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北地区甘蓝、西瓜、玉米、香菜菜粮轮作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5-12-25纵瑞敬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23期
关键词:淮北地区栽培技术

纵瑞敬

摘 要:萧县地处淮北平原,适于多种蔬菜及农作物生产。近几年,推广应用甘蓝、西瓜、玉米、香菜‘一年四种四收菜粮轮作栽培模式,甘蓝、西瓜进行塑料大棚保护地生产,玉米露地生产,香菜保护地与露地生产兼而有之,菜粮兼顾,进一步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是农民朋友致富的一种好模式,年栽培面积达到300hm2。

关键词:淮北地区;菜粮轮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0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3-40-02

1 “一年四种四收”应用效果

1.1 经济效益突出 2010年以来,连续多年推广应用甘蓝、西瓜、玉米、香菜“一年四种四收”栽培模式,平均667m2产甘蓝3 750kg、西瓜3 000kg、玉米干籽粒500kg、香菜1 500kg,销售收入平均分别为6 000元、3 000元、1 000元、3 500元,合计,667m2年总产量8 750kg,销售收入13 500元。

1.2 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甘蓝、西瓜、玉米、香菜“一年四种四收”种植模式,既生产瓜菜,又生产粮食作物,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菜粮轮作,瓜菜生产安排在1a之中相对冷凉季节,病虫害轻发生,利于无公害瓜菜生产;玉米后期套播香菜,利于香菜出苗;该模式充分利于了时间、空间、土地和光热资源,菜粮轮作,加上露地生产与保护地生产交替进行,形成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良性生态循环。

2 种植模式及茬口安排

甘蓝、西瓜、玉米、香菜“一年四种四收”、菜粮兼种的种植模式,具体茬口安排是:甘蓝于12月上中旬育苗,1月中下旬分苗,2月上中旬定植,4月上中旬收获上市;西瓜于3月上旬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6月中下旬上市;玉米于6月中下旬种植,10月上中旬收获;香菜于秋季9月上中在玉米行间套种,11月中下旬开始上市,至次年3月底结束。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甘蓝栽培要点

3.1.1 品种选择 选用冬性强、耐抽薹、生育期短、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如中甘21、8398、美味早生、雪王早生等品种。

3.1.2 育苗 12月中下旬播种,采用塑料大棚或温室等保护设施育苗。播种前将种子用50~55℃温水处理15min,然后常温条件下浸种3h左右,捞出甩干置于22~24℃条件下催芽,待60%左右种子出芽即可播种。

将育苗床浇透底水,待水下渗后撒播种子,每m2用种子2~3g,播种后均匀覆盖厚度1cm左右的细土。为防止立枯病发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土壤杀菌,每m2用量7~10g拌于覆土中。出苗前白天温度20~25℃,夜间温度13~15℃。幼苗出土后开始适当放风,降温降湿蹲苗。白天12~15℃,夜间5~8℃,然后再逐渐提高温度,白天15~20℃,夜间8~10℃。1月中下旬,幼苗长到2叶1心或3叶1心时分苗于营养钵中栽培,分苗后及时浇水。幼苗具5~6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壮苗标准:生长健壮,叶片肥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定植前5~7d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使之适应外界条件。并于定植前将苗床浇1次透水。

3.1.3 定植 定植前,整地做畦,深翻土地,施足基肥,结合整地667m2施充分腐熟的土杂肥1 000kg、鸡粪250kg,配合施入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5%)50kg。整地后100cm放线起垄,沟宽30cm,深10cm,垄宽70cm。提前10d左右盖棚升温。2月初至2月下旬,选晴天定植,保证在缓苗期有一段好天气。定植后浇缓苗水。一般采用小高垄畦栽培,覆盖地膜。每垄定植双行,每667m2定植4 000株左右。

3.1.4 田管 定植后闷棚3~4d,以利缓苗。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0~22℃,夜间10~12℃。定植后浇缓苗水,缓苗后及时通风,降温管理,防止徒长。连续中耕2~3次,进入莲座期蹲苗7~10d,保持棚内温度白天15~20℃,夜间8~10℃。之后进入结球期,结合浇水进行1次追肥,每667m2追施尿素15kg左右,并适当提高棚温,保持棚温不超过25℃,达到25℃以上时放风,一般每隔10~15d浇水1次。结球后期适当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平均气温15℃以上时撤去塑料薄膜。

3.1.5 采收 适期采收。4月上中旬,当叶球基本包实时就可根据市场行情,收获上市。保留适量外叶以保护叶球不受玷污或损伤。

3.2 西瓜

3.2.1 品种选择 西瓜选用早熟、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易坐瓜的中小果型品种,如早佳84-24、京欣1号、京欣2号或华欣007等品种。

3.2.2 培育壮苗 建议优先购置集约化育苗厂培育的商品嫁接苗。若自己育苗,于3上中旬浸种催芽后进行塑料大棚多层覆盖育苗。在苗高15cm、有3~5片真叶、苗龄30d左右时定植。

