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典型损坏失效形式分析
2015-12-30钟春雷刘喜文韩志龙
钟春雷 刘喜文 韩志龙
(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13)
·监测与诊断·
余热锅炉典型损坏失效形式分析
钟春雷刘喜文韩志龙
(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13)
对锅炉炉管常见损坏失效形式进行分析,对各种失效的表现特点及失效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作归纳整理。
余热锅炉;失效形式;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余热锅炉趋向高参数化,尤其是动力系统引入化工生产以后,余热锅炉由单纯的工艺锅炉转变为生产高压蒸汽的动力锅炉,余热锅炉在整个装置中地位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同时化工生产用余热锅炉工作在高温、高压、介质腐蚀等苛刻条件下,加之受力、结构的流体流动的复杂性,使其成为整个生产装置中事故的多发设备。
余热锅炉是化工生产装置中的事故多发设备之一。虽然近年来余热锅炉结构、材质有所改进,事故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影响整个装置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近几年的生产实际也表明,无论是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引进的余热锅炉,还是我国自主研制和生产的余热锅炉,都先后多次发生过各种比较严重的事故。
下文介绍了以化工生产为主的余热锅炉的几种失效形式,比较了各种形式的表现特点,并对其失效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进口管板与管口烧损
1.案例简介
某石化公司二段转化气卧式火管固定管板式余热锅炉,管程工艺气进口温度889℃,出口温度616℃:壳程操作压力4.4MPa,操作温度256℃。进出口管板设计厚度均为70mm,材质为A182Gr.F12。换热管束由205根φ50.8mm×5mm、材质为A213Gr.T12的炉管组成,管子与管板的连接采用胀焊结合的方式。停炉检修时发现转化气进口高温端管板、管头严重烧损,发生泄漏。检查发现有79根换热器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烧损,占换热管总数的38%,烧损部位集中在管板中心区域。
2.原因分析
管板表面烧损物取样分析,其主要成分为Fe2O3。管板接头取样分析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有珠光体球化、晶粒度增大等材质劣化现象。
该设备高温端管板损坏的主要原因如下。
(1)管头保护套管的结构不合理,使高温气体冲坏陶瓷纤维后直接冲刷管板、管头,造成管板、管头的烧损。
(2)管板较厚,管板、管头部位传热效果较差,造成管板、管头温度过高而烧损。
(3)管板两侧温差应力较大,加速了管板、管头的破坏。
对于化工行业用火管余热锅炉,由于锅炉高温工艺气体进口温度最高,因此,通常在气体进口端管板和管子连接部位设置隔热保护结构,如耐热混凝土隔热层和保护套管。若隔热保护结构不合理,或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隔热防护结构损坏,使管板和管子直接与高温工艺气体接触,由于管板与管端部位传热效果较差,会造成管板、管头温度过高而烧损,加之温差应力的作用,会加剧管板与管子连接部位的损坏。
管板与管口烧损的特征是金相组织发生变化。对于碳钢管板和换热管,主要表现为高温氧化和在370℃左右出现脱碳,造成强度下降。而对奥氏体不锈钢,如1Cr25Ni20,在550~950℃时会析出硬且脆的σ相,引起管板和换热管脆化。
3.解决方案
将金属保护套管结构改为专利陶瓷保护套管结构,避免了高温气流直接接触管板、管头部位而造成管板、管头烧损。
采用了新型结构的薄管板代替厚管板,降低管板温差应力,并改善管板传热效果。
二、内漏
余热锅炉内漏是指锅炉高温工艺气与水汽侧之间的泄漏。内部泄漏失效形式较多,主要有炉管与管板连接部位泄漏、炉管断裂和管板穿透性裂纹等几种形式。
1.案例简介
某厂转化气火管式余热锅炉。壳程炉水侧压力为12.8MPa,管程二段气转化气压力为2.96MPa,正常操作工艺气入口温度为869℃,出口温度为479℃。内漏情况出现时表现形式为,出口排气温度下降,并出现跳动,仪表指示锅炉产汽量明显低于锅炉上水量。
2.事故原因分析
(1)对现场锅炉的排气温度、锅炉上水、产蒸汽量指示仪表分别进行了校验,排除了仪表指示失真。
(2)对场各排污阀门进行检查,确认都在正常运行位置,没有大量跑水的现象。
(3)保持前系统工艺蒸汽稳定,监测下游工艺冷凝液流量,与设备正常时流量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冷凝液流量增加2~4t。
(4)对装置前系统优化操作保持系统稳定,避免因负荷等波动影响判断。
(5)查找锅炉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判断泄漏的可能性,并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因整个系统优化操作保持系统稳定,避免因负荷波动影响判断。
3.内漏事故处理
