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雅好”中的权钱勾当
2015-12-29王菲菲
珍奇古玩不像现金那么“烫手”,也不像房产、汽车那么“惹眼”,且真伪难分辨、价值有弹性,变现手段隐蔽多样,使得这些文化雅好日益成为贪腐的光鲜外套。
古玩“雅好”成受贿新宠
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家中被发现大量金玉字画,包括多种玉器、鸡血石,齐白石、范曾、潘天寿、启功等名家字画,堪称一个小型文化博物馆;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秘书长、法制办主任武志忠的几处储藏室里,除成捆的现钞、金银条外,各种珍藏字画、手表等琳琅满目,数量高达2000多件……
近年来,“雅贿”越发突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藩说,与传统行贿方式比起来,“雅贿”更好听,更方便利益输送,而且获利空间大,隐蔽性强。许多官员也因此钻起了法规的空子。
争相戴上文化帽“雅圈”成官员腐败新灾区
调查发现,一些爱好文艺的官员通过各类官方和民间的协会搭台,形成一个“沙龙”或“雅圈”,结伴采风、办会出展。然而,这个圈子却暗藏腐败。
——摄影圈:烧别人钱玩自己的游戏。
摄影被公认是一项花费不菲的爱好,由于摄影既拥有高大上的硬件可以炫耀,又包含一定的文化审美含量能够加分,所以,近年来在官员圈子里非常时髦。而其中一些官员的摄影器材则是受贿而来。
因严重违纪接受调查的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其所用相机仅机身就需二三十万元,相配镜头也要数十万元。他曾坦承,摄影器材由“他人”提供帮助。
武汉市燃气集团、天然气公司原董事长张民基受贿的30多万元财物中,包括8万多元的摄影器材。
——书画圈:中饱私囊。
一位曾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的国内著名画家介绍,现在一些政府部门喜欢召集书画家搞笔会,其间创作的艺术品有时会被少数官员中饱私囊。“我就亲身经历过:在一次官方组织的笔会上,国内几名艺术水准很高的书画家联合创作了一幅画,非常难得,这幅画被一位领导拿回家了。”
——收藏圈:投其所好。
办案人员调查发现,在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身边,有一个玉石的圈子。在他的“明示”与“暗示”下,多名老板四处“淘宝”,以投其所好。为买到倪发科喜欢的和田玉,矿业老板吉立昌多次专程带着玉石专家坐飞机去新疆,买回玉石供倪发科挑选。
“在逐利的商人眼里,一座矿山就是一座金山。他们处心积虑和你结识,变换花样给你送礼,不是感情有多好,而是看中你掌握的权力可能带来巨大利益。”安徽一位办案检察官说。
官员作品按职务高低论价“雅号”背后暗藏权力买卖
在文化界某些领域,一些所谓的“大师”泛滥,真假难辨,这背后也隐藏着腐败,甚至部分艺术品的价值也按官职大小论价。
去年底,周一波等8名副厅级以上干部退出陕西省书协领导职务,这一表率行为引发了社会关注。
“文化圈内个别官职已经与经济利益挂钩,有的人拼命钻营就为了在协会当个主席、秘书长、理事之类的角色,拿身份去卖自己的艺术品。按官职大小给艺术价值排序,主席的字就比副主席的好,副主席的字就比秘书长的好。这种行为对艺术本身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青年书法家朱友舟说。
专家认为,在一些地方,当选省书协主席、副主席后,作品润格上升也是事实,这是“官本位”思想对艺术品市场的不良影响。其原因在于艺术品的好坏往往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在艺术团体中又人为地把书法家分成了三六九等,似乎主席、副主席就该比理事、会员的润格要高,这是目前中国书法市场价值错位所导致的结果。
许多文化界人士指出,文化腐败损伤了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沾染着“铜臭气”,而且与个别党政官员的腐败息息相关,应对权钱交易、小圈子活动予以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