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不同年龄老年人自助养老现状及需求

2015-12-30阎红,刘书文,陈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家庭

社区不同年龄老年人自助养老现状及需求

阎红刘书文1陈茜2刘丽娟3

(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7)

关键词〔〕社区;自助养老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厅

通讯作者:刘书文(1967-),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研究。

1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中心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

3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产科

第一作者:阎红(1971-),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社区护理研究。

应对养老问题,我国目前主要形成和发展了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形式〔1〕。本研究提出自助养老理念,并对成都市中心城区老年人自助养老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2年5~6月方便抽样随机选取成都市社区60岁及以上,思维和表达能力正常,愿意配合的老年人152人。其中男78人,女74人;60~74岁90人,75~89岁58人,90岁及以上4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8人,中学68人,大专40人,本科6人;家庭月收入1 000元以下者10人,1 000~2 999元者62人,3 000~4 999元52人,5 000元以上28人。

1.2调查工具基于广泛查阅文献、征询专家等方法设计和完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区老年人基本情况、自助养老现状、自助养老需求三部分,共25个条目。

1.3调查方法统一培训调查员进行社区问卷调查。因部分老年人因视力或听力等健康问题不能自行填答问卷,故主要采取他评,由调查员询问并填答,可避免对问题的理解偏差而致结果的不准确,确保资料准确、完整和有效。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85%)。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不同患慢性病情中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表2。

表1 社区不同年龄老年人自助养老现状分析

表2 社区不同年龄老年人自助养老需求

3讨论

高血压、糖尿病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因素〔2〕。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年龄因素并不是影响自理能力的唯一因素,衰老存在个体差异。患慢性病、衰老等因素是导致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需照顾的常见原因,对老年生活质量及养老造成极大影响,提示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多关注慢性病老年人,通过健康教育、病情监测等多种途径控制病情,保护、提高老年人自护及自助养老能力。

本研究结果可能与社区老年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被动养老”思想有关,无论年龄大小,自己主动参与养老的意识均不强,不少老年人认为养老是子女或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中国传统的尊老文化将老年人群简单定位为“受体”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老年人自身在养老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得“421”家庭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家庭模式,家庭养老资源严重不足;另外,失独家庭现象,人口流动性增强导致城市空巢家庭大量涌现,使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4〕。而机构养老力量亦非常有限,据统计,“十二五”期间至少需要专业养老护理人员近千万人,目前国家仅有《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者仅2万多人,与需求相比专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5〕。成本高、专业人员短缺已成为制约养老机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区养老虽可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但仍有政府支持力度不大、供需失衡、宣传力度和认识度不够、服务队伍建设滞后、社会化和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6〕。

在这种情况下,大力提倡自助养老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一家老年研究机构认为,合适的工作能使老年人减少疾病和疼痛、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和延长寿命〔7〕。社会参与,健康责任,自我保护,积极的生活方式均可促进健康〔8〕。有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希望向社会奉献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参与社会生活,获得社会尊重,实现自我价值;80%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每天分配2h以上的时间来参与社会交往活动,而且需求非常强烈,如大多数老年人喜欢和别人聊天、结交朋友〔9〕。因此,类似精神养老及部分生活照顾的服务内容老年人群体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并可获得可能专业养老护理人员所无法达到的更好效果,有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如在沈阳,已有年轻老年人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及高龄老年人的护理工作,既免却了他们的孤独和寂寞,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身作用,实现了老有所为〔10〕。因此,国家和社会应大力宣传自助养老理念,支持和帮助老年人自理、自立。

本次调查结果说明年龄可能不是影响老年人自助养老的主要因素。从调查可见,愿意接受或承担无偿照顾者均多于有偿照顾者,可能与经济因素有一定关系。所调查对象中低收入者(家庭月收入3 000元以下)占47.4%,而71%的老年人都有慢性病问题,考虑到医疗问题是导致老年人经济压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更多的老年人希望自己接受的照顾服务不要太昂贵或免费,自己也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无偿照顾。老年人群体的“自助”和“互助”是不以金钱来衡量的。也有老年人赞同不论是接受还是承担其他老年人的照顾,均应涉及付费问题,这也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不管有偿或无偿,老年人均表达了“自助养老”的较高意愿。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希望获得更多的继续工作或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最希望得到的老年社区服务有:为特困老年人提供护理和照料、开设家庭病床/送医上门、提供便民维修服务及组织群众性的老年文体活动〔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和机构养老不足的现状,必然会使主动、自助养老的理念逐步取代被动养老而被人们所接受。在现有国内以房养老、钟点养老、搭档养老、日托养老、居家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下〔12,13〕,融入自助养老理念,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有利于缓解日益突出的养老压力,带来一定社会效益。

4参考文献

1刘益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1;7:100-2.

2田申.我国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需要与利用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1):74-6.

3李春玉.社区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9-22.

4马荣真.试析美国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工会论坛,2011;17(3):21-2.

5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EB/OL](2011-03-01).http://www.cncaprc.gov.cn/info/13085.html.

6谭英花.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11):47-50.

7冯华楠.我国“三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创新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2;(36):83-4.

8ChangCF,LinMH,WangJ,et al.Therelationshipbetweengeriatricdepressionandhealth-promotingbehaviorsamongcommunity-dwellingseniors〔J〕.JNursRes,2013;21(2):75-82.

9王宁.城市社区养老需求与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83-5.

10刘闯.沈阳市社区养老问题的对策分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36-8.

11李学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8;27(1):44-8.

12张延安,张璐.沈阳社区养老建设探究〔J〕.沈阳干部学刊,2008;10(4):52-3.

13王静,范绮萍,李雪霜.我国养老模式发展与探索〔J〕.现代护理,2005;11(18):1491-3.

〔2013-12-14修回〕

(编辑赵慧玲/杜娟)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家庭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家庭“煮”夫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恋练有词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