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首投族”在想些什么
2015-12-28廖信忠
廖信忠
谁是“首投族”
“首投族”在这几年台湾的选战中经常被提起,指的是在台湾年满20岁、初次投票的年轻人。
从传统的政治分析或家长的观念来看,这些“首投族”都是“小屁孩”,不足以成大事,因为他们刚成年,仍容易受政治人物影响,且其投票模式、政党倾向都难以确定。相对于比“首投族”拥有更多社会经验的其他人来说,政党候选人要争取他们的支持较为容易。据统计,即将到来的2016年“大选”中,“首投族”人数高达129万,被视为足以左右选情的关键族群,因此,他们向来是国、民两党的兵家必争之地,如同谁都想染指的一张白纸。
2016年的“首投族”大多出生于1994年前后,他们的成长伴随着几次重要的选举,包括1994年、1998年的台北市长和高雄市长选举,2000年的“总统大选”等,因此,在这代人的记忆里,政党轮替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现象。若把年龄段扩大至20~35岁,他们中年龄最长的人,在1994年拿到首次不注记“省籍”的身份证,因此,他们对“本省”“外省”“大陆”“本土”的看法都与此前的几代人完全不同。
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轻族群,成长于台湾物质较为丰富的社会气氛下,相比以往,他们没有受到太多早期“忠党爱国”教育的影响,也没见识过转型期的社会运动,自然而然就会认为台湾社会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及所持的政治价值观都是理所当然的,难免对所谓的“本土”有着天然认同。比起政治信仰,他们更关心房价和薪资,以及如食品安全等有关切身利益的社会议题。对年轻选民来说,不管蓝绿,都是出生时就已有的合理存在,也是选举中的正常选项,他们中大部分人的思维逻辑就是——谁做得好,谁提出的政策够吸引人,就支持谁。
纵观新世纪后的几次台湾“大选”,不难发现青年选票的选择其实一直都不是非某个党不可。2000年的选举,年轻族群大量倒向陈水扁,表面上看似乎在支持民进党;但到了2008年选举时,民调显示63%的“首投族”力挺马英九、萧万长。
非传统的新生代
在2014年的学生运动后,对台湾社会的思考和观察已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蓝绿二分”上,而可以看到的是,台湾的社会结构正在慢慢地改变,一种超越传统蓝绿的新政治力量雏形正在形成。近20年间,台湾新兴的民间力量快速兴起,各种非营利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不管是什么社会议题几乎都能找到相应的组织去关心声援,越来越细化和深耕,而这些组织的主体正是年轻一代。
与其说年轻人“支持”民进党,不如说“反对党”对年轻人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2014年的台北市长选战及全台“九合一”选举即是一例。相对于对手连胜文,柯文哲的政治诉求有明显的中间偏“左”立场,在当时受到社运团体和年轻人的认可。如前文所述,年轻选民更关心社会福利、环保、土地正义、分配正义等带有“左派”色彩的议题,而在过去,这些议题容易被牺牲。“左派”在台湾已沉寂近60年。曾有一段时期,人人“闻左色变”,后因社会气氛逐渐开放,“左派”思想才重新有了生存空间。
研究台湾近30年来的社会运动轨迹就会发现,20多年前的社会运动基本不会谈到两岸议题,因为谈两岸议题难免会牵扯政党斗争,而使社会公平及阶级问题失焦;而现在,在年轻人的认知里,台湾经济发展转型不完整,一些上一辈随着经济起飞所累积的财富没有转移到下一代,发展政策又容易忽略中小企业,一般人民没有太多地享受到两岸交流的红利。这无疑反映了年轻人及中产阶级的焦虑感。所以,如果现在仍用“党派煽动年轻人”这种传统看法来解读近年年轻人在台湾社会的表现,恐怕还是未能读懂台湾社会气氛的变化。
新生代的时代
传统的台湾选举拉票靠的是桩脚、派系、站台等,这在网络时代日渐丧失市场。以前的政治人物擅长演讲,通常是舆论的引导者,他们也擅长调动民众情绪,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经过布置。在过去,年轻人政治意识的养成受到媒体或长辈的单方面影响较深,但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对“90后”来说,网络已是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部分,这也造就了他们与前辈不同的思考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年轻一代明显更注重政治参与感,而新媒体的兴起则让这种参与感成为可能,政党及政治人物与一般百姓的关系逐渐从“金字塔”式的结构向“扁平化”转变。
新媒体也让新生的政治力量有后发优势,现在的第三势力无不积极运用新媒体做宣传。不得不说,国民党在网络或持续经营、培养青年军方面不及民进党,依然以老旧的动员手段来应对网络时代新环境。
不过,对年轻人而言,国、民两党都是出生以前就有的党,存在得理所当然,只是一个是百年老店,一个则比较年轻。即使民进党目前在选举中具有优势,许多年轻人也还是有一定的担忧,就如“立委”参选人,也是新成立的第三势力“时代力量”创始人之一黄国昌的一段话“我的大战略是要把国民党边缘化。然后台湾社会就要问,让民进党一党独大对民主发展好吗?我的答案是‘No,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本土政党和民进党竞争。”国民党实在需要从思维上进行变革,放低身段实实在在、稳扎稳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