因整个系统装置蒸汽不足,废热锅炉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并已经使用了11年;在锅炉使用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炉水指标控制不严,在pH值较低情况下运行。为了维持装置继续运行,对系统进行了调整。在装置负荷稳定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水/碳比,减少工艺蒸汽加入量。加强工艺气管道疏水,现场做好安全监护,防止发生火灾事故。对下游系统高变及低变催化剂进行阻力监测,提高低变催化剂入口温度到210℃操作,防止有水浸泡催化剂使其粉化造成阻力增加,影响催化剂活性。
三、超温爆管
超温引起过热是导致废热锅炉爆管的一种典型形式,也是废热锅炉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超温指锅炉运行的温度条件已经超过了钢材的设计温度或额定温度。锅炉运行过程中,由于炉管结垢、水循环恶化等原因,锅炉的传热过程进行得不好,热量不能及时从管壁上带走而使管壁温过高。超温运行往往使炉管发生过热失效,而过热失效的最终结果是炉管爆裂。
尽管炉管发生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最终大都可以归结为超温和腐蚀导致强度不足而爆裂。
1.事故简介
某厂引进的Kellogg工艺30万t合成氨装置中第一废热锅炉,属刺刀管式水管锅炉。其中一台壳程水汽侧压力为10.34MPa,管程工艺气压压力为3.03MPa、温度约为1003℃。
锅炉爆裂前系统虽然稳定,但是刺刀管废热锅炉后面的第二废热锅炉的出口安全阀突然起跳,没有查出起跳原因,事故发生时安全阀又起跳。废热锅炉底部排出了大量炉水,炉水进入高温变换从消音器冒出。上述现象表明,废热锅炉已发生严重内漏。紧急停车后吊出管束进行检查发现以下问题。
(1)工艺气进口气体分布器由于焊缝处未焊透,在运行中被冲破了两个大口。
(2)气体分布器破口高温气冲刷部位有2根炉管破裂,其中一根端部帽中心裂开,离管端140mm处的炉管上有一爆破口,破裂口宽度为25mm,长度为100mm左右,爆破口有很大的鼓肚,附近管壁变得很薄,具有短期过热爆管特征;在与裂口同一轴线方向上,有9条裂纹。
(3)在爆裂的2根炉管四周有13根炉管过热,端部有烧结的小黑颗粒,整个外表面成黑色,与其他炉管颜色有明显不同。
(4)管束折流板断裂弯曲,使另一炉管被磨通,环向断裂缝宽23mm。
(5)锅炉内壁衬里板上,在第四节120°~360°范围内有纵横交错裂纹多条,最长达300mm。
2.事故分析
废热锅炉在运行中,由于气体分布器的焊缝开裂,造成高温工艺气严重偏流。大量高温气体通过分布器的裂口直接冲刷炉管,爆破处局部热流强度过大,造成了此处沸腾危机,因而壁管超温使得管材金属材料的强度显著下降,造成炉管过热爆裂,金相分析发现,烧坏的炉管晶粒粗大,确认属短期过热爆管。同时气体偏流造成管束剧烈震动,使炉管与折流板强烈摩擦而使另外炉管破裂。
炉管破裂后,高压炉水漏入高温工艺气中,一方面使工艺气出口温度降低,同时也使工艺气的压力波动,造成安全阀起跳。炉水从炉管裂口处喷出,飞溅至锅炉内壁,使高温壁面受到冷激而产生大量裂纹。
四、低温腐蚀
实际的检验工作中发现,石化行业的余热锅炉的烟气中,常含有一些腐蚀性气体和腐蚀性物质,如硫的氧化物,钒的氧化物,硫酸盐络化物等。这些物质对余热锅炉会产生强烈的腐蚀,严重时在很短的时间内会使锅炉遭到损坏。当进入余热锅炉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时,其中一部分会转化成三氧化硫,并与烟气中的水蒸汽结合生成硫酸蒸汽,且能显著地提高烟气的露点温度,在低温金属表面上凝结形成硫酸溶液,与碱性灰反应,也与金属反应,因而产生腐蚀。由于经常发生在锅炉的低温受热面上,故称低温腐蚀。
1.事故简介
某余热锅炉为分离式热管性,受热面为热管的蒸发段,采用针形管作为强化受热面。钢管材质为20G,规格为φ42×3mm,设计烟气流量14000m3/h标态,烟气进口温度260℃,出口温度225.6℃。受热面发生低温腐蚀后,经仔细观察,受热面下部积灰多且厚,呈雪片状,敲击能剥落。管子烂穿点发生在水进入热管蒸发段的起始点。根据积灰和粉尘性质及温度等的分析,认定为受热面低温腐蚀。
2.防治措施
(1)减少烟气中三氧化硫的数据,这不但能降低露点,而且减少了酸液凝结量,可使腐蚀减轻。具体措施包括燃料脱硫、低氧燃烧、加吸收剂法。
(2)适当提高金属壁温,在设计时加以综合考虑,使之高于烟气酸露点,至少应提高于腐蚀速度最快时的壁温。
(3)采用耐腐蚀材料作为低温受热面,或对金属材料进行渗铝,渗铬处理。另外,采用铸铁管作为受热面,虽然其耐腐蚀性能与钢管相差无几,但其壁厚较厚,设计腐蚀余量大,就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从运行上考虑,可采取控制过氧量、使燃烧完全、勤吹灰、保持受热面清洁等一系列措施。严格控制漏风也是很重要的一条,因为炉外冷空气漏入会导致烟气温度降低,同时使自由氧增加,产生三氧化硫的机会增多。
注:项目资助: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计划项目(2013614)
[1]吴瑞银,王殿秀.10Cr1Cu耐硫酸腐蚀性能研究[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1977,14(4):46-48.
[2]唐志永,湿法脱硫后燃煤电站尾部装置腐蚀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6.
[3]王丽英.锅炉“四管”爆漏的分析和综合防治措施[J].锅炉技术,1998,(2).
[4]parkinsRN.Mechanisticaspectsofintergranularstresscorrosioncracking offerriticsteels[J].Corrosion,1996,52(5),363-374.
TK175
B
1671-0711(2015)12-0078-03
(201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