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以初中数学为例
2015-12-28高丽贤
高丽贤
齐齐哈尔“爱之港湾”学校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以初中数学为例
高丽贤
齐齐哈尔“爱之港湾”学校
“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找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调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本文首先介绍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定义和操作程序,然后以初中数学“平行线的性质”为例,来说明问题-探究模式的应用。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学数学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思维发展与问题解决密切相关。学生的思维发展随着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而发展。
一、问题-探究模式原理和操作程序
(一)原理
建构主义认为,问题情境的构建能够激活大脑内部存储的知识信息单元,由问题情境中输入的新信息与原有信息之间构成认知冲突,从而引起知识信息的重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结构的变化。
“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找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调查与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其关键是构建问题情境,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二)操作程序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从提出问题开始,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目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有三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趣引出问题;自学探讨建构知识;总结创新、课外拓展;具体操作程序如下图:
1.创设情境导入,激趣引出课题。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探索自学,建构知识。教师以提问,引导和促进的身份出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的学习任务,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索要解决的问题。
3.创新总结,并且在课外进行拓展。“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学习新课程不仅注重所学的知识,而是应该学会如何学习,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
二、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中学数学“平行线的性质”为例,来说明问题-探究模式的应用。《平行线的性质》是人教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平面几何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空间几何学与图论的基础。本节课以探究为途径、问题为导向,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题
1、创设情境引入、激趣引出课题
(1)创设情境引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导入问题,并配以问题的说明:
2008年,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8级特大地震,全国民众纷纷组织抗震救灾。假如你是救灾人员,驾驶汽车经过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也就是拐弯前后的两条路互相平行,第一次转弯拐的角∠A等于137°,那么为了更快的达到救灾现场,第二次转弯司机需要转多少角度?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也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激趣引出课题
设问:根据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平行线的判定来引入新课的目的,一是温故而知新,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思维的正迁移;二是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比较性质与判定的不同。
2、探索新知
(1)画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找出哪些角是同位角,哪些是内错角、同旁内角,并用量角器量一下同位角,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猜想同位角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画平行线的这个过程主要让学生明白确定平行线性质的前提是要两条平行线,帮助学生区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2)讲解平行线的性质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加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为推导出下面两个性质打好基础。
(3)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独立思考后得出推导过程,小组内会的辅导不会的同学。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之间的联系,还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测并通过推理验证所猜测的结论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帮助。
3、总结创新,拓展运用
首先对学生探索的结论进行总结,然后对总结的知识进行拓展运用,解决引入时提出的问题,完成导学案上课堂练习。
综上所述,在“平行线的性质”案例中,首先构建了救灾车辆行驶路线的实际情景,从而引入平行线的性质。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并动手亲自求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充分展示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张建平.初二数学课堂中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何婧.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3]钟庆光,孟宪滨.以问题为纽带让探究充满乐趣——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3,19: 24-25+28.
[4]何婧.新课程背景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10:67-69.
高丽贤,女,中学一级教师,创办“爱之港湾”学校,常年致力于青少年智力与人格的培养,将多元智能理论和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