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教学中缄默情景的创设

2015-12-28骆楚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22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设

骆楚明

【内容摘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教师通过缄默情景的创设,灵活的运用提问导入、发现观察、角色体悟、材料解读、总结反思等情景创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一面,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应对新高考方案背景下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选择。

【关键词】历史教学 缄默情景 创设

“缄默情景”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自主学习”和“体悟历史”的情景。教师通过“缄默情景”,让学生感受到鲜活的历史,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和交融,这是一种学生“体”“悟”,教师“点”“化”的过程。当然,这种理想的自主学习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到精心的情境创设。缄默有方,才能教之有效。

一、问题导入式的缄默情景

一堂好课必然是给与学生启发和深省的。思考的过程便是学生自主研究、自主发现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形成方法、技能的过程,思考的必要条件是问题,当老师提出问题时,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最佳时机。

教师通过问题的精心设置,是能够引导学生一步步反思问题,抽丝剥茧直指问题本质的。比如在学习《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这一课时,在课程导入中,教师可以通过几个延续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如:列强为什么要入侵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列强是如何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的?中国是如何逐步丧失独立主权,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19世纪末,列强侵略具有怎样的特征?危害如何?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说明了什么?等等)。

二、发现观察式的缄默情景

历史学习需要学生善于观察历史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并总结历史规律。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发现观察,可以理解为是学生对教师提出的学习方法、学习思路进行论证的过程,也是学生认可、接受到最终掌握这种历史学习方法、学习思路的过程,更是学生独立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进行发现和观察,是历史教学中缄默情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在学习《民主政治的摇篮 ——古代希腊》这节课是,教师可以先通过图片展示,向学生充分展示古希腊地图,请学生通过从古希腊地形、气候、国家发展等角度观察古希腊地图,从中发现古希腊民主发展的优越条件。

三、角色体悟式的缄默情景

历史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发生的事件、学习到的人物、重要的思想,都在过去特定的历史长河中。让学生穿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在同一片时空下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理性的评价和赏析历史。

角色的体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在学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关于如何管理地方这一问题时,角色体悟式的教学就能很好的发挥这一作用。在课堂上,教师把秦朝建立后的社会情况,朝廷各位大臣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前朝的经验等展示给学生,请学生扮演秦始皇的角色,融入到秦始皇商议国事的情景中,设身处地的为秦帝国的发展做出决定。这样做,能够让学生更易理解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区别,郡县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对秦始皇有一个合理的评价。

四、材料解读式的缄默情景

在历史的学习中,常常伴有大量的材料,文字、图片等历史资料。在此类情景中,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材料、解读文本、寻找真理的能力。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成就感的过程,但是如果材料过于深奥,也极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情、循序渐进。灵活运用学习方法,较难问题是通过小组探究、教师示范等方式突破难点。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课时,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解读无疑至关重要,但直接通过《临时约法》条文的展示,就让学生归纳总结条文的特点、意义、体现的原则等等,就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教师可以示范性的为学生解读一条条款,再请学生思考回答,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先找出材料的关键部分再回答,或是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聚合集体智慧,一起解决。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解读材料的难度,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五、总结反思式的缄默情景

模块学习结束阶段,学生需要对已学知识进行一定的总结,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反思。传统做法是老师把正确解答讲一遍,或者对错题进行重复的练习,甚至题海战术。其实,这种做法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学生很有可能只记住了答案,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即便是把正确的方法记牢,学生下次还会错,因为学生学习缺少了思考的过程,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而让学生进行反思就是让学生弄清错因,而研究自己错误的过程,就是一种很好的缄默学习。

在这情景中,教师可以利用好纠错本和教学提纲,让学生通过纠错本,对自己的错题订正、反思、归因,通过教学提纲,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建构一定的知识体系,自主填充细枝末节,丰满知识体系,查漏补缺,充实自我。

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缄默情景,或是思考问题,或是观察现象,或是解读材料,或是练习提升,或是合作探究,不断体验历史、感悟历史。教师通过一定的引导,点出重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学生的“体”、“悟”,和教师的“点”、“化”中不断探究,在历史长河中畅游,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陈新民 编译. 运用历史神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J]. 历史教学,2001年第6期.

[2] 刘强. 神入与体悟,把历史植入心灵[J]. 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9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成为后方:江西小三线的创设及其初步影响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