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江苏现象”看江苏纺织业如何打造新优势

2015-12-30唐可心

纺织报告 2015年9期
关键词:集群纺织江苏

王 祥 唐可心

(江苏苏豪传媒有限公司,南京 210012)

从“江苏现象”看江苏纺织业如何打造新优势

王 祥 唐可心

(江苏苏豪传媒有限公司,南京 210012)

在9月11-13日举行的江苏国际服装节期间 ,从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得到一组令人兴奋的数据,江苏纺织服装业坚持以 “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绿色发展”为行动纲领谱写出新的篇章:在平稳发展速度的同时,利润增长大幅提升,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江苏现象”令人惊喜。这里,我们从“江苏现象”来看看江苏纺织业是如何打造新优势的。

江苏现象;纺织业;新优势

1 创新驱动——新优势铸造发动机

1.1 效益增长高于规模增长,新优势形成中

2014年江苏纺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65.66亿元,同比增长4.51%;利润总额748.08亿元,同比增长11.90%。效益增长高于规模增长,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2015年1-6月份,江苏省纺织保持着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95.64亿元,同比增长5.16%;实现利润总额349.33亿元,同比增长21.86%;上交税金33.2亿元,同比增长16.28%;出口209.44亿美元,亏损企业额26.90亿元,同比下降23.07%。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上半年,江苏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利润水平、上交税金增长幅度位居全国前列。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进一步收窄。经济上升和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表示,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通过5年的努力,江苏纺织业“效率新优势、品质新优势、品牌新优势、时尚新优势、人才新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新优势的打造已经日渐清晰。

1.2 “智慧转型”在行动

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它提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路、强国之基。其中,创新驱动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核心要义。

纺织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振兴制造、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任。江苏作为纺织制造大省,近年来,纺织服装企业率先在两化融合、智慧创造上下功夫,加大智能化设备的投入,寻求更加快捷高效的智能生产方式,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好铺垫。

在第十七届江苏国际服装节上,主题论坛聚焦两化融合,共话智慧纺织(服装)。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共同颁发“2014年度江苏纺织服装两化融合标杆企业”奖,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海澜集团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利步瑞服装有限公司、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常州市武进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上榜。他们在两化融合实践中表现突出,成为行业先进典型。

产业集群作为中小企业最为集中的领域,在江苏纺织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以江苏纺织服装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不仅诞生了一批“百亿”级别的纺织特色名镇,打造了千亿级别的产业基地、专业市场,成就了江苏纺织业的万亿规模,更率先以“创新型、智能化、国际化”为方向走在产业集群“智慧转型”的前沿。

纺机板块承担着纺织业装备部的角色,2014年江苏省纺机全行业产销呈下降态势,但出口在持续增长。江苏纺机纺器企业充分利用江苏纺织服装业率先“走出去”的利好,加快外销步伐。直接反应是外销比重较高的企业形势乐观,反之影响较大。同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减排、高效智能的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技术含量高、紧随市场需求的江苏纺机纺器企业打造了一批行业内的“单打冠军”,如金昇的清梳联、丝普兰的喷气织机、润源的高档电子花边机、常州八纺机的经编整经机、海大的定型机、凯宫的精梳机、精亚的空调滤尘、五洋的提花经编机、华方的整经机和紧密纺装置、同和的紧密纺细纱机、常熟的开口装置、鹰游的染整设备、天宇的镍网等等。

1.3 “互联网+制造”在探索

值得关注的是,为提高产业集群信息化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于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行动,建设智慧集群。这成为该指导意见的一大突出亮点。

实际上,新一轮技术变革正在深刻影响江苏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型、智能化、国际化已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方向。江苏纺织产业集群正在进行“互联网+制造”的探索和实践,以技术装备更新改造为突破口,围绕特色行业、特色产品实现规模化、专业化。

回顾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毛衫企业很少有电脑横机,织造企业很少有无梭织机,纺纱企业很少看到自动络筒机……随着集群经济的壮大,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集群地区对科技进步、智慧制造、创新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注重培育和支持大企业的发展,包括支持上市融资、建立技术中心、建立企业园区等,不断更新升级设备、提升工艺水平、调整产业结构。

进行过几轮设备的更新改造,盛泽镇已在熔体直纺技术、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生产技术、真丝绸织造技术、无梭织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优势,保证了盛泽真丝绸、超细旦涤纶纤维、化纤织物等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古里镇围绕波司登集团设有280多家原辅料供应单位,280多家外发加工单位,并从资金、技术、规模、销售、品牌、创新等方面不断给予纺织企业大力扶持,不断充实与丰富区域品牌建设。

