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废球类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创新应用

2015-12-30沈长春冯志敏黄春花

体育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应用排球篮球

沈长春 冯志敏 黄春花

摘 要:本文提出了对报废篮球、排球进行分类的创新应用,主要介绍关于报废的篮球、排球在特殊天气或训练条件有限时的教学方法、训练方法,对环保体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报废;篮球;排球;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1-0068-02

报废篮球、排球的重复利用既环保,又节省经济开支,还能解决下雨天气体育课上课难的问题,不会因为下雨停课或因雨水地滑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在这里把自己多年来如何利用报废的篮球、排球在下雨天、场地不足、缺乏器材时进行上课或运动训练教学方法、积累的经验作简短介绍,希望能为广大体育教师合理选择应用。

一、报废球的选用依据与分类

1.选球依据:报废球类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为什么只对篮球和排球进行再次利用而不收集其他小球的两个原因:(1)因为足球外表的皮壳比较粗糙,花纹棱角凸起较硬,同人体摩擦时肌肤容易受到损伤。(2)其他小球过轻,对运动器官的感觉没有那么灵敏,如果用在掷准方面强度太小,适合老年人的项目,不易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用在掷远方面,羽毛球、乒乓球太轻,会使投掷臂产生过大的爆发力,关节容易受伤,也难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只有篮球和排球不具有以上影响因素,是最合适的选择。

2.分类:按照破烂程度把报废的篮、排球分为A、B、C三类,A类:只是进气孔漏气或其他部位渗气不明显的球,加气后一般可以保持在1~2小时即可;B类:不是很明显的破损洞孔或小裂缝的球,能加气,但储存不了的球;C类:有比较明显的破裂,但没有断开的球,完全不能加气的球。

利用课余或周末休息时间老师或组织学生把B类废球填充沙子,把一部分填满沙子的球称为饱满球,篮球约11kg,排球约6.75kg。填充80%的球称为半满球,篮球重约8.5kg,排球约4.52kg。由于不同重量的球在运动中有不同的难度和功能作用,因此分成两种重量的球很有必要。注意要把灌满沙子的废球用胶水粘补好,避免练习过程漏出沙尘,影响健康,降低练习热情。

二、报废球的创新应用方法

(一)A类废球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1.全班成四排横队(队形可自由调整)前后相隔两米,左右以一臂距离站开,经过身体关节、韧带等徒手操活动开后集合。要求学生呈弓步姿势深蹲或半蹲。用双手把放在地上静止的篮球(男生)或排球(女生)拍起,之后连续拍10~20次×2。

2.要求单脚半跪蹲如图1所示,用右手把篮球从静止状态的地上拍起之后,连拍10~20次×2。

3.再用左手进行同上2方法的形式练习。总结得出:多数学生认为左手拍球的难度要比右手大得多,热身效果极好,出汗量大,尤其在冬季时的体育课上更加实用。

(二)B类废球在课堂上负重接力传递形式的应用

通过原地与跑动接力形式,锻炼学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等生活中常遇到类似的动手能力,能够发展学生上肢、下肢力量,锻炼腰腹肌力量。练习过程比较安全,即使偶尔掉下也不会对脚造成伤害。

1.全班成圆形或“回”字形排列(图2,3),教学中选用的是分两组“回”字形队伍,两人相距1米距离,非游戏比赛时可同时使用多个球,可从任何一个学生开始,把饱满球传给下一位同学进行负重接力练习。为了达到左、右手用力的平衡发展,要注意强调传递的方向,比如采取从顺时针方向传过去、逆时针方向接过来的接力形式。

2.场地不足时,采用“◎”阵型或更长路程的“”、“蚊香饼”等组成的阵型,如图2,3,4所示。两人相隔一臂距离后,要求学生从胯下开始传递接力,先向前传递2~3轮后,改为原地站稳不转身向后传递形式(图5),完成10~20次×2。为了安全,避免沙尘飞入眼睛,禁止球从头上传出的接力形式练习。

