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巴塞尔追赶马列维奇的无物象世界

2015-12-26李姜苒

收藏·拍卖 2015年11期
关键词:立体主义维奇米尔

李姜苒

倘若我所生活的世界如同电影《楚门的世界》中的男主角一样,而你手上有一台跟踪我的全方位摄像机。你会看到在德国西南部与瑞士交界处,我坐在前往瑞士巴塞尔的火车上。时间在我的身后追赶,而我则超越时间与空间,以一种无法言说的形式,在平面和立体的几何图形中,进入了卡兹米尔·马列维奇的无物象世界。

巴塞尔的巴耶勒基金会博物馆(FondationBeyeler)这次展览的名字是“0,10:马列维奇、塔特林及艺术新体系的诞生”。以此命名,显然是为了纪念当年卡兹米尔马列维奇在圣彼得堡“0,10:现代主义最终画展”的展览。两个展览分别在1995年和2005年,一前一后相隔百年,算是彼此呼应。

这是一些古怪的作品,要适应卡兹米尔马列维奇的抽象世界必须花一些时间,因为那是他种无具象又强有力难以描绘的风格。作为至上主义(Supremafism)的大师,卡兹米尔马列维奇也是该主义的创始人。此概念于1915年第一次出现,是在卡兹米尔马列维奇撰写的《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到至上主义》一文中。

马列维奇自己对至上主义作过解释,即一切客观世界有意义的具象都是无意义的,而唯一有意义的则是感情。也就是说至上主义,它主要强调抽象的情感是最高的理性,反对物象的具象传达,认为传统的艺术具象表达形式,应该被摒弃或者摧毁。

白底黑方块震惊了世界

至上主义的代表作品是卡兹米尔马列维奇《白底上的黑色方块》。它一展出,就引起了轰动。其原因主要为,该画的形式充满了思索富有挑战性。画中没有其他颜色,也没有任何现实世界中的主题,正如画的名字一般,白底上面的黑色方块——整幅画只有白色和黑色,白色为底,黑色方块为主。你无法用任何一种方式解构它的构图,画中除了黑色方块冷静而显目地在画的主体位置以外,别无其他。这不由得让人发出的感叹:这是画吗?所以当时的评论家深表感叹:“我们失去了所钟爱的一切……我们面前,除了一个白底上的黑方块以外什么都没有。”

这里有一个故事,当时首次展览此画时,马列维奇特意将该画的摆放位置作了一番设计。他高高地将此画挂在了两面墙壁的一角,而在当时的俄罗斯,那个位置是除了圣像画以外,其他主题的画不可以摆放的。这一举动,相当于是对传统权威提出挑战,当然不排除此举动是受到了当时俄国十月革命政治运动萌芽的影响。对马列维奇而言,这一系列展出纯粹是为了表明他要颠覆传统的决心。展览后,马列维奇在他的论文中撰写道“画中的颜色和质感本身就是全部”。这一思想,可谓是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核心,这一观点的提出,对艺术界后来的结构主义和非客观主义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从立体主义到方块革命

卡兹米尔马列维奇于1878年2月出生在俄国的基普(前波兰立陶宛联邦,今为乌克兰)的一个波兰籍天主教家庭。他的父亲经营一个糖厂,家中兄弟姐妹比较多。会说俄语和波兰语的他,童年多在乡间度过,长至15岁才开始学习绘画。一直到他父亲去世之后,他才在莫斯科深造绘画、雕塑以及建筑。个人认为他的绘画生涯,可分为早期和中晚期阶段。无论哪个时期的绘画,他的作品都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1903年至1913年,他创作了的“立体民族风情”系列。这一时期,得益于马列维奇早年经常在俄国的乡间生活,他与人交谈,观察人们的劳作。因此这个时期的主题,主要以描绘俄国农民日常生活为主。其中以作品《雪后小村之屋》(1909年)、《收割》(1911年)、《农妇与她的小孩》(1912年)最为代表性。

在该时间段,马列维奇用色活泼明快,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气息。主要以红色、黄色、蓝色三原色为主。1908年,立体主义在法国兴起,许是受到了立体主义风格的影响。这个期间马列维奇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各种立方体碎裂,正方形和梯形有层次的重组等典型立体主义风格的元素。比如作品《伐木工》(1912年)、《磨刀匠》(1912-1913年)、《一个英国人在莫斯科》(1914年)和《一个年轻乡间少女的头》(1912-1913年)。

1913年至1935年,对马列维奇而言是比较重要的个阶段。他在该时期,专注地创作了大量至上主义风格作品。他毫不犹豫地将具象画法抛弃,开创了个独具个人风格的艺术世界。其中代表作主要有《飞机起飞》(1915年)、《青色三角形与黑色长方形》(1915年)、《至上主义构图》(1916-1917年)。倘若说,马列维奇初期的至上主义风格绘画作品,比如《飞机起飞》是对至上主义风格的初步抚摸,那么《白色底上的黑色方块》则是对至上主义风格的进一步锁定。从1925年以后,马列维奇回归年轻时期的题材,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几何图形人物画。这一系列题材一直持续到1935年马列维奇的离世。比如《男孩》(1928年-1932年)、《割草的人》(1930年)、《跑步的人》(1932年),这个期间,个人认为是他的晚期。

值得一提的是1913年至1920年期间。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政治运动爆发,艺术家纷纷响应了社会变革。马列维奇也和其他的艺术家一样,在作品中体现了红色革命的热情。在他的作品《至上主义构图》和《充满活力的至上主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平面的彩色方块层次分明,交错叠加,极具运动感,但又不见立方体的深度,它们在无序中寓静于动井然有序,仿佛象征了十月革命的运动浪潮。红色方块,这一典型象征,在整个系列画中,沉静而鲜明,给人一种前进着的运动感。马列维奇这个时期的一系列抽象叠加风格的红色方块,对后来的艺术流派影响深远。

在时间空间流动的几何图形

尽管他的这一系列反现实作品,在当时并未受到俄国的认同,但这并未影响他将这种反传统表现出淋漓尽致。他早期带有浓郁乡间意象的立体风格元素作品,在至上主义系列风格画中找不到一丝痕迹。取而代之的是平面的和立体的几何图形,在白底上或黑底上,在正方形、矩形、圆形、长方形变换运动中,对外传达着绘画世界中运动与静止的奥妙。在他的作品中,这些几何图形它们是画作,又不是画作,它们是主体的,又似乎不是主体。在各种概念与主义之中,在时间与空间中,在世界的多元领域中,在建筑、服装、舞台、灯光设计领域中,它们穿梭流动。

猜你喜欢

立体主义维奇米尔
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六单元拓展阅读
立体主义绘画的先驱
维奇的节假日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立体主义迷宫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谁偷吃了树莓
谁偷吃了树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