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是值得一生去钻研的学问
——黄宗良教授新著《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读后
2015-12-27任晓伟
任晓伟
社会主义是值得一生去钻研的学问
——黄宗良教授新著《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读后
任晓伟
2014年1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一书,是黄宗良教授自2004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屋论政——苏联模式政治体制及其变易》之后10多年来所写主要作品的汇集,它真实地记录了一位学者在退休后的10年间,对中国社会主义问题孜孜以求、充满勇气、富于正义、饱含忧虑的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这个国家10年间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在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一种特定的折射和反映。这一著作令我感动的并不是书中的某一个或某一些观点,而是这些观点背后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学术精神和学者节气,这也是作者一生践行的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做人和做文相一致的呈现,它深刻地表明社会主义是值得一生去钻研的学问。
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生去钻研的学问,是因为社会主义是人类最正义的事业。自从16世纪莫尔的《乌托邦》以来,社会主义从最初的一股涓涓思想细流发展到今天的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其中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因为社会主义是人类最正义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亿万人民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可以说,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代世界的政治、社会文明的进步、甚至是西方资本主义从历史上的野蛮化到今天的所谓的“文明化”,无不与工人群众几百年来的社会主义斗争关联在一起的。稍微有点历史知识,这些都是不难理解的。但是,要真正把社会主义作为正义的事业去追求,却并不是容易的事。
要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生去钻研的学问,必须要有勇气,在所研究的领域或问题上,提出一些能够经受住实践检验的认识。《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所收入的作品,处处体现着求新、创新的精神。这种求新和创新并不是为了故弄玄虚的逻辑自娱,而是本着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守和一种学术上的责任所提出来的,这当然不是简单的任务,而是需要勇气的。比如:
——始终坚持认为,没有对集中的不受制约的政治权力体制进行改革,是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官僚特权阶层的存在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中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尽管,这一问题从历史上到现实中,争论都非常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我们今天对苏联历史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用思想方法和修正主义去解释苏联社会主义,而不从体制,特别是权力体制去思考,那么就无法推进对苏联社会主义史的研究和认识,同样也不可能对于推进中国的改革发展有益。《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中收入的《总结苏共丧权原因及教训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一文,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层面分析了如何科学地研究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这在十月革命后苏联史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坚持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可以借鉴。2007年后,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研究在中国有了另外一层涵义。但如同《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中所说的,我们今天还用80多年前的观点来分析、认识当代西方的民主社会主义符合时宜吗?民主社会主义作为西方社会党的主导性观念形态,会因为我们给它加上“修正主义”的定性就不发生作用?书中说:“社会党作为西方社会主义左翼或中间偏左的一部分,作为这些国家人民大众中某一阶层的政治代表,其观念、主张和政策措施毫无疑问地也包含了我们需要的借鉴的‘优秀文明’成果。”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西方社会主义的一个流派,列入人类政治的“优秀文明”成果之列,这对于我们客观地冷静地认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多样性、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方位是非常重要的。
——在对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中能够提出一些突破性的认识。以《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哲学思考》一文为例,本文联系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许多哲学思考。比如,在自觉性与自发性的关系上,过去我们只承认自觉性,而忽视或否认自发性。但是,任何创新和发展者最初都来源于自发性,不承认、不尊重自发性,这是社会主义运动中长期盛行甚至是至今仍然有着重要影响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重要根源。在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上,文中探讨了过去忽视相对意义上平衡的重要性的认识,提出相对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本质条件。这些认识不仅对于历史的研究极富启发性,而且对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非常重要的。
——赋予了中国模式这一概念中性的科学内涵。前些年,自从中国模式这一概念在国外媒体上出现后,在国内形成一种研究热潮。但是,到底有没有一个中国模式,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模式?《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一书所收的一些文章表明,作者对源于西方的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是持有深刻的思考的,认为并不存在中国模式:“第一,叫‘中国模式’意味着已经形成,已经僵化。第二,模式意味着可供别人来效仿、来学习、来照用。我们的模式还没有形成,即使形成也不要求别人来效仿。”现在人们已经基本上不怎么再谈论中国模式了,甚至是不怎么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了,这表明了真正学术上的冷静和对所研究问题的把握。但是,更为重要的,不是说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本身有问题,而关键是在什么意义上去使用它。“模式更多的是指类型,不一定都是有普遍意义”,因此,《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一书中又多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经验的意义上使用和论证中国模式,试图通过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来与苏联模式对照,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主义理解。这种既舍之又用之,鲜明地体现出了学术研究中的自立和自信。
上述这些认识的形成是需要勇气的,这种勇气又出自何处?出自把社会主义问题作为一生学术追求去钻研所形成的坚韧,出自对民众利益和国家发展的学术旨趣。
要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生去钻研的学问,必须要有一颗“忧心”,必须要关注中国执政党的命运。无产阶级的解放是无产阶级自己的事情,这是我们所熟悉的马克思的一个观点。但是,自从19世纪80、90年代以来,当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以政党为中心的时代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好坏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就至关重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更是以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沉重的历史教训反复说明了这一点。《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一书中收录了许多关于中国共产党建设研究的文章,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研究也都涉及到了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研究。这些研究有着一种深刻的历史忧患意识,体现了一个在高等院校从事了半世纪政治教学和研究的老学者对中国发展的思考和观察。
《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中对党的建设的研究,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些研究并不只是学术性的,而是有着很强的政论性的文风,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这些研究呈现出科学性与批判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结合。关于中国共产党建设方面,《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一书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比如:作为执政党必须要明白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最关键的是两点,一是民主、二是民生,“不抓住这两条是没有办法搞社会主义的”,而要抓住这两条,只能依靠8个字,“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党的建设要以突出的干群、党群、官民矛盾为中心,从党的干部的财产公开入手展开;共产党执政要正确处理五对关系,即中外关系、城乡关系、贫富关系、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的关系,以及指导思想上的一元性与文化上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治应该是一种“有限的集权、有序的民主”。有限的集权就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搞地方主义和分散主义。有序的民主,就是有领导、有组织、有控制的民主,不搞无政府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中国共产党必须要用制度建设去守护好党的生命线,走制度反腐的道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在反腐的问题上走出“边反边冒”的悖论等等。
要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生去钻研的学问,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黄宗良教授在本书中说:“研究社会科学比研究自然科学更难;在社会科学中,政治学比其他学科更难;政治学科中,研究现实的社会主义政治比其他方面更难。”之所以难,是因为它需要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真信,需要勇气去做一些能够经得住检验的学问,把社会主义的研究作为学术良知、社会责任的统一体去追求和奉献。这也正是《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所彰显出来的学术力量。
(本文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刘传磊]
与会代表参观七大会址
与会代表参观七大图片展
(上接封二)
定了重要基础,集中反映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其形成过程。“历史决议”实现了七大代表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为七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蓉指出,中共七大是党内民主的典范。从大会的筹备到会议起草、大会选举,整个全过程都贯穿了民主精神,发扬了党内民主。大会系统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民主作风以及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等,进一步探索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李瑞芳谈到,在党的七大上,集军事统帅、政治领袖和思想导师于一身的毛泽东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毛泽东领袖地位的确立,是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卓绝探索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延安大学教授高尚斌指出,七大的召开增强了党的理论自信,体现了党在旗帜问题上的高度自觉性,对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自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着启示意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郑志飚在发言中谈到,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一次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党的七大概括总结出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三大作风,这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七大还给我们留下了“团结胜利、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宝贵精神财富,至今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前往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了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
(学报编辑部/文 付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