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缘何一分为二?
2015-12-26
HP缘何一分为二?
文/陈 卓
回顾惠普在IT行业大变革中走过的76年长路,用跌宕起伏和充满戏剧性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时代变迁,辉煌、低谷、受追捧,遭质疑,这些关键词对于惠普来说均不陌生。
惠特曼的分拆计划,与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借助670亿美元并购交易整合戴尔公司和EMC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借助着科技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迈克尔·戴尔正豪赌一家单一的企业计算技术提供商将变得更加强大,因为它能够向企业客户提供所需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惠普则表示,该公司能够通过戴尔收购EMC的交易受益,因为两家公司的高管将会因为合并而分心。
随着11月2日惠普正式宣布完成分拆,一个巨无霸变身为两个世界500强企业:惠普和惠普企业。前者以PC和打印机为主业;后者则以云计算、服务器、存储和软件服务为主业。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两家公司挂牌后的股价走势迥然不同,CEO惠特曼亲自领衔、被寄予厚望的惠普企业下跌近5%,而不被看好的以PC和打印机为主业的惠普却暴涨近13%。作为当今全球PC产业位列第二和第三的惠普和戴尔,在转型方向上作出了完全不同的抉择。
不过无论如何,这两家公司做出这样的重大决策,唯一相同的理由均是要做转型,求发展,今天的惠普已不再是昨日的惠普,今天的戴尔也不再是昔日的戴尔。一个正在做减法,而另一个则正在做加法。
回顾惠普在IT行业大变革中走过的76年长路,用跌宕起伏和充满戏剧性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其中不仅包括自身的各种丑闻、不停更换的CEO等,还有命运多舛的并购,均出自惠普。
时代变迁,辉煌、低谷、受追捧,遭质疑,这些关键词对于惠普来说均不陌生。但是,惠普远远未到穷困潦倒地步,它仍然有机会重现昔日辉煌。公司一分为二对于曾经为科技业最优秀的企业之一的惠普而言,是怎样的信号呢?
目前,在全球科技史上,几乎从未有过如此等级和规模的分拆。就如同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毫无提前减速的情况下突然刹车。科技产品经销商Tech Data首席执行官鲍勃·杜特科夫斯基(Bob Dutkowsky)表示,“老牌的惠普非常庞大,但行动也非常缓慢。分拆为两家公司后,它们将会变得更敏捷、更具竞争力和创新力。”在Tech Data去年280亿美元的销售额中,有20%都来自于惠普产品。
市场调研公司IDC首席研究官克劳福特·德尔-佩雷特(Crawford Del Prete)认为,惠普在分拆前的一些举动表明,分拆后的两家企业将各自沿着自身的方向前行。他们已经收购了一些企业,如计算机安全公司Tipping Point,以及一些云服务公司。他说,“在削减内部支出和如何分配销售出的产品利润问题上,惠普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根据惠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报告,此次分拆的支出预计将高达20亿美元。而且在销售产品和服务时,分拆将会切断企业业务与PC业务之间的协同作用。惠特曼表示,“根据企业类型、规模和市场来看,惠普与当年的eBay完全不同。eBay当时很火爆,创建出来一个新产品。惠普过去曾经辉煌过,也曾是标志性企业。”惠普近年来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云计算服务的崛起。亚马逊、微软如今已成为云计算服务市场的龙头。虽然惠普曾拥有自己的公众云服务,但从未引起太多关注。惠普在上周宣布,将关闭云服务。不过惠普表示,这家公司仍将通过其它方式进行投资,通过混合途径向用户提供云服务。
虽然惠特曼没有谈到过未来的特定收购对象,但当问及收购问题时,她曾强调了过去规模在20亿美元至3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如3Par、3Com和Aruba Networks等。惠特曼本人对大型并购交易并不十分热衷。其实,在惠特曼出任惠普首席执行官之后,她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惠普自1997年以来已斥资612亿美元完成了8宗重大的并购交易,但结果有好有坏。赫德时代斥资139亿美元收购EDS、斥资10亿美元收购Palm,以及李艾科时代斥资103亿美元收购Autonomy,进一步拉紧了惠普的运营,这也迫使其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资产减损和裁员。
惠普一分为二之后的两个公司依然任重而道远,分拆后无论是惠普还是惠普企业各自都还有着年产值超过500亿美元的业务。而负责发展云计算解决方案的惠普企业,其核心基础设施业务如3Par的存储设备和行业标准的服务器等,却从来没有过好日子。这部分业务能否得到改善,将决定惠普的未来。
责任编辑:张贝贝
zhangbb@softic.com.cn
陈卓
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