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捕时机 活化指导
2015-12-26阮书敏
阮书敏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一、巧用主题队会,丰富写作内容
叶圣陶曾经说过:“作文教学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种特殊的事,跟实际生活不怎么切合,于是学生自然要叹无内容之苦。”本学期开学初,接到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倡议通知,全校师生为患病女童罗沛儿捐款。学生接到通知后都表现出极大的捐助热情,于是我决定召开一次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班队会。班会的形式、内容、教室的布置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筹备、开展。没想到,这些年仅十岁的小不点居然有许多的金点子:想到了用牛奶盒做捐款箱,上面还用包装纸进行装饰,“小书法家”曾晴在上面写上“爱心箱”几个字。擅长画画的孔婕和乐炜把黑板布置得充满温馨,充满了爱。班长还让学生自制了一个信封,里面放上自己的善款和给患病女童的一封信。在几位爱跳舞的孩子的带领下,他们还排练了手语操《感恩的心》和诗朗诵。一切都准备完毕了,我们如期举行了一次完全由学生操办的主题班会课。这次的班会课出奇的顺利,感人肺腑,特别是当《爱的奉献》的音乐响起时,有的学生居然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时趁热打铁,顺势利导,让学生把刚才的主题班会课写下来。并对不同分工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点拨,让学生各有侧重点去写。由于班会课从头到尾都是学生在参与,所以写起来再也不会像以往那样无从下笔了。
二、捕捉课堂事件,书写意外精彩
学生是课堂最活跃的因素,因此课堂往往没有预设性。
本学期中段考试前的一天,我们进行着考前复习。刚上课不久,女同学烨烨突然“哇”地大哭一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连我也被她吓着了,后来经学生揭发才知道原来是她的同桌小洋带了一条白色的蚕宝宝回来。一听这“恶心”的东西,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也特别害怕虫子,甚至想到虫子也会觉得毛骨悚然……我正想喝令小洋把造成“恐怖事件”的虫子扔掉,并准备狠狠地教训他一番。突然,我想到:孩子们都是县城里的娃,根本没见过蚕宝宝长什么样子,何不趁机让他们见识见识一下?况且社会上还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名句来赞颂教师的光辉职业,我怎么能对学生这么粗暴?于是我乱中拨正,决定让小洋把蚕宝宝拿出来放在讲台上,并让学生轮流观察。没想到我的话音刚下,学生兴奋得每人都伸出了两个“剪刀手”振臂高呼“耶!”小洋还自告奋勇地为同学们讲解了蚕宝宝一生的成长经历,并告诉大家今天的这条蚕宝宝是经过了第二次蜕皮的蚕宝宝。后来稍有点了解蚕宝宝知识的同学也加入了讲解中……这节语文复习课就变成了一节生物课。
为了让学生能把这条小虫子写下来,我对学生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可能第二天的考试作文题就是写小动物的,于是学生纷纷拿起了笔要求马上写蚕宝宝的作文呢。三、适时引导体验,挥洒写作智慧
体验的产生,首先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感受,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比如当老师外出学习时,顺便带回当地的特产让学生见识和品尝,这往往也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刻,也是进行习作指导的最佳时机。我以天津大麻花为例,说说我是怎样让学生体验与指导习作的。
先让学生谈谈见到老师带着礼物到教室的内心感受。由于一段时间不见老师,这时的学生有的表现无比出兴奋的情绪,有的表现出激动,也有的表现出疑惑……
然后我让学生猜猜这特产是什么?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以及对天津的了解去猜测,有的说是烤鸭、有的说是果脯、有的说是麻花,总之,这一环节学生会表现得很活跃,充满了悬念。
接着我揭开谜底出示礼物——大麻花。(猜对学生表现得特别兴奋)我让学生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等,并发下去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感知其外形特征。
最后是幸福的品尝阶段,我让学生慢慢地吃,慢慢地品尝大麻花,并说说其味道与口感。等学生完成以上一系列的体验后,我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由于有了以上的亲身体验,学生对写这一过程的感受非常深刻,有的学生写道:“麻花是金黄色的,散发着浓浓的油炸的香味,我恨不得一口就把它吃下去!”也有的学生写道:“我没见过麻花,开始以为它是一朵花,现在才见识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原来它就像一根小姑娘粗粗的辫子!”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