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电媒体未来的六种猜想
2015-12-29张春朗
□ 张春朗
栏目责编:邵满春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绝大多数行业都会经历它的开端、发展、兴旺、顶峰、衰退、消失等阶段。电视发端于上世纪30年代,迄今已有80年的历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电视的影响力先后超过报纸、广播,目前成为影响力最大的媒体,经济创收能力也远远超过上述两种媒体。
上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技术发端于美国国防研究的需要,因商业的运用逐渐于上世纪9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开来,随后移动互联网技术也在全球范围内铺开。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而兴起的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新媒体不断超越、挑战广电传媒,电视与报纸、广播一起沦为“传统媒体”。同时,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各类传媒之间的融合逐渐深入,而以前常以单一媒体出现的传媒集团也逐渐走向全媒体化。
随着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层出不穷,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传统媒体日渐式微,并经常传来某纸媒关门、停刊的消息。在这种大背景下,广电传媒何去何从,广电传媒将拥有怎样的未来,纸媒的今天是否为广电的明天?
笔者根据长期的观察、研究和思考,特对广电业的未来作如下六种或保守或开放或乐观或悲观的猜想:
猜想之一:广电传媒将以现在的形式继续长期存在
广电传媒将以现在的形式继续长期存在,但受众流失、收视下降,被缩小在一个特定的小圈子里。这是保守的一种猜想,这种猜想认为广电传媒不受新媒体技术的影响而完全独立存在和发展。
从目前情况来看,广电传媒发展新媒体或向新媒体转型成功的很少,广电传媒发展新媒体能够赢利的也十分少见。广电传媒对新媒体的突围和转型能否成功?最终广电传媒是否会放弃发展新媒体,放弃向新媒体转型,而固守自己已有的阵地,即守住已有的播出平台频道、频率?这些在现阶段都是难以预料的。
从我国广电传媒发展历程来看,广电自在我国诞生后一直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在市场经济之前也一直由国家统一拨款扶持发展,主要为党、政府宣传服务。也许,广电传媒将来仅会以党的喉舌定位存在,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一定范围内生存,专司新闻宣传任务;亦或作为一种相对高雅于网络的传统媒体,在一定的范围内或在特定的人群中存在,正如一些高雅音乐、严肃类报纸或定位较为单一的报纸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一样。
猜想之二:广电传媒将融合成为新媒体的一部分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趋势的深入,广电传媒的传播平台渠道即传播平台优势逐渐减弱,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的人们在选择着包括手机、iPad、PC 等视频,上述这些视频中的内容当然也包括原来通过广播电视播放出来的视听内容。于是,我们不断地看到所有的电视频道或广播频率都纷纷在网站、iPad、手机APP 等媒介中出现,而传统的广播电视的受众不断地在萎缩,开机率不断下降。
原来,电视作为一个家庭信息传播和娱乐的电器被显摆放在客厅或卧室的重要位置,通过有线网来收看电视节目,这种方式长期无可替代。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趋势,以及人们收视习惯的改变,电视固定在家庭某个位置供人们获取信息或获得娱乐的可能性越来越少。以至于有可能在手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成为社会的主力军之后,家庭墙壁上挂着的或电视柜上摆放的单独电视播放功能的“电视机”这个平台逐渐消逝,人们通过移动的媒体或某种综合的播放器来收看视频,视频已转移到了网络上、手机上或其他移动的媒介之中。在这种猜想下,广电是被新兴的媒体所融合,其传播渠道和播放平台“被融合”变成了新媒体的一部分。
猜想之三:广电传媒将成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人们把广电传媒(特别是电视机)作为一种电器而购置在家中,并放置在客厅或卧室的显要位置。广电传媒将利用机顶盒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使电视机变成具有各种使用功能的工具,人们不仅在广电传媒中获取娱乐和信息,而且在广电传媒中融入家电的功能进行各种生活方面的项目,甚至进行银行及商品的交易及其他互动活动。这样广电除具有信息传通及娱乐的功能之外,还成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内容。
这时电视的遥控器还有可能与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合二为一,成为随身携带的电视屏幕遥控器,而且它不仅仅是对电视屏幕节目信息的遥控器,也不仅仅是接听电话的工具,它本身也是收看信息并与其他人进行互动的工具,而且又可能成为打开智能家居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通过对家里电视屏幕的遥控,达到对家里各类电器的控制和使用。这时,人们实现了玩“电视”、玩“广播”、玩“遥控器”,广电传媒在融合中成为人们把玩的工具,广电传媒成为集信息传通、娱乐、社交、家电、交易、互动功能的集合体。
在这种变化融合中,广电传媒以一种变异了的形态继续存在,并且功能有了扩展,增加了与人们之间的粘性,真正成为人体部分功能的延伸和运用。人们借助这种工具,不仅满足了原先广电作为大众传媒给予的信息和娱乐的需求,而且实现“足不出户”完成以前需在户外才能完成的任务,或实现“远行千里”而家中事务尽在掌控之中。在这种情况,广电传媒的转变成了“智能家居”的一部分或成为物联网的某一个联结点,在“智能家居”和物联世界中起着中介的作用。
猜想之四:广电传媒将逐渐成长为内容提供商
广电传媒在媒介融合、网络融合的趋势下,逐渐转变为内容提供商,为各种平台和传播渠道提供内容。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广电的视音屏将成为许多屏中的一屏,而广电的有线数字传播渠道也将成为众多渠道中的一个渠道,播出平台也是众多平台中的一个平台。
