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2014年早熟苹果的销售看苹果品种的调整

2015-12-26王田利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熟红星富士

文 /王田利

从2014年早熟苹果的销售看苹果品种的调整

文 /王田利

【导读】2014年,我国苹果早、中熟品种售价较上一年普遍有所上涨。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部分苹果产区因灾减产,市场供给减少所致。建议各产区尽快调整品种结构,实现品种多样化,才有利于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4年,我国早中熟苹果的销售价格再创新高,陕西、山西、山东、甘肃等地的早中熟苹果的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普遍上涨 30%以上,如陕西苹果售价最高达8.60元/kg,甘肃更是高达12.00元/kg。各地早中熟苹果的销售价格高,部分原因是一些产区因灾减产,但深层的原因则是各地早、中熟苹果种植规模小,市场供给有限。这表明我国各苹果产区的品种组成不尽合理,品种调整已势在必行,各苹果产地应引起重视。

一、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苹果产业先后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的自然淘汰阶段,本世纪初的产业初步整合阶段,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目前,苹果品种结构方面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品种不配套,二是品种太单一,成为制约我国苹果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早、中熟品种成熟时气温高,苹果不耐贮,加之夏季瓜果对市场的冲击,各地早、中熟品种发展数量均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正因为市场供给量少,产品显得十分畅销,且售价高。总体上看,我国苹果的发展呈现出“头轻脚重”态势,即早、中熟品种发展滞后,晚熟品种一统天下。在晚熟品种中,又逐步聚集于“富士”,其他晚熟品种已经很少了。由于“富士”苹果品质优良,耐贮运,市场售价高,对其他品种的市场挤压十分明显。比如,西北地区上世纪 80年代,苹果品种组成以“秦冠”“金冠”“新红星”“富士”为主,而今“金冠”“新红星”已基本淘汰,“秦冠”种植呈式微之势,“富士”占到栽培品种的80%以上,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纯“富士”园,如甘肃省静宁县的“富士”苹果占到栽培的95%以上。品种过于单一,不仅产品市场风险加大,也给栽培造成了一定难度。由于大面积栽植一个品种,对于异花授粉的苹果而言,生产中表现为授粉不良,着果率低,特别是在 2006—2007年表现相当明显。由于授粉不良导致着果率低,苹果产量难以有明显的提高,生产效率同样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因而,对苹果产业品种组成进行调整显得十分必要。

二、我国苹果产业品种调整的措施

一是加快发展早、中熟品种,使苹果品种组成趋于合理。目前,我国苹果组成表现为“头轻、腰细、脚重”,即早熟品种短缺,中熟品种不足,晚熟品种相对过剩。因而,早、中熟品种仍有发展空间,如能适量适地的发展,将有利于形成优势产业区域。各苹果产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快发展早、中熟品种。一般可将早、中、晚熟品种的发展比例控制在 1∶2∶7之间。在此前提下,可以在适当区域集中开发早、中熟品种,进行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形成规模竞争优势,提高市场份额,促进产业效益的整体提升。

二是注重发展品种的多样化。我国苹果经产业整合,产业效益明显提高。通过市场开拓,我国苹果销售已由内销为主转变为内外销并重。近年来,苹果鲜果及果汁出口大幅度提升,国人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06年,山东、辽宁等地“国光”出现热销现象,西北“新红星”市场脱销,“秦冠”价格大幅攀升等,均说明单一的“富士”苹果供给已不能满足市场多样的需求。苹果生产应适应这种变化,出口苹果也应适应出口目的地国家的消费习惯,才可能占有市场。适销对路很重要,比如前几年,陕西华圣公司曾接了一单欧洲“粉红女士”苹果的订单,但由于我国发展数量十分有限,最终无法满足需求而告吹。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以泰国为主的东盟市场以及俄罗斯市场的成功开拓,大果型耐贮运的“秦冠”苹果逐渐受宠。2006年,甘肃静宁“秦冠”苹果收购价达到 3元/kg,而且十分畅销。物以稀为贵,近年来,曾雄霸香港市场的“红星”苹果在珠三角地区又十分吃香起来。果汁出口是我国苹果出口的重要方式,但专用品种发展严重滞后,对出口果汁的品质、价格、效益影响较大。凡此种种现象,说明苹果品种发展多样化已是毋庸回避的事实,应积极应对。按照我国目前苹果发展形势,苹果业的发展应以“稳定面积,提质增效”为主。在此大前提下,逐步调整鲜食品种和加工品种的发展比例,使鲜食品种和加工品种的比例逐步趋于 7∶3,逐步建成以高酸苹果 “澳洲青苹”为主的加工专用品种产业基地,保持我国苹果果汁出口的优势,减缓国内苹果销售的压力;积极创建苹果出口基地,发展外向型苹果产业,这就要求苹果品种定位准确,发展适应出口地区消费特点的品种。比如,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出口果品应以精品为主,风味以酸甜为主,纯甜果反而不太好销;东南亚及俄罗斯地区是我国“秦冠”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港澳地区是我国“红星”出口的主要地区。前几年,由于受美国“蛇果”的挤压,我国“红星”苹果逐渐淡出果市。近年由于甘肃省天水市等地对“红星”四代、五代品种的大力发展,以“花牛”为主的苹果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稳步回升。这种种现象说明苹果市场需要多样化,苹果发展应顺应这种潮流,走多样化发展道路,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达到扩大销量、促进发展的目的。

三是积极引进新品种,储备后续发展品种,增强发展后劲。在农业生产中,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对新品种的引进应高度重视。“富士”苹果的发展很能说明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富士”,到 80年代初期在全国大面积发展,富士在我国的储备期达 10年以上,富士的推广对缩短我国苹果业与国际苹果业的发展差距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积极运用“红富士”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引进在国际上有发展前途的品种,先进行试验示范,为苹果产业的发展储备品种。这是一项长期工程,生产中不应忽视,只有优新品种,才能占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四是加强选优,提升档次,促进效益提高。在苹果品种的发展上,应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方面要紧盯国际苹果的发展趋势,坚持引种;另一方面要坚持发动群众,搞好选优。在这方面我国做了大量工作,有许多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富士”方面成绩骄人,以“‘烟富’系列”“礼富1号”“昌红富士”等为主的选优工作,大大地优化了我国苹果的品种组成,使苹果品种、质量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益成倍增加,特别是“红将军”的成功选育,克服了“富士”苹果着色、果形等多方面的难题。因而在生产中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利于选出更加优良的品种,促进苹果生产效益的提高。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局(743400)

特约编辑:艾 华

王田利(1964-),男,从事果业技术推广工作。

2014-12-17

猜你喜欢

中熟红星富士
2022年“蒙阴杯”全国早中熟桃鉴评大赛在蒙阴成功举行
富士苹果价 将低于往年
友善红星小队成长记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红星花凤蝶
富士苹果大小年树的修剪
富士X-T100
江西省2017年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早熟与中熟棉特点比较
桂林中熟西兰花新品种不同种植期比较试验
翔安区中熟花椰菜新品种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