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义演变
2015-12-30郭锋
郭锋
古今词义在历史演变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作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中的“谤”是“批评议论”之义,而今天的“谤”却是“恶意中伤”之意,已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还有大家熟悉的“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如此说来,文言文古今书写相同的词,其词义并不尽相同。为此,我们阅读古文时,要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注意在同中求异,切忌望文生义、以今释古,唯其如此,才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文言文内容。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同学们学习时应注意积累分辨:
1.褒义词变化为贬义词。例如:(1)“明哲保身”。源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今义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词义由“褒”变“贬。”(2)“衣冠禽兽”。原指官吏衣服上绣着禽和兽的图案。现在指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生,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生一样的人。
2.贬义词变化为褒义词。例如:“乖”。古义指偏执,不驯服。“行为偏僻性乖张”,即是古义;今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
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例如:(1)“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2)“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即是古义吉凶预兆的意思,今义多指吉兆,如“吉祥”。
4.名称说法的改变。例如:“足”改称“脚”,“甘”改称“甜”,“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寡”改称“少”等。
【跟踪训练】
1.《桃花源记》中的古今词义“分家”的词有哪些?
2.《出师表》中的古今词义“分家”的词有哪些?请一一摘录并解释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