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资源特色控制与详细规划编制

2015-12-25李玲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31期
关键词:城市设计

摘要:文章以惠州市惠阳区秋长维白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案例,分析在建设发展形势与要求的变化下,城市近郊的资源特色型片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编制重点。希望立足于生态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之间相互平衡的发展目标,对该类片区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产业选择进行新的探索。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资源;特色控制;新型第三产业;城市设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1-000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31.001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范围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展,很多城市近郊片区逐渐成为城市边缘组团,其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开发模式和用地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片区一般具有距离城市中心城区较近、与城市关系密切、自然资源优越、有较深厚的人文资源、生态环境较敏感等特点,本文称之为“城市近郊资源特色型片区”。对于这类非完全法定意义上受到严格界定和控制的特定地区,目前在发展定位和用地控制方面存在较大缺陷。本文主要针对资源特色型城市近郊片区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产业选择和用地控制进行研究和探讨。

1 项目概况

维白片区位于惠阳中心城区的西郊,处于惠阳老城区与新圩相连的省道上,沿线上的各种休闲产业与维白片区紧密联系。规划的区域交通设施建成后,维白片区的交通将极为便利,通过高速路,联系深圳、大亚湾和惠城区。规划用地总面积552公顷。维白片区是惠阳区最接近自然山体的片区之一,片区内的山水景观、生态环境是维白片区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最重要的资源。片区处在秋长历史文化名镇的西部、叶挺红色旅游景区南部,既不是文化最富集的区域,但是又与之紧邻,可与之互相利用。片区绝大多数用地目前是未开发的“处女地”,拥有相对完整和丰富的土地储备,发展空间大,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有条件满足潜在的市场需求。片区长期以来是城郊地区,绝大多数用地是未开发用地,临近秋长东南片区的已建设用地属于传统的村镇为主体的建设模式,发展质量、建设水平、建成环境都较低。规划区现状对外交通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现状设施具有明显的小城镇级特点,综合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未来发展需要,不能吸引人气,最终造成属地化程度不高的局面。

2 城市近郊资源特色型片区控规编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如何衔接三大规划

由于城市近郊资源特色型片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更需要以城市规划为中心,协调土地利用规划和多学科规划,使得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在用地分类上匹配,并在控规层面得到衔接和落实。在《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维白片区主要确定为发展备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发展备用地紧邻高速路和主干路,靠近山体部分为非建设用地。但是在《惠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中,维白片区大部分为有条件建设用地和允许建设用地,“土规”建设用地与“市总规”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在维白片区有大量的有条件建设用地在《市总规》中为备用地,是城市建设的弹性控制区。经过《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充实完善和《惠州市近期建设规划修编(惠阳中心城区)(2011~2015)》修编,城乡规划与国土规划得到了有效衔接。因此本次控规基本按照“市总规”充实完善修正的功能进行延伸、细化,并按照“土规”建设用地界线的控制要求,严格控制增长边界,实现“三规合一”。

2.2 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城市近郊资源特色型片区往往属于生态较敏感的地区,但是由于地处城市近郊,周边社会经济状况复杂,给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由此造成资源特色的保护、恢复和建设相互脱节,不利于生态和风景环境的保护,也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寻求保护性利用、可持续发展、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双赢目的的发展模式。对于维白片区这样有山有水、现状为建设用地较多的片区,该如何利用?应该从保护生态的角度出发,对片区进行用地适建性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结合土地保护的政策,确定片区可利用的建设用地。以“尊重、融合、打造”为主要工作思路,尊重现状特色生态山水、人文历史、地域风情、发展历程,展示生态文化、客家文化。通过区域统筹,充分利用片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将特色文化、山水与城市功能、现代文明相融合,创新“山水城”发展模式。并通过对生态、文化价值的挖掘,根据片区绿地结构和生态敏感性的特点,形成片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确定开放空间和建设用地边界,重塑生态田园城市品牌,从品质上提升城市的现代服务能力。