在三星镇,拥有质量检测、指数发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版权保护、研发设计、专业培训、流行趋势研究、品牌培育等16个公共服务平台。而他们也都只是整个江苏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成果的一个个缩影。

在“互联网+制造”方面,江苏纺织产业集群在常熟服装城、东方丝绸市场等纺织专业市场的助力下,已经有了很好的体验,并取得了不错的实践业绩。如海门市的叠石桥家纺城作为商务部重点培育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获批落地之际,围绕“互联网+”,加快培育新业态,全面挖掘和整合资源,不断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在第十七届江苏国际服装节上,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如3D织造一次成型的智能装备及产品,各种吸湿排汗、防水透气的功能性面料、服装、鞋子、雨具,以及高性能的数码印花面料、新型原材料制作的内衣、防寒服、床上用品等崭新亮相,创新的成绩一一展现。

2 品牌江苏——转型升级新示范

当前处于经济增速换挡、转型升级攻坚的关键时期,江苏纺织抢抓发展机遇,从内部着手,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智能制造步伐,提升产品附加值,获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壮大集群实力,助力企业成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1 品牌建设健康发展

江苏纺织服装业注重品牌建设,注重设计环节的提升,内销品牌近年来得到跨越式健康发展,波司登、阳光、红豆、海澜之家、恒力、雅鹿、盛虹、悦达等优势品牌赫赫有名。新锐品牌,如“伊思贝得”、“雅格诗曼”、“如伴衣家”、 “Michelle Gao”、“Blooming”、 “法诗菲”、“新申”、 “lagogo”、“乐鲨”、 “唯路易”等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市场。云锦的米兰时装秀、宋锦的APEC嘉宾礼服,国际舞台、元首穿着,无不彰显着传统文化的显著地位。

在第十七届中国江苏国际服装·家纺·面料博览会上,云锦、宋锦均到场展示,精湛的工艺、绚烂的图案、时尚的设计让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化相得益彰,让我们直观看到设计创新与文化创意赋予品牌的力量。波司登男装带着英伦风席卷市场,阿仕顿的时尚设计让人眼前一亮;苏宁云商、天虹服装城均是率领一众品牌集体出场,引领秋冬流行潮流;来自张家港地区的大唐、中孚达、联宏、东渡、澳洋世家、如伴衣家,展示着精致工艺的时尚风采;方源集团的展示,则代表着加工型企业通过提档升级,时尚风范愈来愈浓,广受青睐。

2.2 出口品牌壮大区域品牌

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是近年来我国纺织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根据测算,2014年202家纺织产业集群地区实现主营收入接近4万亿元,约占全行业的40%。这显示出集群地区在经过多年的调整升级,在我国经济整体迈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成为推动我国纺织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支撑所在。集群的发展催生了区域品牌的成熟,这一区域所产的产品在各自拥有品牌的同时还有着一个共同的品牌——“区域品牌”。

自2002年至今,江苏纺织业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打造集群区域品牌,目前已拥有集群77个。在“品牌江苏、时尚江苏”的引领下,连续5年迈入万亿产业行列的江苏纺织,目前已拥有3个千亿基地、2个千亿市场、1个千亿企业。6个千亿级名片凸显了江苏集群经济实力,推动了区域品牌发展和产业壮大,也成为其他集群学习的目标。为推动集群经济发展,提高江苏纺织的影响力,江苏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决定授予江阴市周庄镇、江阴市祝塘镇、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常熟市古里镇、常熟市虞山镇、常熟市沙家浜镇、常熟市梅李镇、常熟市海虞镇、常熟市碧溪街道、太仓市璜泾镇、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海门市三星镇、 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等16个集群“2014年度江苏纺织行业百亿特色名镇”的荣誉。

3 时尚江苏——引领产业变革

“时尚”,一直与设计紧密相连,它具有市场性,也具有文化性。纺织服装作为江苏的传统产业,她的制造属性家喻户晓,都市时尚属性却时常被忽略。

3.1 文化创意打造时尚新优势

近年来,江苏纺织注重打造行业的“时尚新优势”,文化创意和设计创新已呈现出交互融合态势,并起着推动品牌提升、引领行业变革的作用。

在第十七届江苏国际服装节上汇聚了来自江苏以及全国乃至国际的知名品牌和供应商的特色产品,50000平米的规模、400家企业参展,原创度与时尚度之高,受到业内人士的瞩目。弄影,作为江苏华艺集团的新晋女装品牌,把扎染工艺体现在服装设计上,“我从江海来 — 舞墨·弄影”NEOEN主题秀完美地再现“华艺扎染”、“华艺特艺”、“华艺编织”的艺术风采,一场“老传统、新时尚”的华丽服装秀引人瞩目。新申集团作为亚麻文化倡导者,推崇简约、自然,连续两年进行亚麻面料流行趋势发布,打造亚麻时尚新风潮。黑牡丹ERQ1940之2016SS“生态觉醒”新品发布,则代表着江苏纺织企业对于品牌设计的坚持,对于环保的追求与实践。