广电将因为技术的发展而形成传播渠道平台与内容生产的裂变,而传播渠道平台的优势必然是在新媒体一边,广电传媒的相对优势即是多年来形成的内容生产优势。广电在新媒体发展和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制播分离势在必行,作为广电主要业务的内容生产成为给众多渠道和平台提供内容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广电传媒逐渐转变成为众多媒体的内容提供商,靠生产有竞争力的内容而生存发展。2014年第5 期《电视决策参考》综合业界资深专家观察与思考基础上的《2014年世界电视发展十大趋势》一文中有四个趋势与内容有关,即“趋势三:内容提供商将进一步向多渠道分发内容,内容为王趋势更为凸显,电视媒体将更加重视在新媒体渠道上打造自己的品牌”;“趋势四:社交化和互动化逐渐成为电视媒体自制节目的要素”;“趋势五:视频网站发力内容自制,向台网一体化的电视台发展,与电视媒体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趋势六:真人秀与电视剧仍为提升收视的主力,将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制作的电视剧进入全球电视市场的局部交流”。可见,内容是各媒体必争之地,对各媒体十分重要,对广电传媒来说更是当下及未来的重中之中。
猜想之五:广电传媒成长为强大的“全媒体”
这种猜想下,广电是融合的主体,是广电媒体主动把新媒体给“融合”了,广电充满了正能量。
“全媒体”的概念在传统媒体里喊了多年,自从互联网传入中国之后,众多的传统媒体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微博、微信及App 客户端盛行之后,众多传统媒体又很快拥有了上述新媒体形式。我国很多广电传媒在前些年都正式喊出了要做“全媒体”的口号,并从新媒体形式的布局、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的重构和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文化创建等方面作出了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但大多数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大多数广电传媒发展的新媒体找不到赢利模式需要母体的滋养,很难做大更难做强,绝大多数仅停留在为主体广电传媒或相关节目内容提供宣传、扩大影响或提高与受众之间的黏性方面作出努力。
2014年,两个省级广电传媒的龙头老大的几个动作,以及中央高层明确对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重视与支持,使人们对此话题眼前一亮。
两个省级广电传媒的龙头老大的几个动作是指,一是指省级广电综艺娱乐节目的龙头老大——湖南广电之湖南卫视宣布节目内容仅供旗下的芒果网播出,不再对外面的网络提供和开放,全力打造自己的网络媒体,可以想见湖南卫视将有可能携综艺娱乐节目内容的优势再造一个综艺娱乐的网络“湖南卫视”,毕竟内容的优势将起很大的推动作用;二是指省级广电传媒推动新媒体发展的龙头老大——上海广电旗下两个上市公司百视通和东方明珠资产重组,力求打造一个千亿元级别的具有“互联网”特性的新媒体公司,努力使上海广电传媒向新媒体转型升级。2014年,包括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中宣传部部长刘奇葆等中央高层明确指出要加强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对接,同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指导意见》,在媒体发展方面这种支持力度非常少见。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些我国广电传媒行业的老大在未来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有强大实力的“全媒体”。
猜想之六:广电传媒作为一个行业消失了
这是一种悲观的猜想,认为广电传媒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将来的某一天即完成自己的使命后消失。在人类历史上,消失的行业比比皆是,就我们近些年正在经历的BP 机的消失、胶卷业的衰微、DVD 机行业的殒落以及众多非智能手机的逐步淘汰等等就是例证。
“变化”是我们所处这个时代的一个不变的规律,不变化、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革就会走向消亡。这十几年来,就连网络新媒体也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门户网站在互联网刚进入中国时火爆异常,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和Web2.0 冲击减弱了门户网站的影响力,移动互联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再一次对门户网站构成沉重打击,移动化、视频化、互动化、社交化、智能化、碎片化成为当下网络新媒体的趋势,以提供信息为主的门户网站已不可与十几年前的辉煌同日而语了。如果不随着新的形势发展而变革,也许,在新媒体迅猛发展形势的倒逼下,某一天广电传媒也终将轰然倒塌。
第一种猜想较为保守,第六种猜想比较悲观,第二、三、四和五种猜想体现了一种变化,较为开放和乐观。根据目前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趋势,以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笔者认为对广电业的第二、三、四和五种猜想的可能性较大,至少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广电传媒将以上述猜想的第二、三、四和五种状况而存在或者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和奋斗。
不在变革中创新,就在变革中死亡。因此,在传媒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和媒介融合逐渐深入的大环境下,广电传媒的变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广电将成为哪种猜想的情况将取决于广电今天的行动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