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以载道”的视角看近代折衷主义建筑
2015-12-25郑志颖陈光辉吴洁好
郑志颖,陈光辉,吴洁好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福州 350118)
从“文以载道”的视角看近代折衷主义建筑
郑志颖,陈光辉,吴洁好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福州 350118)
1954年,梁思成针对新中国建筑设计民族化提出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他将建筑构件类比为“建筑词汇”,建筑形式类比为“文章文法”,并极力提倡采用传统“建筑词汇”和传统“文章文法”翻译西方建筑,替换性质功用相同的西方建筑构件和建筑形式,建造适合新中国的建筑。这与清末民初文学家林琴南运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的翻译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通过剖析二者的思想渊源,而后引述古文和传统建筑的存废之争,再从“文以载道”的视角重新回望二、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折衷主义建筑,为传统建筑精神传承和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价值性参考。
折衷主义建筑;建筑可译性;文以载道;传统建筑复兴
1 思想渊源
19世纪以来的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是一个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历程。在这个时期,相当一部分建筑师认为,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接受西方建筑材料、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以创造“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这种创作思潮受到当时政治历史背景、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进入规模性实践。其中,“尝从教于林琴南先生”[1]的吕彦直所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图1 南京中山陵祭堂
图2 广州中山纪念堂
到了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将这种主张同新时期“社会主要内容、民族形式”的建造需求相结合后,受到广泛认可,并对当时全国范围内的建筑设计工作产生引领性的影响。同时,梁思成还在理论层面对“折衷主义”风格建筑进行了系统性阐释。“建筑可译性”概念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梁认为:我们架构制的原则适巧和现代“洋灰铁筋架”和钢架建筑同一道理[2];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造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就如同不同的民族用他们不同的文字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3]。同时,他将建筑构件类比为“建筑词汇”,建筑形式类比为“文章文法”,并极力提倡采用传统“建筑词汇”和传统“文章文法”翻译西方建筑,替换性质功用相同的西方建筑构件和建筑形式,建造适合新中国的建筑。
“建筑可译性”的这种译法与林琴南运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的翻译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处。林琴南是清末民初有名的古文学家,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的他,出于对改良主义者政见和理论的认同,自1897年起的27年内,在不谙外文的情况下,依他人口述,采用文言体裁先后翻译170余部西方文学作品[4],并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打破了东西文化隔膜的局面。这些“林译小说”以中国传统文人的角度,从西方小说中寻找审美契合点,提炼符合中国文化语境的思想精义,在传统道德范畴内阐述西方风俗人情,理解整合西方文学,完成西方文学的中国化。
溯源梁思成的“建筑可译性”与“林译小说”的译法,不难看出二者都带有明显清末民初改良主义者中体西用之痕迹。中体西用理念的根深蒂固,潜移默化之中促使他们在建筑和文学这不同领域践行着这种理念。
图3 重庆西南人民大礼堂
图4 北京地安门机关宿舍
2 存废之争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西方思想和科技进一步的涌进和冲击之下,传承和变革成为国人争锋的焦点。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作为传统文化的积淀和表现所在,古文与传统建筑,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存废之争。
晚清时期,因白话文通俗易解,可以普及常识、启发民智,各地纷纷兴办白话报。1917年,新文化的先驱胡适和陈独秀分别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学改良刍论》和《文学革命论》,首倡以新文学改良传统文学,以白话文替代文言文,掀起白话文运动。在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下,白话文以其特有的冲击力、感染力、渗透力成为新的主流文体。试图“匡正”的林琴南在《致蔡鹤卿太史书》中以“盖存国粹而授《说文》可以,以《说文》为客,以白话为主,不可也”发辩,蔡元培答之以“无覆孔、孟,铲伦常;白话能达古书之义”。加上五四文化界新秀的“四方围剿”,最终,这场古文的存废之争在林琴南“吾识其理,乃不能道其所以然,此则嗜古者之痼也……吾辈已老,不能为正其非,悠悠百年,自有能辩之者。”[5]的哀叹中告一段落。“能以唐代小说之神韵,迻译外洋小说”的“林译小说”也受到大力批判,刘半农认为:“译书应以原本为主体,译书的文笔,只能把本国文字去凑就外国文,绝不能把外国文学的意义神韵硬改了来凑就本国文。”[6]翻译文学也开始以白话文为载体走向“直译”,古文至此湮没于历史潮流之中。
