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历史事件进行课堂的高效导入式教学

2015-12-28叶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22期
关键词:前导一节课历史

叶伟

【内容摘要】成功的课前导入能奠定课堂的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它不仅应该和课堂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还要显得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利用历史事件进行导入的方法有着自己独特的巧妙之处,效果也比较突出,能有效地改善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让沉闷的历史课堂焕发出新的光芒。

【关键词】历史事件 课堂高效导入

顾名思义,巧用历史事件导入就是借助历史事件作为课堂的开场白,不过不是平铺直叙,需要有一定的技巧,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现在大多数历史教师在讲课之前不太在意自己的导入,或者直接跳过这一环节,一上来就是:“把书翻到第N页……”历史课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就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课,如果从课堂的一开始就让人感到毫无新意,很容易发生注意力的转移,学生在听课的时候难以保持专注。而一个巧妙地导入则能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

一、特殊日期的导入方法

在有些情况下,上课的当天正好是历史上一个大事件发生的日期,此时,要利用历史事件导入就会简单很多,可以不加修饰地直接拿过来使用,而且没有什么突兀的感觉。比如要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正好是九月十八号,那么导入可以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是九月十八号,你们知道历史上著名的九一八事变吗?就是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这次事变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可歌可泣的伟大抗战吧。”这样的开场白完美地将历史事件和课堂教学内容衔接在一起,学生不会觉得突兀,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习状态。每当遇到特殊的日期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不需要花多少心思构思,像五四运动、辛丑条约的签订等等,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发生的时间,可以被利用。这是一种比较基础的初级引入,没有什么技术,只要细心一点,都能发现,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其加以使用。与之类似的还有利用历史事件中的地点,如果历史事件的地点正好里学校所在地很近,也可以成为话题的切入点。不过这样的方式局限性很强,适用范围不是很广泛,只能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二、复习导入与事件相结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历史的学习对记忆的依赖程度很高,要学好历史就要记住大量的历史事件,所以复习是学习历史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课前导入的时候,可以回忆之前一节课讲到的历史事件,复习、导入一步到位。尤其是在统一章节的教学中,往往前后两章内容都是紧接在一起的,在历史上一前一后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上完了《昌盛的秦汉文化》,下面一节活动课的主题是“秦始皇功过的辩论”,在学习过之前一节课的内容,学生都对秦始皇的主要经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评论秦始皇的功过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复习的形式有很多,反正学生都要做课后的巩固,不如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完成,还可以借此机会检查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如果发现有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可以在课上增加提问的次数,加深他们的印象。可以直接就上节课的上课内容进行提问,也可以由教师复述,不过不是单纯的复习,必须要与下两节课的内容产生关联,有一定的过渡。比如上一节课是《贞观之治》,下一节课是《开元盛世》,在回顾完有关《贞观之治》的内容之后,加上一句:“贞观之治之后唐朝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继续辉煌昌盛还是逐渐走下衰败?”这句话既是总结,又巧妙地引出了将要讲解的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注意形式的多样性

利用历史事件导入的方式虽然效果突出,有很强的实用性,但过度使用也会是学生厌倦,失去吸引力。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不能一成不变,仅仅局限于几种固定的模式。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巨大,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枯燥乏味的历史教学实在是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讲课上画的心思越来越多,只有不断地做出改变,才能保持学生的专注性。在做课前导入的时候要注意经常变换形式,让学生无法预料教师下一步是什么,保持神秘感。还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小小的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认真听讲,寻求答案。在导入的时候抛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可以是一些历史名人的轶事,也可以是一些民间的传闻等。学生喜欢听故事,在导入的时候给学生透露历史事件中一小部分最精彩的,然后戛然而止,吊人胃口。灵活多变不仅仅是对课前导入的建议,现代的历史教学每一部分都应该以此为标准,让历史教学充满活力,这样才符合初中生朝气蓬勃的特点,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利用历史事件作为课前导入只是众多导入形式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它和课堂教学内容的联系紧密,实际使用效果比理想,给历史教学不小的帮助。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不能显得过于生硬,要让导入部分和课堂主体部分浑然一体,不分彼此。课前的导入对整节课而言意义重大,千万不能随意地带过,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结语

在进行课前导入的时候插入历史事件能让课堂的整体性更加突出,整堂课的流畅性也提高不少,衔接更加自然,同时学生在富有技巧的导入之后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学习效率激增。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对初中历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小芳.《学教做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2011年.

[2] 陈德康. 历史课堂学教做互动模式之教学环节的构想与实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7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前导一节课历史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基于“三思而行”的数学章前导学课设计——以《数的开方》(导学课)为例
一种S模式ADS-B前导脉冲检测方法
托马斯的一节课
新历史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LTE随机接入过程研究*
提高WIAN前导码检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