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套作无处容身

2015-12-26王凤群

关键词:套作命题中考

王凤群

经常有这样的情景:在期中期末甚至中考阅卷中,发现一篇佳作得意地拿出来与其他阅卷老师分享,却被“温馨提醒”:这是××杂志上××期的一篇题为××的“套作”,几乎一模一样。也曾发现,金华市中考满分作文《情满人间》中的范文,出现在下一届的中考作文中且照样被打满分或高分。曾听一位朋友说,他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在一位“生意颇为红火”的语文老师那里接受培训,每天背诵三五篇作文,直到初中,每次作文考试仍管用能拿高分。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情总是莫名的复杂:那些真正写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感悟的学生,往往因临场发挥缺乏润色而有这样那样的疏漏,而那些老于套作、精于套作的人,却占尽了“准备充分”的便宜,得到理想的成绩。这岂不太不公平了吗?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出现固然和阅卷教师的水平取向等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问题还是在命题上。

但凡关注高考作文的教师都知道,今年陕西高考作文题“给违反交规的父亲的一封信”,有一位自称“阎良考生”的却写成了给命题老师的一封信。此信一经传开,一下刷爆了朋友圈。如果不考虑题目要求,单从这篇文章本身来看,此文观点鲜明,感情充沛,行文流畅,论据充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寒门的学生对社会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解,看到了难得的思辨能力,唤起了人们对社会公平的思考。然而,高考语文科目刚刚结束,阅卷工作尚未展开,这样的作文是如何被发现的?对于那个高速公路“只是在电视上报纸上和课本上的事”“走过的路只是乡间小道,最好的路也只是镇里的马路”的农村学生,他又是如何利用网络把自己的文章传上去的呢?正如他自己所说,“还好,像我这样的无法上网的,没有手机的,没有出过农村的,只能认命,更不会去评论,所以您不必担心”。这样看来,这篇文章为有人假托“阎良考生”名义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可能性就显得更大一些。那么,假托者写这样的文章的用意到底何在呢?我觉得除了呼唤社会公平外,作为我们语文教师要思考,人家分明已经在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兼顾城里学生和农村学生的生活来给选拔性考试的作文命题的问题,如何让每个考生真正有东西好写的问题。那么城里的学生不知道种庄稼养猪摘甜瓜的事,农村的学生又不懂得高速公路的事,我们的命题该如何实现既让每个考生有东西好写又不套作呢?

我曾经就这一问题做了一点尝试。

有一天,我到阳台水槽边洗衣服时,无意间发现,一个闲置在水槽边养过风信子的小小花盆里居然长出了一株娇小玲珑的不知名植物。它先后开出了第一朵、第二朵鲜妍明媚的小黄花。有一次我不小心碰倒了其中的一朵黄花的花枝,我把这犹如被打断了骨头只连着一根筋的手指一般的花枝靠到旁边的墙壁上。过了几天,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墙边移开,没想到它竟然已经自我愈合了。不久之后第三朵,第四朵,第五朵……黄灿灿的小花相继开放,虽然我从未施肥,然而这花却开得蓬蓬勃勃,装点了我一整个的夏天。我把这盆花带到学校并告诉学生关于它的故事。然后在PPT上播放这株花刚开出第一朵、受伤时和重生后三个时期的照片,并在照片下附上相应的文字。然后屏显要求:1.根据照片和文字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想象,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法,以“花儿开了”为题写一篇作文。2.时间:一节课。下课后学生的作文都收了上来。我一口气读完了学生所有的作文,一种前所未有的欣喜弥漫全身,没想到效果如此之好。

学生吕波壮写道:

花的种类是如此之多,它们的性格也各有所异,有的开朗活泼爱群居;有的喜欢孤单寂寞,爱独自一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像这两朵小黄花一样的人,就好像在铁路边工作的铁路工人,他们每天都要在狭窄与石块遍地的铁路行走,他们每天都要与来回穿梭的列车打交道,但他们却毫无怨言,每年领着国家给予的微薄薪水,他们依然快乐地活着,自由自在地在铁路边行走,也可以坐在铁路旁边欣赏小片的树林,去亲近大自然,多么自在。

学生应刘丰写道:

看淡黄色小花在微风中摇曳,我仿佛看见了:它在微风中咧嘴微笑,在向全世界述说:“我活出了最好的自己。”

花儿开了,它的精神是最美的。

考古工作者拨开历史的迷影,在荒郊野岭,沙漠草原默默地工作着,他们舍弃荣华富贵,只为让人们认识真实的历史。他们和小黄花一样虽不惹眼但却拥有坚韧不拔的品质。

那棵不知名的花,你是最棒的,你活出了自我,值得所有人的赞赏。

学生应冰瑜写道:

橙色的夕阳映着橙色的花瓣,清凉的晚风抚着艳丽的花朵,它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像是在对我展示它的风姿。多可爱的花儿!是哪个小仙女种下的呢?

不错,这花并不是我种下的,我也不知道它是哪里来的,是乘着哪阵风,伴着哪只鸟儿,或者真的是小仙女种的?反正,它就这样闯入我家的阳台,驻扎到我家的花盆,安营扎寨了。

我没有给予那朵花过多的关注和照料,可它就是长得那样艳。

从这次的尝试中,我兴奋而真切地感受到,一、只要你给学生一定的合适的材料,学生不会存在没东西写的问题。但是给什么材料,怎么给材料确实需要教师动点心思。二、这次作文新形式的尝试让学生普遍很感兴趣,作文热情很高,一气呵成完成者较多,较以往苦思冥想拼命凑字数的人大为减少。三、交上来的作文无一套作。因为有了内容的相对限制,所以学生无法套作。四、更重要的是上中下等的作文水平泾渭分明地呈现了出来,立意深刻与肤浅,写法灵活与呆板,语言精致与粗疏……理想地实现了语文考试中作文板块的选拔功能。而这一点正是我们命题人最想要的结果。

通过这次尝试之后,我把这种命题形式命名为“画面+材料”作文。当然这种命题形式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要处理好限制与自由的问题。作文题限制过多,学生的想象空间打不开,写作水平也就发挥不出来;太过自由,比如前几年非常流行的话题作文,则又会出现套作满天飞。如果能达到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苏州园林的花墙和廊子那样“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这自然是最高的境界了。第二,画面内容的选择要讲究。尽管有了画面,但如果画面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照样会让他们无所适从。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注意观察、积累、思考和感悟。只要注意观察,往往会有妙手偶得的收获。第三,“材料”部分的文字要精当且与画面相吻合。文字越多则限制越死,文字太少则又过于宽泛自由,又给善于套作的学生机会。所以要求恰到好处。第四,“画面”的呈现方式要注意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如果是平时的作文训练,教师可制作成PPT播放,如果是期中期末中考等重大考试,可以把照片打印到试卷中,但打印效果必须清晰。endprint

猜你喜欢

套作命题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远离套作之嫌,力创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为例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分析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磷、钾营养对套作大豆钾素积累及利用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