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外语研究, 2011(10): 26-31.

[4]张晓林.大学英语如何实现高效教学[J].教育战线, 2001(9):52-57.

[5]曹兰.关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展望[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69-72.

[6]徐华.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策略探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40-42.

[7]杨善朝, 张军舰.SPSS统计软件应用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52-57.

收稿日期:2015-03-13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13JSJG509)

作者简介:张晓华(1980-),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及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H 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434(2015)04-0030-04

Relation Between Reappearance and Comprehens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and Textbook Compiling

ZHANG XiaohuaWANG Xudong

(Suq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uqian 223800, China)

Abstract:Reappearance and comprehension are two main factors to evaluate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results, s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is a powerful analyzing tool to reform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ies.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some basic knowledge on reappearance and comprehension, and then obtains the relational expression between them from English discipline, and at last,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f compiling textbooks and teaching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teaching of other subjects.

Key words:reappearance; comprehension; textbook compiling; teaching strateg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教材编写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航空军械勤务专业装备类课程教材编写研究
对初中化学用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之浅见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