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2月22~23日黑河冬季暴雪天气成因分析

2015-12-26焦焕杰,孙凌光,赵山山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环流形势暴雪物理量

2015年2月22~23日黑河冬季暴雪天气成因分析

焦焕杰,孙凌光,赵山山

(黑龙江省黑河市气象局,黑龙江黑河 164300)

摘要2015年2月22~23日黑河市发生历史罕见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暴雪天气,给通信、交通运输和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在此从天气系统、卫星云图、物理量等方面,对这次大雪、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雪过程主要是由蒙古低涡发展造成,低涡在黑河地区得到加强,不断有冷空气南下,西南暖气流北上输送,带来充足的水汽条件;低层为高湿度区,同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在该地区形成强大的上升气流和位势不稳定能量;由于低涡的东部地区中低层阻高的稳定,低涡在黑河地区维持时间较长,降雪时间长,从而形成了这次大范围的暴雪天气过程。

关键词大雪;暴雪;环流形势;物理量;成因

中图分类号S427

作者简介焦焕杰(1958- ),男,黑龙江黑河人,工程师,从事天气预报、测雨雷达等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5-05-31

Analysis of the Causes for Winter Snowstorm in Heihe during Feb. 22-23, 2015

JIAO Huan-jie, SUN Ling-guang, ZHAO Shan-shan(Heihe Meteorological Bureau, Heihe, Heilongjiang 164300)

AbstractDuring Feb. 22-23, 2015, a rare snowstorm had appeared in Heihe City. This snow, brought great inconvenience to communic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people’s daily life. The heavy snow process was analyzed from aspects of weather system, satellite cloud image, physical quant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ortex in the Heihe region strengthened constantly cold air south and southwest heating flow northward transport and bring plenty of water vapor conditions; low layer for the high humidity area, while the low level convergence, upper level divergence scattered, in the region formed strong updraft and geopotential instability energy; due to the vortex of the eastern region of low resistivity layer with high stability, vortex in the Heihe region maintain for a long time, thus forming a snowstorm weather process in a large area.

Key wordsHeavy snow; Blizzard; Circulation situation; Physical quantity; Causes

受蒙古低压的影响,2015年2月22~23日黑河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大雪和暴雪的天气过程,22日全市北部地区大雪和暴雪,南部大雪;23日孙吴达到大暴雪,东部地区暴雪,西部地区大雪(表1)。此次降雪过程持续时间长,这次降雪灾害严重地产生雪阻,积雪深度达50 cm以上,造成了全市铁路、公路交通停运数日,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仅黑河市环卫局24日启动抢险预案,出动800辆汽车进行道路疏通清雪,经过数天的抢运,黑河市道路全部畅通。笔者在此从天气系统、卫星云图、物理量等方面,对这次大雪、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此次天气过程的成因。

表1 2015年2月21~23日黑河各站24 h降雨量 mm

1天气系统分析

1.1高空环流形势2月21日20:00 850 hPa( 图1a),在内蒙东部为南北向低压,低压前部是西南风急流区,把南方的暖湿向北输送,低压区的风向呈环绕形势,在黑河地区有西南和东南弱切变,黑河、绥化、齐齐哈尔是南北强切变,由于西北部较强冷空气南下、西南暖湿空气北上在黑河地区堆积,形成了较大降雪。22日20:00 850 hPa(图1b),低压由内蒙东部移至黑龙江省南部,低压区的风向呈环绕形势加强,低压后部西北气流冷空气下冲,22日20:00冷空气南压至东北地区,由于北部冷空气的不断补充以及东部高压脊的阻挡,低涡移动缓慢,强度加强,中心强度达516 dagpm。23日20:00 850 hPa,低涡有所减弱,冷温度中心与低涡中心重合,东部阻高的减弱,低涡向东北方向移动。

1.2地面形势2月22日14:00地面天气图上(图2a),在东北地区为一个很强的低压,范围很大,旋转动力很强,低压中心位于孙吴、北安,强度为1 002.5 hPa,低压覆盖黑龙江省大部地区,黑河地区降雪是北强南弱;23日02:00(图2b),低压在东移的过程中有所减弱,低压中心强度为1 002.5 hPa,低压中心东移,低压覆盖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黑河地区降雪是东强西弱;24日08:00,低压中心移出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受其残余势力的影响,仍有小雪天气出现。

在历史统计中有80%的地面天气系统是蒙古低压,在蒙古中东部开始发展,受日本高压的阻挡,蒙古低压向黑龙江省移动,移动过程中把南方的暖湿空气输送到东北与东北冷空气交汇,产生了大雪或暴雪天气[1]。

2卫星云图分析

在大尺度背景下注意分析中小尺度系统,并结合卫星云图对云系和云团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将有利于提高降水落区和强度的预报。在此次降水过程中,与高空冷涡相配合的涡旋云系十分明显,云系一直维持在黑河上空,在云系前方有云阶出现,云系后边界整齐(图2)。

3物理量诊断分析

3.1水汽来源分析分析850 hPa温度露点差可见,低涡形成时低涡中心附近测站大的温度露点差均在3 ℃以下,说明低涡自身携带了一定量的水汽。低涡在内蒙发展时低压的前部西南气流把南方、渤海、日本海等暖湿空气向北输送到黑河地区,这是出现明显降雪的主要水汽来源。对于一次降雪过程,降雪的多少取决于降雪区外来的低层的水汽补充。而大量的水汽、比湿从渤海、日本海洋面上流入,说明这次降雪过程主要的水汽来源是东南部的洋面,这与黑河市产生较大降雪的历史情况是相符合的。

3.2温度平流场冷平流引起降温下沉运动,而暖平流引起上升运动,给出了上升动力条件[2]。此次降雪过程中,云的覆盖起到了棉被效应,温度不是很低,全天温度温差小。降雪结束后,低压移出,低压后部西北冷气流流入,并伴随着寒潮天气过程,气温下降明显,降温幅度达8~10 ℃。

4主要的数值预报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数值预报的准确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近年来数值预报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黑河地区主要用到的数值预报产品有欧洲数值中心的24~168 h地面预报图、风场预报图、流场预报图、500 hPa高度场预报图、850 hPa温度场预报图、散度及水汽通量预报图,这些先进的数值预报产品为做好天气预报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5小结

(1)2015年2月22~23日的降雪过程主要是由蒙古低涡发展造成,低涡在黑河地区得到加强,不断有冷空气南下,西南暖气流北上输送,带来充足的水汽条件。

(2)黑河地区低层为高湿度区,同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在该地区形成强大的上升气流和位势不稳定能量。

(3)由于低涡的东部地区中低层阻高的稳定,低涡在黑河地区维持时间较长,降雪时间长,从而形成了这次大范围的暴雪天气过程。

参考文献

[1] 元贞姬.鸡西市2007年12月28日暴雪天气过程分析[R].黑龙江省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2012.

[2] 邵美荣.2008年10月21-25日黑龙江省冬季首场强降雪天气成因分析[R].黑龙江省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2012.

猜你喜欢

环流形势暴雪物理量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咸阳市冰雹分布及环流特征分析
西藏西南部暴雪天气分析
电场中六个常见物理量的大小比较
日喀则“118”大到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西藏南部灾害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突降暴雪快出动,彻夜清除保畅通”等十二则
关于圆盘状物体的几个物理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