3.2.3 搞好定植 甘蓝收获后,及时清茬,整地施肥,每667m2施土杂肥3 000kg、饼肥30kg、45%硫酸钾复合肥50kg、硼肥0.5kg作基肥,深施、匀施。每667m2定植650~850株。

3.2.4 温度管理 定植后7~10d,保持白天温度27~30℃,夜晚15~20℃。缓苗后营养生长期,保持白天温度25~30℃,夜晚15~18℃,晴天午后棚温超过33℃,前期采用开门或背风一端开口通风降温,后期气温升高则卷起大棚边膜通风降温。坐果期,保持白天温度28~30℃,夜晚15℃。坐果后,白天温度30~32℃,夜晚18~20℃。生长期间,注意加强光照,结合通风降湿控温。

3.2.5 水肥管理 缓苗后3~4d浇1次缓苗水,水量不宜大。伸蔓期至开花前保持土壤湿润。开花坐果期要适当控制肥水,果实膨大期保持肥水充足,并随水每667m2追施硫酸钾三元复合肥20~30kg。在生长中后期進行根外追肥,7~10d用0.2%~0.3%磷酸二氢钾喷施1次。果实膨大后期停止浇水。

3.2.6 整枝 西瓜分枝性强,容易形成侧枝,应及时进行植株调整、打杈,确保蔓叶均匀分布。爬地栽培多采用3蔓整枝即1条主蔓2条侧蔓。整枝打杈选择晴天进行。

3.2.7 人工授粉与留瓜 选择晴天上午8:00~9:00时采当日盛开雄花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要均匀的涂抹在主蔓第2朵或第3朵雌花的柱头上,一般1朵雄花授1~3朵雌花,并做好标记,以助成熟度鉴定和适时采收。

3.2.8 留瓜与翻瓜 待幼果生长至鸡蛋大小时,一般选留主蔓第2或第3雌花坐果,每株只留1个果。果实停止生长后要进行翻瓜,翻瓜要在下午进行,顺一个方向翻,每次的翻转角度不超过30°,每个瓜翻2~3次即可。

3.2.9 收获上市 6月中旬收获上市。根据授粉日期标记、成熟果实的果面固有色泽和品种特征等综合判断成熟度。一般在授粉后25~35d西瓜成熟。采收时间最好在上午,易裂的品种在傍晚采收。远距离销售宜选择80%~90%成熟的果实采收,近距离销售宜选择90%~100%成熟时的果实采收。

3.3 玉米 夏玉米,于6月中下旬播种,选用叶片上举紧凑型品种,如郑单958、隆平206、伟科702等品种。整地时667m2施入腐熟的土杂肥1 000kg,复合肥50kg、硫酸锌1kg。实行宽窄行种植,宽行距150cm、窄行距40cm,株距33cm,每穴2~3株,播种深度3~5cm。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3叶期疏苗,5叶期定苗,定苗后进行中耕除草,促使植株敦实。在小喇叭口(9片展开叶)至大喇叭口期(10~12片展开叶)每667m2机械追施尿素15kg,根据天气和田间墒情状况,宜早施用,结合浇拔节水,中耕培土促进气生根下扎,防止倒伏。10月上中旬,为增加玉米粒重、促增产,在不影响下茬香菜生长的情况下,应尽量迟收。

3.4 香菜 香菜于9月上中旬,在玉米大行间套种芫荽,利用玉米高杆植株给芫荽遮阳。播种前,搓开种子,用48℃温水浸种,搅拌至水温降至25℃,再浸种12~15h,将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0~25℃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6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在畦面上浇透水,水渗下后撒播种子,覆土1cm厚。出苗后至间苗期间保持土壤湿润,苗高3~4cm时间苗,拔除病、弱苗,苗距2~3cm,结合间苗拔除田间杂草。间苗后,在苗高4~6cm期间适当蹲苗,控制浇水,当苗高达6cm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直至收获。夏季应在早晚进行浇水,早春与冬季设施栽培应在晴天上午进行。施肥一般于苗高达6cm后,根据苗情,随水冲施尿素1~2次,每667m2追施尿素8~10kg。中后期喷施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进行叶面施肥。11月下旬扣棚保温,白天适宜温度15~20℃,夜间不低于10℃,棚温超过20℃时,及时放风、降温、排湿。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根据市场行情陆续采收上市冬季。

4 小结

该模式甘蓝、西瓜、玉米、香菜“一年四茬”,由于采取粮菜轮作,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交替进行,蔬菜生长期又处于低温冷凉季节,全年整个生育期病虫害发生较轻,基本解决了蔬菜连作病虫害重发及设施蔬菜连作土壤盐渍化障碍问题。对于大棚越冬甘蓝后期,偶发的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等,其防治原则 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规定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农药,交替使用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間隔期用药。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淮北地区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麦茬机插优质食味粳稻氮肥减量的精确运筹
淮北地区小麦茬机插水稻丰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运作研究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综述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夏大豆田间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