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足球接传技术中的衔接步法应用与分析
2015-12-26史有军
史有军
摘 要:本文根据小学生足球接传技术训练时普遍存在的接传球动作不协调、支撑脚别住击球脚、接球时不能随着来球快速调整位置、身体重心偏前或偏后等现象,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足球;传接技术;衔接步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2-0071-02
接传技术是指接球、传球运用一个动作完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脚传”技术,属于足球传接球技术难度较高的一类。我们在小学生足球接传技术训练时,发现普遍存在接传球动作不协调、支撑脚别住击球脚、接球时不能随着来球快速调整位置、身体重心偏前或偏后等现象,严重影响接传球质量。这些现象源于学生在做接传球动作前动作紧张、判断有偏差、移动步法不合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衔接步法技术能有效提高接传球技术水平,在足球训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衔接步法”就是指原地及向多个方向移动位置的步法,包括交叉步、侧滑步、前进与后退步等,是无球队员触球前的,也是调整身体姿势变为有球队员的关键步法。
一、掌握衔接步法技术必备的素质
1.突出灵敏素质,提高接传动作的生理水平
衔接步法由多种步法组成,要求练习者具备良好的灵敏素质。8~10岁是灵敏素质发展的黄金阶段,本阶段如果能有针对性地系统训练,将会让孩子受益终身。灵敏软梯的多种步法练习是小学生灵敏素质训练的常用方法,我们不妨借鉴专业的灵敏软梯训练指导,如视频《巴萨小球迷的训练课》《现代体能训练——软梯训练方法》《软体组合训练》书籍等。另外,多个方向的变速、变向跑,短距离的连续快速跳跃等,都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灵敏素质的提升(图1)。
灵敏素质练习在日常训练的准备阶段实施,小学生一般每次练习时间为30分钟左右,以快速无氧的间隙训练为主。
2.培养自信心,提高接传动作的心理水平
学生在训练、比赛中,果断快速地完成接传球动作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还要具有极强的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能够促进学生在训练比赛中大胆判断,果断地做出技术动作。如果接传球前顾虑太多、犹豫不决,往往会导致动作迟钝、混乱。因此适时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后,做出的技术动作才更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我校足球社团的黄同学,技术比较全面,头脑也比较灵活,但是在接传球前总是步法凌乱,身体位置调整不好。经过询问与观察,我发现他接传球前总害怕出错,想法太多。我鼓励他:“在接传球时不要害怕出错,你的技术很好,相信自己一定是最棒的!只有你大胆地展示出自己的技术能力,老师才能根据你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你才能把技术练得更全面。”经过针对性训练与疏导,他接传球前不再有心理负担,接传动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3.增强判断力,提高接传动作的意识水平
所有运动员在做动作前都有一个判断的过程。一般接传球的过程是首先根据来球的速度、方向去接近球,再根据想要传的方向,调整接传时身体位置,做好传球准备,最后传出好球。因此良好的判断力是做好动作的前提。培养练习者的判断能力,需要运用两人或多人的传接球练习,针对不同的方向来球,着重对练习者进行判断意识的培养,根据判断进行身体的位置移动,为传接好球做好铺垫。
在两人传接球练习中,运用传多种方向的球可以有效增强练习者的判断能力,提高其足球意识。其训练方法包括如下三个方面:接传侧面球;接传正面球;接传背后球。
二、衔接步法技术在接传球中的应用
1.上步接传球
