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市茶叶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2015-12-25曲艺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茶叶对策

曲艺

摘 要 青岛市茶叶产业是近几十年新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初具规模,是全国茶叶产业中崛起的一只新秀。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存在着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如生产加工规模程度化不高、专业人才缺乏、市场定位不准确以及政府政策不到位等,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青岛市茶叶产业的发展。从青岛市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入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找到一条适合青岛市茶叶产业不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茶叶;产业发展;加工规模;对策;山东省青岛市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3--02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享受生活,茶、可乐、果汁、咖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当代人也更加讲究健康,茶以其独特的营养与保健功效受到大众的一致追捧与好评,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发展的现状

青岛茶叶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产出的茶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加上饮用茶具有清热解毒,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深受大众消费者喜爱。

1.1 基本情况概述

青岛茶叶主要分布在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和即墨市等地,其中以崂山地区的茶叶最为出名。

表1可以看出,截至2014年,青岛全市共有茶园面积4 482 hm2,茶叶产量为2 043 t。其中黄岛区种植面积最大,为2 945 hm2,占青岛市总种植面积的1/2以上,但其产量却不高,仅占青岛市总产量的1/4。相比之下,崂山区尽管面积上不占优势,为1 205 hm2,但产量却稳居青岛茶叶产量榜首,达到青岛市茶叶产量的50%以上。城阳茶叶产量约为0.16 t/hm2,通过对比发现,城阳仅占即墨产量的10%,产量明显欠缺,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整顿。

茶叶是青岛市农业产业中相对来说是比较具有优势的产品,应加强对其管理与引导,使其走出青岛,走向全国乃至国际。

1.2 发展现状分析

青岛茶原属南方茶品种,其中崂山茶于1957年冬开始进行茶苗移植试验,可在当时并不成功。1958年又进行育苗驯化,并获得成功。它的成功表明茶树是完全可以在北纬30°以北种植的,拓宽了茶树栽培领域[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传统茶叶的发展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崂山茶已成为各区茶叶发展的重点。近年来,青岛市加大茶叶产业发展,不断开发引进茶叶新品种,注重茶的保健功效,全面推向各种人群,如富硒茶、有机茶、乌龙茶和花茶等。同时,青岛也在不断完善茶叶服务体系,建立茶叶协会组织,开展茶叶咨询服务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岛茶文化,走进茶产业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青岛茶在省内乃至国内都小有名气,但是与广东茶、云南茶等历史悠久的茶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规模程度化不高

从表2可以看出,近几年青岛市茶园面积与产量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经计算发现,2012年是最近5 a茶叶667 m2产值最大的一年。除2013年667 m2产值降下来外,其余3 a产量相当。但是相对于国内对茶叶需求的不断增大,这无异于在退步。

首先,青岛茶大部分还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茶树种植,没有大的茶园,机械化跟不上,规模化、集成化程度低[2];其次,青岛茶生产主要是靠销售茶叶,产业链低,并没有其他相关产品,如茶饮品、茶制糕点等深加工产品,通过表2也可以看出,青岛茶种植面积较小、产量低,规模化程度不高。

2.2 专业人才缺乏

第一,自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国内上下对“三农”问题更加重视,各农业院校地位也发生较大变化,不断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教育人才,但是很少有院校开展茶产业专业,甚至院系,这就使得茶产业专业人才缺乏,或者有些院校虽开设课程却缺少实践经验;第二,很多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而很少有人愿意去农村去乡下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激情;第三,茶叶机械、深加工、营销方面人才不足,科研方面跟不上,与时代脱轨;第四,茶叶种植户很多为小学初中水平,种植业方面专业人员不足,大部分茶农还是家庭经营为主,只知道根据以往经验来种植,不懂得引进与研发新品种。

