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新麦2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5-12-30李好中
李好中
(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453000)
随着耕作机械和技术的发展,整地方式趋于多样化,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以求获得更高的产量。试验采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对旋耕(10~15 cm)+不耙不镇压、浅耕(15~20 cm)+耙实镇压、深耕+耙压、免耕覆盖4种耕作方式进行试验,探讨在不同耕作条件下对新麦2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当地优质强筋小麦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表1 4种耕作方式试验设计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3—2014年度在获嘉县城关镇前李村进行,试验田为壤土,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玉米产量650 kg/667 m2。试验共设4个处理,不设重复,田间顺序排列。每小区面积433.8 m2(120.5 m×3.6 m)。2013年10月5日按设计要求整地。底施40%配方肥50 kg/667 m2(N-P-K=23-12-5);10月6日机械播种,播种量10 kg/667 m2,行距22 cm。播种前种子667 m2用多菌灵20 g +辛硫磷20 g拌种。10月8日浇蒙头水。
1.2 田间管理与气候条件
2014年3月13日,每667 m2用10%苯磺隆18 g+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30 mL+水15L,喷洒除草。3月21日浇拔节水,结合浇水667 m2追尿素10 kg。4月19日,每667 m2用50%多菌灵100 g+三唑酮50 g+10%吡虫啉20 g混匀后兑水叶面喷雾,预防小麦赤霉病和蚜虫。
本试验年度冬前积温高、降水少,越冬苗情较好。返青后气温偏高,生长发育提速。中后期天气适宜,有利于抽穗灌浆。进入5月上、中旬,气象条件基本正常,日最高气温比较平稳,多集中在25~28 ℃之间,非常有利于灌浆。但是,5月下旬连续8天气温超过30 ℃,极端气温达到38.2 ℃,5月12日、15日、21日温度、湿度、风速均达到“干热风”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试验,得到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生育进程、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
2.1 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1.1 对出苗的影响
从苗情调查看,旋耕的基本苗最多(20.9 万/667 m2),浅耕耙压的处理基本苗最少(18.8 万/667 m2)。出苗率由高到低为旋耕>免耕覆盖>深耕耙压>浅耕耙压(表2),说明旋耕和免耕覆盖播种深度较浅利于出苗。
表2 3叶期苗情
2.1.2 对个体发育的影响
整个生育期,不同耕作方式的株高基本一致。拔节期前3叶大蘖数、单株茎蘖数及群体,深耕耙压一直处于或接近较高水平(表3、表4)。由此可以推论,免耕和旋耕在拔节期前分蘖较快,易形成旺苗;深耕耙压和浅耕耙压虽然前期生长较慢,但基础扎实,有效分蘖多,易形成壮苗,成穗率较高。
表3 小麦生长发育动态
表4 小麦生长发育动态
2.2 不同耕作方式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不同耕作方式下,除免耕覆盖和旋耕的分蘖期比深耕、浅耕提早2 d,小麦其他各个生育期时间一致,说明耕作方式对小麦生育期没有影响。
2.3 不同耕作方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3.1 对成产三要素和产量的影响
经过测产和实收,4种耕作方式中深耕耙压理论产量527.7 kg/667 m2、实收产量492.8 kg/667 m2,均为最高,其中667 m2穗数45.2 万/667 m2、千粒重41.0 g,也处于4个处理首位,但穗粒数最少,为33.5粒/穗。免耕覆盖理论产量472.1 kg/667 m2、实收产量449.6 kg/667 m2最低,穗数37.5 万穗/667 m2位于4个处理末位,但穗粒数最多,36.3 粒/穗。若以群众常用耕作方式旋耕为对照,深耕耙压增产9.2%、浅耕耙压增产7.4%、免耕覆盖减产0.3%。因此,秸秆还田后,深耕和浅耕耙压方式均可明显增产(表5)。
表5 成熟期调查与产量结果
2.3.2 对品质的影响
表6可以看出,深耕处理的小麦籽粒综合性状最好,秕籽率4.7%、黑胚率2.9%,最小,角质率95.8%、容重771.8 g/L,处于最高或较高水平。
表6 外观品质测定
3 结 论
(1)深耕耙压处理的成产三要素协调,籽粒品质好,产量最高,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本试验免耕覆盖与旋耕相比,产量相差不大,但免耕覆盖可以节约成本。
(3)本试验条件下,耕作方式对生育期没有影响。
(4)免耕和旋耕在拔节期前分蘖较快,但易形成旺苗;深耕耙压和浅耕耙压虽然前期生长较慢,但基础扎实,有效分蘖多,易形成壮苗,成穗率较高。
[1] 武予清,蒋月丽,段云.小麦吸浆虫监测方法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08(8):98-100.
[2] 王绍中,田云峰,等.河南小麦栽培学(新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 郝志宝,张学艳,陈国强,等.冬小麦新品种论选5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S):133-134.
[4] 朱会珍,李国志.冬小麦死苗原因及防治措施[J].天津农林科技,2013(1):17-18.
[5] 张红玲,张怀民.小麦新品种——“中麦629”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天津农林科技,2013(6):22-23.
[6] 农业部.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