打造设计之星,集中展现着江苏设计的实力。“新申杯”2015江苏省十佳服装设计师评比,吸引了来自省内的63名设计师报名参评。“大唐杯”江苏省服装院校校服(小学组)设计大赛则专心培养设计新秀,从院校学生入手,发掘人才。为院校和企业之间搭建平台。

3.2 跨界时尚, 共促产业创新

跨界合作(Crossover)本身就是时尚,在时尚的眼中没有什么不能跨越,而这种跨越无疑是一种创新,时尚的力量锐不可当,时尚的跨界合作,让品牌和消费者都“HAPPY”,对于产业创新起着无法估量的促进作用。江苏纺织业在此方面的尝试也走在了前列,取得了成效。

汽车作为时尚产业的代表,与服装产业的合作由来已久。江苏悦达集团是江苏最大、全国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全国520户重点大型国有企业之一。在去年愉快合作的基础上, 2015江苏时尚创意周开幕式继续携手“东风悦达·起亚”,KIA时尚新车与“SIMPLY RED”韩流女装发布相互辉映,将速度魅力与设计元素进行跨界融合,这场时尚版“速度与激情”达到了未演先热的境界,带给正在成长中的品牌深深启迪。

“流行时尚的宠儿”宝马mini也加入到了江苏国际服装节时尚梯队中,广邀时尚范儿的车主一起来“全民秀场时尚街拍”,引领驾车新风尚。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互联网+”成为一种风潮,一种趋势。在9月10日的第十七届江苏国际服装节新闻发布会上,苏宁云商与江苏纺织工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意在借助江苏国际服装节的舞台,加速发力服装市场,加快O2O布局。同时江苏服装品牌也将苏宁易购平台,进入“互联网+”发展快速通道。在 服装节“尚秋—苏宁秋季时装发布会”上,妖精de口袋、森宿、LAGOGO、麦诺伊、艾哲西、韩都衣舍、海澜之家、红豆、棉之初、棉先生等时尚品牌均有新品秋装亮相。

设计无国界、无种族,时尚亦如此。亚洲设计师协会、韩国时尚青年设计师协会、韩国时装协会及Y.S.CHANG时尚设计公司、日本东京设计师协会CFD.TOKYO等机构纷纷组团前来江苏观展、对接。

4 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原生力

如今,“绿色、健康、生态”已成为世界性的消费追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人们又一重点关注的领域。环太湖流域环保标准的制订、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存在,节能减排的推动因素无所不在,让越来越多的江苏纺织集群、企业开始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中水回用、污水集中处理、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以及各种新型节能减排设备的研制和应用,江苏纺织业在绿色发展上孜孜以求。

近年来,盛泽镇在积极推动纺织产业转型的同时,注重引导纺织企业产品提档升级,在加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全力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骨干重点织造企业,如恒力、福华、盛虹等均在践行绿色纺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设备保证国际一流,还在生产过程中处处都体现出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要求。

作为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园区,盐城市纺织染整服装工业区将高端染整、面料生产打造成为园区的核心产业,发展专业化科技含量高的纺纱和织造,发展服装与家纺终端产业,在排污标准、处理设备、科研开发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今年成功获批中国印染行业协会颁发的“中国绿色染整研发生产基地”称号。

据悉,江苏纺织行业将进一步在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物排放、循环利用上发力,努力强化协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应用创新,强化创新平台的基础支撑,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实力,巩固江苏纺织业新优势。

How to create new advantages of Jiangsu textile industry from "Jiangsu Phenomenon"

WANG Xiang TANG Ke-xin
(Jiangsu Soho Media Co. Ltd., Nanjing 210012)

Jiangsu International Fashion Festival was held during September 11-13, from a group of exciting data of the Jiangsu Province Textile Industry Association, Jiangsu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adhere to the "innovation-driven, endogenous power, green development" as the Programme of Action write a new chapter: the profit growth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is initial success, keeping the steady pace of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Jiangsu phenomenon" is amazing. Here, we can see how the Jiangsu Textile industry create a new advantage from "Jiangsu phenomenon".

Jiangsu phenomenon; textile industry; new advantage

F416.81

A

猜你喜欢

集群纺织江苏
澳洋纺织
数读江苏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江苏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