2.3 市场定位不准确,品牌意识薄弱

2.3.1 茶叶行业混乱,茶品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而青岛市茶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一些种植户、销售商钻了空子,出现了像无证经营、质量安全不合格等问题,导致市面上青岛茶质量良莠不齐;同时,很多商家打着青岛茶、崂山茶的旗帜销售劣质茶,严重影响了青岛茶在市场的地位。另一方面,青岛茶缺乏统一系统的生产管理,如农药化肥选用不当,造成土壤板结、植株生产不良、农药化肥超标等[3],已成为制约青岛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部分企业的产品标准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相差甚远,质量不达标,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严重影响的消费者的权益,更影响了青岛茶在市场上的信誉问题。

2.3.2 品牌意识不弱

青岛茶重视茶叶的销售情况,而逐渐忽视了品牌的作用。大部分人听说青岛茶的第一反应就是崂山茶,崂山茶似乎成了青岛茶的替代词,但是实际上崂山茶只是一个统称,是对崂山地区茶叶的概括,真正的品牌却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销售商各自管理,导致产品标准各不相同、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消费者选购产业商品。

2.4 政府政策不到位

青岛市各政府部门对茶叶产业发展保持了一定的扶持力度,但是真正落实到实处、让老百姓收到福利的政府措施有限。茶叶作为青岛市农业的优势产业与存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为青岛经济发展贡献了重大的贡献,因此政府应加强对青岛茶叶产业的扶持力度。

3 应对措施

3.1 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深加工

青岛市首先需要建立大型茶园,保证茶叶从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全部一体化,即形成供销产业链,如若干茶叶种植户自发连片组建大型茶园,在其中建立茶厂,由相关人员进行统一指导,便于实现机械化操作,统一收取茶叶标准,进行加工、包装、销售。其次,招商引资。在茶园附近建立深加工厂,逐渐形成龙头企业,打响知名度。工厂负责茶叶的深加工,如茶饮品、茶糕点,既避免了资源短缺,保证了茶叶的新鲜度与营养,又节省了储藏、运输费用,大大节约了时间,促进产业升值,保证企业品牌价值。

3.2 实施人才计划

首先,国家与政府鼓励各大农业院校开设茶类专业、院系,鼓励培养从种植、培养到实践、科研、加工全方位、多领域的茶方面的人才;其次,学校、社会与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研究生到农村实习、发展,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补助;最后,加大茶产业科研力度,培养各方面(服务、销售和信息等)全面发展的研究人员,使其指导种植户种植高品质的茶叶,更好地服务市场、服务社会。

3.3 市场定位准确,品牌建设有待提高

3.3.1 规范茶行业标准,保证茶叶质量

青岛市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相关的茶叶行业规范标准,使种植户、销售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产品源头到销售阶段保证产品质量。第一,严格规范市场秩序,依法取缔黑作坊与无证经营的店铺,确保消费者买到的商品都是从正规渠道供应的;第二,规范茶叶质量标准,制定相应规格,将茶叶从育苗、浇水、施肥、管理各个阶段进行细分,严格控制茶叶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含量,保证茶叶质量。

3.3.2 实施品牌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将发展的立足点转变到提高产品质量与效益上面,增强创新意识,推动新发展。实施品牌战略,通过科研、管理、技术等改变经济增长对能源的过分消耗,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提高产品质量与价值。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在企业,重点在产品[4],目前,青岛市的当务之急是发展龙头企业,努力打造有较高影响力的的品牌,然后带动其他企业共同发展。目前,青岛茶品牌主要有万里江、晓阳春和碧雪春等,但知名度都不是很高,因此,青岛市应致力于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打响青岛茶品牌,从而提高茶叶销售量。

3.4 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

由于产业产业化发展涉及到政府的多个部门,因此青岛市政府机关在做决策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茶叶种植户与企业双方的实际情况,协调他们之间的职能与任务,尽快出台相关惠农惠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青岛市也应完善服务体系,出台规范性文件,推进茶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裕晏.鲁系渊源[A]//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唠山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集[C].2006.

[2]毕升.浅析农业信息技术对茶叶种植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4(7):46.

[3]陆忠典.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4(1):22-23.

[4]罗婷婷.普洱茶品牌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茶叶对策
《茶叶通讯》简介
诊错因 知对策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香喷喷的茶叶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