3.选择用图2,3,4阵型原地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2圈再传递出去的形式,有一些学生旋转后把握不住方向,不能按要求传到目的地的尴尬场面常引起同学们的捧腹大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4.用图4阵型,如图6所示动作,原地双手把球向上抛起齐肩高击掌n次,接住落下球后立即传递出去,培养快速反应能力。

5.间隔传递形式,即学生不是把球传给邻居而是绕身边同学跨出一大步传给下一位同学的移动接力练习,学生可以锻炼移动搬迁能力,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教学中发现,图6行进间的接力传递比原地接力气氛更高。

6.发展下肢腿部力量的练习:饱满球和半满球的运动性质不一样,饱满球容易滚动或旋转,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比较好控制;半满球重心较低,有凹凸面,摩擦力比较大,不易滚动和把握方向。全班分成四路纵队后(队形队列,运动形式灵活多变),只允许用脚把放在地上的半满球向前滚动推进10~20m后返回原地(图2,3,4所示)。为了少占场地,大多时候采用“Μ”型和绕障碍物路线。进行游戏竞赛时要设定航道,不能犯规,作为准备活动时,路程还可以加长。实验过程测得,男生推进饱满篮球一圈需要比平时增加100秒以上,用半满篮球时有些女生在240秒以内还完成不了,但在运动过程中有明显出汗。饱满球和半满球对发展踝关节、膝关节的力量有较大作用,学生反馈,最初2次课练习后,股四头肌、小腿肌群会出现酸痛。

7.抢险防洪搬运练习,方法:把学生分成甲乙两组,之间相隔20m,甲组把球搬运到乙地,乙组学生又立即把球搬到甲地,强度和运动量比较大,由于中学生还是未成年人,教师要注意安排适当的强度和运动量。

(三)C类废球在田赛选才和训练出手速度中的应用

1.C类废球作用于选拔投掷标枪和铁饼运动员:在场地或器材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把C类废球当成标枪或铁饼对墙投掷练习(图7),正面学生为练习铁饼的出手动作,背面学生是练习标枪的出手动作。投掷练习时,手指抠住气孔位置,最后出手鞭打动作手感极好。

2.C类废球在训练中的应用:使用C类废球训练标枪和铁饼的方法同严格的标枪、铁饼训练一样,为了训练出手速度,废球内不需要灌沙子等,防止出现意外,投掷区内不允许有学生。优点:①由于废球面积大且凹凸不均匀,重心不稳,在空中的滑翔距离不远,避免了锐利、钝器等伤害事故发生。②减少了标枪、铁饼的使用率,减少器械磨损,提高了经济效益。③更好地掌握投掷的最后用力鞭打技术。

3.锻炼出手速度进行“谁更响”的游戏练习。在训练投掷器械出手的初速度、体育课准备活动、课堂上练习效果都很好。学生用C类废球猛力砸到地上的出手练习主要目的是看谁砸出的声音更大。众所周知,力量一定,加速距离一定,出手速度越快,产生的爆发力越大。方法:①学生成侧弓步站立并持好球(图8)后,直接砸地,见习学生或体育委员担任裁判;②持球后持球臂做快速肩绕环若干次后快速砸地,同学可以单手持球,也可以双手持球,单臂效果更好。课堂上发现,练习起来女生比男生玩得兴奋、竞争更激烈。为了节省拾球时间,在训练标枪或铁饼时可以采用足够的报废球对着墙壁或其他障碍物投掷,如同图7。

参考文献:

[1]刘连山.浅谈投掷教学课上存在的几个教学误区[J].体育教学,2012(3):44-45.

[2]张剑.原地掷实心球站立姿势特点与训练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4,9(1):110-111.

[3]高敬民.怎样才能把体育课教材的趣味教出来[J].体育教学,2015(2):32.

猜你喜欢

创新应用排球篮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快乐篮球进山乡
拍篮球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
最复杂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