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乡村令城市更完美
——袁州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纪实

2015-12-28彭芬根袁州区农业局休闲农业办公室

江西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山庄农庄全区

◇文/彭芬根(袁州区农业局休闲农业办公室)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乡村令城市更完美
——袁州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纪实

◇文/彭芬根(袁州区农业局休闲农业办公室)

袁州区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是宜春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为了策应市委、市政府把宜春建设成“全国最佳休闲养生城市”的战略,袁州区从2013年开始,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令城市更完美”的建设目标,在全区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和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着力构建一个富有赣西风情与丘陵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体系。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

本世纪初,袁州区就开始着手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03年建成的白马农庄是区里第一个上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从那时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先后涌现了金泉农庄、梅花山庄等一批优秀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3年成功获得江西省休闲农业示范县称号。

形成了“一环三线多点”的发展格局。依托宜春中心城区成熟的配套设施及人口优势,加上明月山景区的辐射作用,初步形成了“一环三线多点”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即以白马农庄、梅花山庄为主的环中心城区休闲度假游(一环);以邀月山庄、金泉农庄、东升有机农场、枫叶山庄、壹品农庄为主的320国道沿线生态田园游,以元博山庄、蓝玉蓝莓、博明雨花园林为主的三水线特色园林游,以袁河沿线瓜果业、无公害标准菜园、精品苗木园、生态养殖园、绿色博览园、金桥水上人家等绿色农业观光体验游(三线);建起了20余个农业观赏基地,100多家以果园游、绿色漂流、垂钓休闲等为主体的生态农家乐(多点)。此外还倾力打造了一批民俗风情浓厚、传统文化深厚、表演技艺精湛的特色节目,吸引城市居民休闲、度假、观光,有力地促进了袁州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区共有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四个(包括白马农庄、邀月山庄、禅农庄园、鸿玉农庄)。金泉农庄2011年创建江西省“3A级乡村旅馆”通过验收;白马农庄多次获评宜春市“十佳旅游景区”,并获评江西省“4A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这些示范点经营理念先进,管理规范,经营灵活,为袁州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树立了标杆。

促进了新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休闲农业已经成为了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过去专业从事农业种植的东升农场、绿龙蔬菜都开始转型提升,搭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车,走上了绿色旅游之路;过去的果园、园林绿化基地正在逐步转型,成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生力军。全区上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达133个,总占地面积达12000多亩,总投资超过5亿元人民币,日接待能力大幅上升,吸纳农民工3.2-3.5万人,带动全区50%多农户致富增收。近三年平均每年接待旅游人数539万人次,其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每年198万人次。每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3.9亿元。

全新思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高度重视,总体布局,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在《袁州区201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要点》中明确的将旅游业列入其中,并在《关于实施服务业发展三年大会战工作方案》中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突出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打造环中心城区乡村度假、休闲娱乐旅游精品带”。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开发全新思路。在政府主导下,努力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新路子。全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招商引资,如投资十亿元的碧水山庄、投资上亿元的邀月山庄等都是积极借助外商力量来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同时还积极筹措民间资本,拓宽投融资渠道,开展民间融资。

精心规划,政策扶持,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健康保障。区里制定了《袁州区休闲农业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11-2020年)发展规划》,另外,区直各相关部门加大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并在专项资金投入、行政审批等方面提供便利和资金支持。如在西村农业示范园内投资了5400多万元修筑园区道路30余公里,近年来投入近5000万元修筑休闲农业排灌等基础设施。

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区将按照《袁州区休闲农业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11-2020年)发展规划》要求,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工程建设,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88888”目标,即“8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景区、80个农家乐示范户、8000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80万人次年旅游接待量、8亿元旅游总收入”的综合目标。

①登“山”,整合丰顶山林场、汤周书院、月光寺、庄溪溶洞等资源,将丰顶山打造成天然氧吧景区。

②亲“水”,统筹发展飞剑潭旅游和城市备用水源项目建设,以“可饮用的水库”为主题,将飞剑潭打造成养生度假胜地。

③游“洞”,整体开发酌江喀斯特地貌景观和水上项目,修通三阳至庄溪旅游公路,将庄溪溶洞和酌江旅游区打造成溶洞探险胜地、地质科普教育基地和娱乐休闲中心。

④悟“禅”,统筹发展慈化旅游和慈化集镇建设,将慈化旅游区打造成佛教朝觐圣地。

⑤品“茶”,整合湖田、新田、洪塘油

茶基地,联合特色茶油生产企业如青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从油茶开花、结果、采摘到深加工一条龙茶油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油茶旅游区。

⑥赏“花”,以湖田花博园为核心,整合320国道和三水线沿线花卉苗木基地,打造花木鉴赏观光带。

⑦摘“果”,以南庙白马农庄、梅花山庄和西村金泉农庄、邀月山庄为主体,进一步推进明月大道沿线和袁州新城周边的农家乐建设,打造环明月山生态旅游集群,共同分享明月山旅游发展果实。

⑧识“农”,以西村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核心,展示现代农业成果,体验传统农耕文化,做足富硒文章,打造绿色生态农业科普基地和休闲农业观光胜地。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从全区乃至全市来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无论是在政策还是资金上目前都缺乏强有力的扶持力量。此外,在现行金融体制下大部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者没有有效的资信证明,导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很难扩大规模,真正实现提质扩容和转型。

用地指标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规模效益的发挥。市、区两级政府在旅游方面,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安排较少,涉及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面基本没有专门布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目前较成熟的景区如酌江景区、白马农庄等都存在着用地指标紧张难以扩大规模的情况,新增项目如碧水山庄、邀月山庄也是在区、镇努力下用地指标才暂时得以缓解,景区承载能力弱,难以扩大规模。

专业管理人才培养和产品宣传促销有待进一步强化。目前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的管理者基本上都是投资开发者,投资人的素质决定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的管理水平。总体来说,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专业管理人才比较匮乏。

猜你喜欢

山庄农庄全区
桃花山庄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农庄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长篇节选)
休闲农庄的“2.0 时代”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雪夜山庄行(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