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①

2015-12-28范美艳于洋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院校教材

范美艳 于洋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①

范美艳 于洋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休闲体育专业在我国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该研究围绕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专业数量、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软硬件资源、招生与就业等内容对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休闲体育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休闲体育专业 发展现状 趋势 研究

休闲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生命状态。休闲体育以其新颖丰富的形式、对个人心灵的震撼和人生体验的历练等特点,倍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并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首选方式和满足人们身心需求的主要运动形式。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休闲体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并能够积极引导存在异化趋势的休闲体育发挥其正能量,社会对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质量提出了高标准。为加快填补我国休闲体育人才缺口的步伐,教育部于2006年增设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为沉默多年的体育专业注入了新鲜血液,至今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在我国已经走过10年。201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运动休闲学院承办的《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峰会》就国际休闲教育现状与趋势、国内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休闲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等议题进行交流并互换经验,标志着我国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1 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休闲时代的萌芽与发展,科学理论的根基研究以及实践技术技能的引进、掌握、拓延与革新势在必行,这也促动了人才培养领域的快速发展。休闲体育是休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休闲体育的专业建设也快速成长起来。

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的10年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休闲体育研究会的鞭策下,以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为引领的休闲体育专业建设规模快速外展,理论思路逐渐清晰成熟。三届中国休闲体育论坛、两届中国休闲体育学术大会、《中国休闲体育发展报告(2014)》的撰写以及各种师资培训,以国家发展战略与休闲体育发展前沿为依据,奠定了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为国民健康服务,为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促进产、学、研交流合作”的总体发展方向,以及各地域休闲体育专业的特色发展路线,在实践上为萌芽阶段的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平台。

1.1 休闲体育专业数量

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之初,其发展相对较为平稳。近年来,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带动下,“休闲体育人才缺口”鞭策着全国范围内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14年,我国已经设置休闲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共48所,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关于公布2006—2014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中,附件1《2006—2014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见表1)。

表1 2006—2014年我国设置休闲体育专业高等院校数量(教育部备案)

如表1所示,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由2006年创建伊始至2010年,专业数量平稳上升,每年新增1~3所,从2011年开始呈现出快速增长状态,以2012年增加的17所为最。这与近年来我国推出“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国情、休闲体育学术论坛的高层视野以及休闲体育专业的师培动态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教育系统对休闲体育专业加强重视、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需求迅速增加的双重体现。

1.2 休闲体育专业定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之路刚刚起步,在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应勇于拓展思路,建设遵循“中国本色”兼有“各地域特色”的休闲体育专业。即结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走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要重点培养经营管理、设计、科研等类型的专业人才,休闲体育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发展内容之一,高校的休闲体育专业办学定位也将由原有的休闲运动指导层随之转向于指导与管理层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专业培养与市场接轨,树立“理论为本,旨在应用”的通才培养模式。

1.3 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截至到2015年,我国尚未推出全国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的指导性纲要,在首都体育学院举办的多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研讨会中,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方向等内容蓄势待定。

目前,我国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院校基于该专业“先锋院校”的影响以及各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普遍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懂经营、善管理、能指导的复合型人才;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意识,能够从事休闲体育教学与科研、休闲体育活动组织与策划、休闲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休闲体育产品设计与推广、休闲体育指导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1.4 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经过10年经验的总结,部分新建专业院校已经能够与社会体育专业产生较大区分度,逐渐形成以“重基础、强能力”为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标准,具有休闲体育专业特色以及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休闲体育专业课程结构除公共必修课以外,主要包括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以及专业方向课。经过对各院校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部分相关资料的整理,可知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必修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一般包括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项目概论、休闲体育产业概论等休闲体育理论与方法类课程,以及体育旅游、经营管理类、心理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等课程。必修技术课的主干课程一般包括体操、田径、游泳、野外生存以及各院校品牌课程如高尔夫、壁球、木球、攀岩、户外运动、俱乐部流行课程、智力运动等,地域特色课程如滨海水上项目以及北方冰雪项目等。

各院校休闲体育专业方向课程主要集中为6类,分别为:高尔夫、冰雪运动、体育旅游、休闲体育经营管理、滨海休闲体育运动、山地休闲体育运动等。

1.5 休闲体育专业教学软硬件资源

1.5.1 硬件资源建设

休闲体育专业的硬件教学资源除理论课教学设备以外,主要体现为专业技术课的项目场地、设施以及运动器械。由于大部分休闲运动项目属于高端前沿项目,对教学场地器材条件要求较高,因此,教学经费昂贵,如高尔夫、壁球、攀岩、极限运动等项目。为保证教学资源满足教学任务,休闲体育专业所属院校努力创造各种造血渠道,除利用专业建设经费以外,各院校通过申请专项教育基金,或利用“社会化”办学途径建设各种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利用学校资源与外界资源共享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1.5.2 软件资源建设