3 城市近郊资源特色型片区控规编制的重点

3.1 发展定位的确定

随着快速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地区由于片面追求资源的开发速度,忽视了区域内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种粗放式、单一开发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因此正确确定城市近郊资源特色型片区的发展定位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维白片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们通过详实的现状调查和基础资料分析,对上位规划进行透彻解析与判读,分析宏观发展环境变化,结合片区发展的新形势,并寻找相关产业的对位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在以上基础上确定该片区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3.1.1 宏观发展环境变化。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了节能环保新常态下的绿色发展新模式,指出消费模式向多样化、个性化升级,同时创新成为新常态下的发展引擎,这三点对于维白片区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加速,同城化渐成趋势,区域经济向内源型经济转型。而“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加上城市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消费方式的改变,服务业为主的新型第三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下,惠阳的产业和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加快生产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并形成了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休闲度假旅游成为休闲产业的主攻方向,维白地区突出发展新型服务业有望成为惠阳区产业转型的抓手。

3.1.2 片区发展新形势。对于片区而言,区域已成为新一轮的投资热点地区,大批重点项目陆续进驻,区域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也推动了阳光健康消费模式的形成。因此,综合判断惠阳区的总体发展态势,传统产业需要加快升级,根据片区资源特色的不同,每个片区承担不同的职能。维白片区其发展定位与以工业为主导的片区不同,应该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以优质环境为载体,培育拥有新品牌、新形象、新活力的新型第三产业。打造体现客家文化、生态文化、现代服务三大特色的全新消费模式,构建宜居宜业的城市示范区和旅游休闲目的地。

3.2 城市设计的引导

维白片区是惠阳区为数不多的独具特色的片区,需要从人的行为角度出发,通过城市设计的引导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完善,以保持与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风貌、优良的环境品质,打造生态友好的、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有生气的城市示范区风貌形象。

3.2.1 针对资源型片区的城市设计理念。结合片区自然元素及空间形态,设计中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山水形态,整体开发建设贯彻生态性的原则,保护规划区现有水网、林地,确保片区内原生环境的永续发展,形成以“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相互交织的山水格局。创造相互联系的公共空间,注重空间的综合发展,形成开敞空间,并通过道路连接。从人的尺度与经历出发,强调构建多变的城市环境与丰富的城市生活内涵。设计突出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强调片区特殊性,体现山水田园城市特有的风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设计与项目实施中体现资源高效性。

3.2.2 针对资源型片区的城市设计策略。创造山水田园自然景观,提供人性化的舒适空间,打造个性化特色街区,建构便捷的出入口与交通系统,注重无障碍设计,创造不同层面景观,形成公共空间联系网络,例如绿化节点与屋顶花园。创造多条绿色景观廊道,打通绿化、水系、景观道路的视线通廊。满足宜人的尺度要求,创造各类特色风貌分区,创造具有标志性、独特性以及具有高识别度的开放空间,具备各类主题公共空间。

3.3 规划实施的落实

针对维白片区这类城市近郊的资源特色型片区,为保障规划的实施,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划实施机制,在政府的干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牵引下,加强生态环境

保护,推动片区发展和开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3.1 确保规划管理的权威性。规划确定的干道系统,为片区土地开发、功能布局及交通网络格局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框架,应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以确保规划的主体架构逐步形成。规划确定的生态廊道、开敞空间等,应得到保护和控制。片区的建设必须强调绿色、生态与环保,维护整体环境景观形象。片区内水系、山体等作为重要的生态景观资源,应严格控制,避免破坏。片区内现有村庄,应在发展成为城中村之前进行引导控制,避免村庄建设无序蔓延,并引导其发展为体现地方特色的传统村落。

3.3.2 建立科学的城市经营理念。规划应体现其务实性和可操作性理念,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前提下,对可以商业化运作的城市资源进行资本资产运作,并形成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3.3.3 选择合适的城市发展策略。尊重现状发展条件和建设状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安排村经济发展用地与集约使用土地资源,保证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利益与集体经济双赢;围绕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建设产业配套设施,积极树立品牌,建设国内知名的产业集聚园区。

3.3.4 注重地域特色的塑造。充分控制片区的生态人文资源,确立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通过山水资源与企业品牌、地方文化等人文要素有机结合,树立环境优美、适宜居住、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

4 结语

城市近郊资源特色型片区凭借其丰富资源,在新型城镇化和地方产业转型的背景下,必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片区。因此,应打造体现生态文化、地方文化和产业转型特色的全新消费模式,成为体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地方实践、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和重塑地方品牌的重要抓手。

作者简介:李玲(1979-),女,供职于雅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方向:城市规划。

(责任编辑:周 琼)

猜你喜欢

城市设计
浅谈弥合城市断裂带的可实施性意见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探讨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探讨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