相比于古文被迅速废止的惨烈,传统建筑相对平缓,并开始以折衷主义的姿态出现,但与此同时也促发了对折衷主义建筑存废的争论。折衷主义建筑的繁荣持续至1937年的抗日战争爆发,全面战争爆发后时局不靖和经济衰溃促使这个时期中国的建筑活动整体上进入停滞阶段。在艰苦的战争条件和设计市场萧条冷落之时,许多建筑师开始以冷静的心态对战前的建筑活动进行严肃的总结和深刻的反思[7]。童寯是其中激进的代表,他从建筑实用性的角度指出:“水泥梁柱已足,又加油漆彩画。平台屋面已足,又加筒瓦屋檐。这实不能谓为合理……在一个比较贫弱的国家,其公共建筑,在不铺张粉饰的原则下,只要经济耐久,合理适用,则其贡献,较任何富含国粹的雕刻装潢为更有意义。”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结构体系相通的看法也受到他的质疑,他认为:“中国木构制度和钢铁水泥做法,唯一相似之点,即二者的结构原则,均属架子式而非箱子式,惟木架和钢架的经济跨度相比,开间可差一半,因此一切用料权衡,均不相同。”[8]
战时建筑师们的这些总结和反思在之后20世纪50年代批判折衷主义建筑时被二次应用。1955年3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反对建筑中的浪费现象》,“社会主要内容、民族形式”建筑被冠以“形式主义”“复古主义”,并迅速掀起针对“社会主要内容、民族形式”建筑的反浪费运动。建筑“折衷”的可行性也再次受到置疑,梁思成不得不承认:“复古主义理论的错误,首先在于它把建筑的形式同内容割裂出来,又把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各地方创造出来的各种建筑形式认为是种种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以任意套在任何内容上。”[9]
随着近三十年建筑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中国建筑的“全盘西化”年代到来,作为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精神的折衷主义建筑就在这不断批判之中逐渐走下神坛,再经历自律时期的多次政治冲击,从此一蹶不振。
3 道的传承
周敦颐云:文所以载道也。回溯唐宋古文运动,再观白话文运动,文体的之所以兴替归根结底在于哪种文体可以更好的载道。文体只是表象与载体,林琴南却执着于此,“拚我残年,极为卫道”[10],而不能正视时局,致力于利用白话和西学对传统之道进行传承,故其败也忽焉。
林纾执著于古文体,建筑师执著于建筑形式,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然而,过度的强调传统之“体”,往往割裂了建筑外形与建筑结构、材料的自然联系,由此引发出的经济上的反浪费和学术上的反复古,最终也钳制了建筑自身的生命力。民族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要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不离其宗的,是承前启后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延续的变化[11]。所以,传统建筑精神的传承应在于其内的设计理念和结构体系,而不应局限于、执著于建筑的外在形式。
4 结语
随着建筑现代化的不断前行,这些毁誉参半的折衷主义建筑如同“林译小说”一样慢慢地淹没在历史潮流之中。1935年庄俊曾以“白话文”喻现代建筑,认为“摩登式之建筑,犹白话体之文也,能普及而又适用”[12],时至今日,现代建筑的前行已然势不可挡;但是,无根则枯、无源则竭,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建筑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纵然能够在工程技术上、在材料与设备上,攀上了现代化的高峰,可是在文化上毕竟并不完美,甚至少点灵魂[13]。习近平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展望未来,中国风格建筑的崛起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表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管中国风格建筑以何种面貌出现,我们都势必要从这两千年来源远流长的传统建筑中汲取灵感。计日以俟,20世纪那批学贯中西的建筑师为传承传统建筑精神所进行的创作和探索,届时将会是我们弥足珍贵的前车之鉴和智慧源泉。
[1]故吕彦直建筑师小传[J].中国建筑,1933,1(01).
[2]林徽因.林徽因全集[M].第2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14.
[3]梁思成.梁思成全集[M].第5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84.
[4]吴仁华.林纾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2.
[5]林纾.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80.
[6]刘半农.钱玄同文集.第一卷.文学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7.
[7]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论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7.
[8]童寯.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J].公共工程专刊,1945.
[9]梁思成.梁思成全集[M].第5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06.
[10]林纾.林琴南再答蔡鹤卿书[N].大公报,1919-03-25.
[11]郑孝燮.为我国建筑的现代化与民族化探索传统民族建筑特色的形成[J].建筑学报,1996(10).
[12]庄俊.建筑之样式[J].中国建筑,1935.
[13]郑孝燮.为我国建筑的现代化与民族化探索传统民族建筑特色的形成[J].建筑学报,1996(10).
TU02
A
1673-1093(2015)03-0052-03
郑志颖(1993),男,就读于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
10.3969/j.issn.1673-1093.2015.03.011
2014-12-20;
20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