休闲体育专业的软件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以及教材建设方面。由于休闲体育专业为新建专业,技术课程设置多为前沿休闲运动项目,而大部分院校增设的休闲体育专业都依托于人文类学院,教学骨干份子则来源于社会体育专业或管理专业,多数项目的教师技术技能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或培训,这也是导致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与社会体育专业区分度小,以及部分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学生理论强、技术技能薄弱的根源所在。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面对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专业技术课教师的较大缺口,多数院校鼓励本校意愿授课教师参与国内培训,如,近年来举办的2014年全国排舞运动员教练员培训班、2014年国际越野行走培训班、2015年旱地冰球初级教练员培训班等,形成边自学边教学的局面,教学效果慢热;部分院校积极引进或聘用国内外专业人才,教学同时参与培训新教师,教学效果与再生资源良好,值得具备相应条件的院校效仿。

在教材建设方面,各个院校根据休闲体育专业的特点以及自身地域特色,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导向开展教材建设,鼓励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等合作出版自编教材。目前,首都体育学院以及广州体院学院均出版了系列丛书类教材,如,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包括《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产业概论》《户外运动》《高尔夫教程》等。由于休闲体育专业发展在我国刚刚起步,理论基础尚为薄弱且运动项目众多,因此,教材缺口仍然很大,专业人才有限,编写之路较为漫长。我国高等院校采用教材注重出版社水平层次,而国外高等教育恰恰相反,国外各院校并不采用统编教材,而是选择本校教授所编写的教材或相关著作经审核后便可用于教学,这可以大大扩展了教材选择的自由度,也能够鼓励高水平专业人员参与编写工作,使教材的建设与发展获得质和量的双重保障,这也是我国在休闲体育专业教材匮乏阶段可以借鉴的经验。

1.6 休闲体育专业招生与就业

2007年武汉体育学院以及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开始首批招生,至2015年国家教育部备案中增设休闲体育专业的48所高校,已经有44所高校进行招生,招生计划一般约为30~120人,招生面向全国(局部省市),招生对象需进行所属省份组织的体育专业考试,录取类型为非定向或地方协作。其中,大部分高校能够顺利完成招生计划,随着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认知程度的逐渐加深,部分院校能够圆满完成追加超录计划。生源质量较好,文化课成绩较高,身体素质以及专项技能方面较低于运动训练专业。

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与体育类其他专业相比趋势较好,主要面向体育事业单位、体育企业单位、旅游部门、商业体育部门、体育策划与活动管理部门等。能够从事教师、教练、科研工作;休闲体育咨询与指导、群众体育服务工作;企、事业单位经营与管理工作;体育经纪、休闲体育活动策划与体育技术支持服务工作;休闲体育产品设计开发与休闲体育项目推广工作;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推广、管理与服务工作;休闲体育节目策划与体育摄影工作等。

作为新专业,目前全国48所增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高校中仅有不足半数的院校存在毕业生。相关数据表明,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除考研外,由于就业口径宽,对口就业率与其他体育类专业相比较高,根据各大招聘网站统计显示,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休闲体育人才需求量较大。主要问题体现在,企业单位就业流动性较大,与社会从业人员竞争,高学历休闲体育人才不能吃苦,工作不稳定。

2 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产业化程度的逐渐加深,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发展壮大,休闲体育以其“大众人气”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以休闲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为背景,社会对休闲体育人才的需求率以及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的建设将进入发展的全盛阶段,专业建设数量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13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92个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启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承担了《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国标》是休闲体育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基本标准,休闲体育专业所属高校将依据标准要求并结合学校自身优势修订培养方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将体现出全国统一且各具特色、国际视野与地域文化融合、以共性培养为基础突出校本个性、与职业技能衔接对口社会需求等特点,标志着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走向规范化、系统化。

结合深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未来的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将坚持走集约型发展路线,“竞、教、研、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最佳途径。“竞”显体育本色,可树立专业品牌形象,提高专业知名度,提高学生就业的社会竞争力,招生应对专项基础设立标准,从而提高生源质量。目前,我国休闲运动竞赛层出不穷,如攀岩锦标赛、壁球推广赛、全国木球锦标赛等,校运动队和社团的组建与参赛,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将成为专业建设的亮点。“教”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现阶段制约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的瓶颈所在,教学资源的软硬件建设是未来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全国联动的休闲体育师资培训机制,鼓励专业人员编写稀缺教材,提高视野投资建设国际前沿运动项目场地设施并购置充足的教学器材是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研”展高校实力,驱动创新型人才,鼓励师生围绕自身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不但可以弥补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之初理论研究的稀缺,提高院校学术水平,扎实学生理论根基,增强师生科研能力,同时可用创新思维使休闲体育行走国际前沿并发挥正能量。“企”节约教学成本,使教学与社会接轨构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社会需求培养对口人才。

[1]焦现伟,孙南,岳新坡.我国高等学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态势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4(31):476-480.

[2]李相如.休闲时代视野下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的思考与前瞻[C]// 2008广州国际休闲体育研讨会.2008.

G807

:A

:2095-2813(2015)10(b)-020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209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编号为GH13469,项目名称: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与前景研究。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院校教材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教材精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体育产业之篮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