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新趋势 树立新理念 推动新发展

2015-12-31纪国刚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西藏战略

纪国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5年国家发展蓝图,充分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西藏发展改革部门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起来,把科学谋划“十三五”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起来,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融会贯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谋篇布局“十三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确保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一、把握新规律,引领新趋势

谋划“十三五”,我们必须要适应新常态、顺应新理念、善应新目标,凝心聚力引领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一)适应新常态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这既是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实现目标要求的需要。我们要积极适应。从目前来看,西藏长期依靠中央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格局不持续,经济结构仍不合理、缺乏内在紧密联动,发展动力外部性突出、自我产出能力仍然匮乏。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迫切要求我们要适应新常态,需要把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强化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把结构调整的重心转移到特色环保和培育内涵上来,把发展动力单一性转变到全要素联动上来,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

(二)顺应新理念

全会提出的 “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概括。其中,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协调发展注重弥补短板和薄弱环节,绿色理念释放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开放构建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新格局,促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西藏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从这一思想灵魂,顺应这一新理念,加快创新投融资模式、优势产业发展理念、项目实施形式,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快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加快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把创新驱动、协调联动、绿色推动、外联内通、共享成果贯穿发展全程,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现发展目标。

(三)善应新目标

全会围绕“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又提出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等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既符合国情,又切合民意。西藏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实现程度与全国乃至西部地区差距仍然较大。在不同起点、相同要求下实现这一阶段性目标,时间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善应新目标,做实新举措,确保实现“双接近”(人均收入要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开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新未来。

二、遵循新要求,绘制新蓝图

编制“十三五”,我们将重点把握三个方面的原则导向。

(一)突出目标导向

“十三五”时期,西藏最大的发展目标是确保全面脱贫,实现全面小康。这是硬性指标。我们在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过程中,紧盯这一目标,围绕中央六次会精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研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和全面脱贫的政策措施,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实现目标,明确任务清单,落实责任实体,努力建成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

(二)突出民生导向

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十三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上,突出共享发展,重点把扶贫攻坚、夯实基层、就业创业、增加收入、公共服务、利益诉求等民生工作优先安排,优先推进,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凝聚人心,推动实现富民兴藏的目标要求。

(三)突出战略导向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和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我们要深刻认识西藏的这一重要战略定位,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要提升西藏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三、落实新举措,推动新发展

实施“十三五”,着力从六个方面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小康宏伟目标。

(一)全面实施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战略

构筑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既是中央对西藏的重要战略定位,也是中央赋予西藏的重要战略任务,必须把建设两个重要屏障摆在西藏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扎实推进依法治藏,落实兴边富民、守土固边政策,为西藏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为国家的战略全局和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构建对内对外互联互通新格局

开放是摆脱封闭落后的必由之路,是提升西藏战略地位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三圈三带”新格局的战略机遇,立足西藏沿边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着力建设环喜马拉雅国际经济合作带,加快建设国家西南、西北经西藏通往南亚的陆路通道和空中走廊,促进互联互通,提升西藏在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构建形成国家西北、西南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提升西藏在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三)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适应国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依托西藏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强化西藏在全国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和区域分工,立足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重培育壮大旅游文化、清洁能源、天然饮用水等具有战略支撑的强区产业,打造产业高地,增强发展后劲。

(四)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西藏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75%以上,决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仍然在农牧区和农牧民。我们要坚持把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重点实施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农牧民增收渠道、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继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破区域城乡分割,加快健全覆盖城乡、普惠可及、差异缩小、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确保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

(五)夯实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西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历史欠账多,人才科技支撑不足、创新能力薄弱,依然是推进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十三五”时期,要继续强化基础设施“硬”支撑,紧紧围绕城镇发展空间新格局,引领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谋划和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城镇、通信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有效破解发展瓶颈。要不断强化人才和科技“软”支撑,紧紧围绕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科教兴藏和人才强区,提升应用型创新能力,完善创新环境,切实强化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

(六)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总体规划的导向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着力深化教育、医疗卫生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劳动收入形成和增长机制,推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加快培育要素市场,全面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西藏战略
都是西藏的“错”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战略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推进实现“两个率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