在日常训练、比赛中,学生经常出现“等球”现象,延缓了接传时间,增加了接传被截抢的概率。上步迎球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项必须具备的意识。训练学生的上步迎球技术要从思想和技能上同步入手。首先,教师要告诉学生上步迎球的重要性、必要性,根据场上的情况决定你上步的速度与身体位置的调整。第二,在技能层面要将灵敏的步法与规范的接传动作熟练掌握,确保想得到、做得出、做得好。具体来说,在运用上步迎球技术接传正、侧面来球时,我们要求训练者根据球速及周围环境决定上步接球的移动速度,突出动作的主动性。该技术的关键动作是当支撑脚脚跟过渡到全脚掌时,膝盖要稍微弯曲,进行支撑缓冲,脚尖对准要传球的方向,同时摆腿,为接传球做好充分准备。上步迎球技术的好处主要是缩短传接球时间,从而保证传接球的安全,有效实施快节奏的进攻(图3)。
2.转身接传球
转身接传球时,球在身体侧后或后方,常常需要采用急停、变向、变速的跑动技术调整身体接球位置。如练习者在向前跑动中,球在身体侧后方,要接球就必须先运用急停动作,然后变向转身,加速移动到便于接球的位置。当练习者跨出最后一步时,要注意调整支撑脚姿势。如果是脚内侧接球,那么就必须用支撑脚对准来球方向(或要传球的方向),膝关节微曲,调整好身体姿势,为接传做好充分的准备。
转身接球在小学足球训练阶段是个难点,关键的问题是转身的步法要合理。我校足球社团的崔同学,在练习转身接球时总是要跑一个弧圈,比别人多跑几步才能拿到球,这就是不会运用步法的结果。在纠正练习跑位时,我要求他转头看好来球方向与速度,运用三步走:第一步急停,第二步转身向前(或侧)调整接球位置,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为接传球前的准备姿势要到位。经过多次练习,他没有了弧圈跑,转身、调位能迅速完成,提升了接传效率(图4)。
3.原地接传球
原地接传球就是面对来球,无须位置移动,只要身体姿态调整,这种接传多用于足球运动中的“踢墙二过一”战术。如正面来球,接传者要将球传到45°的方向,那么他就必须运用原地的脚步移动调整身体姿态,支撑脚对准45°方向,身体侧对来球踢球的侧后方,将球传到理想的方向。
在练习“踢墙二过一”战术时,我校足球社团的韩某某,总是出现“滑球(脚内侧踢球时球越过脚背)”现象。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踢球技术错误,脚离地面高度不够,或触球位置不对,究其根源是身体位置没有调整好(图5),支撑脚没有移动到位,踢球的位置在B点,因为来球方向的力量与自己想要传球的方向力量双重作用,造成了“滑球”现象。在纠正动作时,我提示他先判断来球情况,调整身体位置,做好规范的脚内侧传球准备姿势——踢球的A点,“滑球”现象得以有效解决。
三、运用衔接步法技术训练后的效果分析
1.提高了接传效率
在强调衔接步法技术要求前,有些孩子接传球技术失误频发,不是传球方向出问题就是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接球前身体姿势调整不合理,形成接传球触球位置不正确,身体与球的位置摆得不到位,形成发力不顺畅等现象。对衔接步法技术熟练运用后,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比较合理的跑动,将身体姿势调整到位,接传效率明显提升。在2015年南通市青少年足球夏令营中,江苏省中学生足球协会副秘书长陆建教练对我校足球社团孩子们的接传球技术高度赞扬:“海安城南实小的孩子,接传球判断准确、自信,身体姿势调整简约、规范,效果好!”
2.提升了攻防节奏
攻防节奏除了运球的节奏,更主要的是依靠接传球的节奏。很多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接球时附加动作过多,形成接一个球要经过多次调整才能把球接稳。还有些队员没有把下一个要做的动作考虑到与接球技术衔接起来,形成技术动作断层。本来接传动作做得合理应该是一气呵成,不合理就是断断续续、拖泥带水。攻防节奏就在这儿被延误许多,速度总感觉上不来。接传球技术动作效率高了,学生的攻防节奏明显加快了。接传一脚,没有拖沓,简洁实效。因此,运用衔接步法的合理移动,能够保证接传球效率,有效提升攻防节奏。
3.充实校园足球训练理论
“衔接步法”属于无球与有球的衔接技术之一。对照现有的足球技术分类体系,有无球的跑动技术,也有传接球的预备阶段技术,属于衔接技术。足球技术不是由单个动作技术简单拼凑而成,而是由一系列组合动作技术构成。衔接步法技术就是单个动作技术变成组合技术的一种黏合剂。我们提出的衔接步法技术能够提高将多个接传动作组合起来训练的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进一步丰富了校园足球训练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