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淋巴结组织胞浆菌病PEETT//CCTT误诊为恶性淋巴瘤 11例报告

2015-12-26姜丽莎王欣璐尹吉林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菌病胞浆锁骨

姜丽莎,王欣璐,尹吉林,王 成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PET/CT中心,广东 广州 510010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3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8 d未解大便,伴腹胀、嗳气,无腹痛、发热,15 d前自觉乏力,食欲减退,发病以来体质量减轻6 kg。肠镜:结肠脾曲粘膜内多量巨噬细胞聚集,内有吞噬物,取活检未找到癌细胞。有糖尿病病史6年,肺结核病史4年。查体:左侧锁骨上触及2个直径约1.5 cm肿大淋巴结,左侧腋窝触及直径约1 cm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77×109/L,红细胞2.91×1012/L,血小板278×109/L,CA199:187.21 U/ml(0~37 U/ml),癌胚抗原及甲胎蛋白阴性。为明确诊断在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1)左侧颈部、锁骨上、腋下、双侧肺门、纵膈、腹膜后及肠系膜多发高代谢肿大淋巴结,最大位于肠系膜(图1A),CT示软组织肿块影(图1B),均考虑为恶性淋巴瘤;(2)脾大伴代谢轻度增高;(3)全身骨髓代谢轻度增高(图1C),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图1D)。病理检查:超声引导下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结果为真菌感染,考虑组织胞浆菌感染。

图1 患者18F-FDG PET/CT检查影像

2 讨论

组织胞浆菌病是一种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是肺结核等免疫力低下患者易获得的感染性病原菌之一[1],主要在美洲、非洲流行。感染源是带菌禽类及其粪便污染的土壤、尘埃[2]。呼吸道是主要传染途径[3]。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男性多于女性[2]。影像学表现与以下疾病鉴别。

2.1 恶性淋巴瘤

常有发热,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部分可融合,坏死较少,CT增强表现为均匀强化[4-5]。PET/CT示淋巴结对称性代谢增高,可累及肝、脾及骨髓。组织胞浆菌病病例少见,无典型特征,诊断较困难,易被误诊为恶性淋巴瘤。本例误诊原因:(1)病变以颈部、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为主;(2)代谢异常增高;(3)脾大及全身骨髓代谢增高;(4)肿瘤标志物均阴性。上述四条与恶性淋巴瘤表现相似而误诊。

2.2 淋巴结结核

病灶边界部分欠清晰,可融合成块,周围脂肪间隙模糊,部分可见坏死或钙化,CT增强常表现为薄壁环形强化,中央可见低密度坏死,PET/CT显像示受累淋巴结代谢增高。可有午后低热、盗汗、全身乏力、消瘦等症状。

2.3 结节病

是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病变,多见于青、中年人,对18F-FDG摄取增高,CT大多表现为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呈放射状,界清,密度均匀,进展期可有白细胞减少、贫血、血沉增快。

患者为老年男性,无发热,肿瘤指标阴性,有糖尿病史及结核病史,属免疫力低下患者,易受真菌感染。PET/CT诊断虽然可以很好的显示出全身病变的分布和数量,但在病变定性时,需与恶性淋巴瘤、淋巴结结核及结节病等影像学特征类似疾病相鉴别。

[1]韩 潇,邹 农,王 澎,等.慢性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2例[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3(3):356-60.

[2]康 谊,曾艳丽,魏君锋,等.侵袭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1例[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5):517-8.

[3]孟 颖,蔡绍曦,李 旭.病理确诊的组织胞浆菌病:附14例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2):296-8.

[4] 郭 媛,孔庆聪,徐宏刚,等.以单侧颈部结节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的CT征象及误诊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4):531-4.

[5]刘红生,王改莲,董季平,等.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7):1059-62.

猜你喜欢

菌病胞浆锁骨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羔羊沙门菌病的中西药治疗方法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研究进展
绵羊弯曲菌病的诊断与防治分析
高龄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性肾衰竭患者1例报道
胞浆小滴、过量残留胞浆与男性生育之间的关系
肺组织胞浆菌病一例
2013年全国175家临床实验室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比对分析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并喙突基底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