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2015-12-30辛秀琴,吴艳峰,尹金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人源单克隆支气管

重组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辛秀琴吴艳峰尹金值王延龙

(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41)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肺功能来评价重组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IgE水平,每2 w或4 w给予IgE抗体皮下注射,检测患者肺功能(FVC、FEV1、FEV1/FVC%、MMEF75/25),评价重组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结果治疗后FVC、FEV1、FEV1/FVC%,MMEF75/25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重组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轻中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均有效,但轻、中、重度急性治疗效果三组间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重组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256.12〔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王延龙(1970-),男,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皮肤过敏性疾病研究。

哮喘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1,2〕。虽然有多种因素导致过敏性哮喘的发生,但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性较为常见。发作过程中肥大细胞释放介质依赖于IgE抗体,它具有抑制IgE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吸入激素用量,降低急性发作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效的治疗药物〔3〕。肺功能的检测有助于诊断哮喘,也是评价哮喘控制程度的重要依据〔4〕。本文规律使用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皮下注射治疗,定期检测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75/25评价重组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29例;年龄18~75〔平均(44±11.2)〕岁;诊断标准符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5〕、中华医学会呼吸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标准〔6〕。血清IgE水平30~700IU/ml;ICS控制不佳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肺功能检查及初步症状、体征分为轻、中、重3组。急性支气管哮喘轻度8例、中度11例、重度10例,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1.2.1血清IgE的检测抽取所有入组患者外周晨起空腹血样4ml/人,将血液缓缓注入非抗凝试管中,避免剧烈震动,以防止溶血。在室温20~25℃下凝血60min,室温下1 000r/min离心10min,小心将血清转移至另一个干净试管中,重复上述离心。最后将血清装于干净的1.5mlEP管中,并存放于-80℃冰箱,采取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外周血中总IgE。

1.2.2皮下注射抗IgE抗体的方法根据每位受试者的体重和基线血清总IgE(IU/ml)确定给药剂量(mg)与给药频率,推荐4w给药剂量为0.016/kg,每2w或每4w给药1次,皮下注射;4w给药剂量450~750mg,给药频率调整每2w给药1次,皮下注射;4w给药总剂量维持不变。

1.2.3肺功能的检测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检测仪,根据美国胸科协会肺功能检测指南,患者皮下注射抗IgE抗体前检测。每次检测前进行肺功能仪校正,精准度±3%,±0.05L。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结果

轻、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随时间延长,FVC、FEV1、FEV1/FVC%、MMEF75/25差异显著(P<0.05)。轻、中、重度3组比较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图1)。

   

第一作者:辛秀琴(1969-),女,主管技师,主要从事肺功能检测研究。

3讨论

重组人缘性抗IgE抗体,通过与血清游离的IgE特异性结合,阻断IgE与受体作用,同时下调效应细胞表面的亲和力IgE受体密度,抑制B淋巴细胞合成IgE,阻止或显著减少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炎症介质,阻断哮喘的发生及发展,可明显改善哮喘症状,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哮喘通常需要3个月临床症状才能到达另一个稳定状态〔7〕,所以2w给予重组抗IgE治疗或者4w给予重组抗IgE抗体治疗,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小。多项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为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与慢性持续期及缓解期比较,改变明显;但慢性持续期与缓解期比较改变并不明显,本实验入组的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疾病有所控制,患者大部分处于慢性持续期或者缓解期,所以改善不明显。

4参考文献

1MasoliM,FabianD,HoltS,et al.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INA)program.Theglobalburdenofasthma:executivesummaryoftheGINAdisseminationcommitteereport〔J〕.Allergy,2004;59:469-78.

2BeasleyR.TheburdenofasthmawithspecificreferencetotheUnitedStates〔J〕.JAllergyClinImmunol,2002;109(Suppl):482-9.

3董樑,陈小东.难治性哮喘诊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0;4:442-4.

4邓力.肺功能检查与儿童哮喘〔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6):1233-6.

5BatemanED,HurdSS,BarnesPJ,et al.Globalstrategyforasthmamanagementandprevention:GINAexecutivesummary〔J〕.EurRespirJ,2008;31:143-78.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管理方案)〔J〕.中华结合和呼吸杂志,2008;31:177-85.

7SlavinRG,FerioliC,TannenbaumSJ,et al.Asthmasymptomre-emergenceafteromalizumabwithdrawalcorrelateswellwithincreasingIgEanddecreasingpharmacokineticconcentrations〔J〕.JAllergyClinImmunol,2009;123:107:e3-13.

〔2013-04-01修回〕

(编辑曲莉/滕欣航)

猜你喜欢

人源单克隆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人源性药物代谢及其介导的药源性毒性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发展历程简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III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在生物医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全国唯一人源化抗体小鼠 进入药物开发应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