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危旧房改造在传承村庄特色方面的探索
——以瑞金市黄沙村华屋小组为例
2015-12-25马亮,王芬
马 亮,王 芬
(1.赣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师范学院 地理与规划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农村危旧房改造在传承村庄特色方面的探索
——以瑞金市黄沙村华屋小组为例
马 亮1,王 芬2
(1.赣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师范学院 地理与规划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江西省瑞金市黄沙村叶坪乡华屋小组是赣南地区农村危旧房改造的示范点,研究针对农村危旧房规划建设在传承村庄特色方面的探索,并通过结合叶坪乡华屋小组的实际,从村庄规划格局的延续、村庄历史建筑的修缮和新建建筑风貌的设计等方面对村庄建设在传承村庄特色方面的内容与方法进行探讨。
危旧房;土坯房;村庄建设;村庄特色
0 引言
2014年3月13日的人民日报以《“信念树”下喜圆新居梦》为题描写了瑞金市黄沙村华屋小组土坯房改造的情况[1],也是在同年3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到了瑞金市黄沙村华屋小组,与村民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土坯房改造等情况。同年7月3日的人民日报以《赣南·红色圣地活力迸发》再次描写了瑞金市黄沙村华屋小组土坯房改造中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情况[2];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家媒体对瑞金市黄沙村华屋小组土坯房改造的重视,充分说明了农村危旧房改造的重要性。
本文基于瑞金市黄沙村华屋小组土坯房改造的规划实践,探讨在农村土坯房建设中如何传承村庄特色的方法,以期为今后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1 赣南地区农村危旧房改造规划
从目前赣南地区农村危旧房建设实践来看,大多数存在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等弊端,主要表现为生搬硬套其他村的建设模式,不能体现自身的特色;对农村建设的规划没有具体考虑,跟着感觉走,可实施性不强,导致不少农村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如何在农村危旧房建设中,将村庄规划与危旧房改造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村庄特色,科学全面的规划,是急需解决的问题[3]。
2 黄沙村华屋小组村庄特色价值评价
以瑞金市黄沙村华屋小组现状调查来看,其村庄的主要特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
当地民居建筑都依靠北侧山体展开,形成曲转回肠、依山就水的街巷空间结构。随着时代变迁,村落由中心向南北两侧拓展,建筑与街道的总体定位与取向都建立在原有的格局之上,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传统村落氛围较强。
2.2 红色文化
瑞金市黄沙村华屋小组是革命英雄辈出的地方,20世纪30年代初期,17名青壮年在苏区“扩红”时参加了红军。为表达革命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参军前夕,他们相邀到后山的蛤蟆岭上,每人栽下一棵象征万古长青的松树,在当地人80多年的精心保护下,这17棵松树(人们称之为17棵“信念树”)一直枝繁叶茂,苍翠挺拔。
2.3 典型的传统客家民居
在这17棵“信念树”下至今还排列着一排排极具地方特色的赣南民居,这些建筑都是具有瑞金当地典型特色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
3 农村危旧房改造对于村庄特色传承的策略探索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其村庄建设与危旧房改造的内容、重点、模式和方式上也极为不同[4]。鉴于华屋小组村庄的现状特色,我们分别对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两个层面提出了传承村庄特色的应对策略。
3.1 规划设计层面的指导策略
对于规划层面的策略,主要是从规划目标、规划理念以及确定村落的规划空间结构着手。
3.1.1 规划目标
规划针对瑞金市黄沙村华屋小组的特色,将其打造为赣闽边境红色第一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精品示范点作为本次规划的目标。
3.1.2 规划理念
根据本村落的现状特色我们提出了以下规划理念:
1)诗意·栖居——保护生态环境,“显山露水”世外桃源。
(1)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土地生态环境。(2)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3)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可持续利用。
2)重拾·乡愁——打造生态人居,营造浓郁乡土氛围。
(1)加快农村联网道路建设,对村庄进行道路改造。(2)加大以土坯房为主的农村危房改造力度。(3)完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共设施宜集中布置,形成村庄公共活动中心。
3)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生态农业。(2)科教兴农,提高农民素质。(3)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
4)生态·永续——推广生态文化,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1)保护村落传统格局。(2)保留建筑传统风貌。(3)新建户型集约化、节能化。
3.2 建筑设计层面的指导策略
对于建筑设计层面的策略,这里主要是从对保留建筑风貌进行评定、提出对保留建筑立面整治以及对新建建筑的设计3个方面着手。
3.2.1 保留建筑风貌评定
受客家迁徙的影响,赣南民居建筑呈现多元融合文化的特征,既有赣北建筑(徽派民居)的特点,又有闽粤建筑的特征。本次规划区内保留的建筑具有浓郁的赣南民居特色:
1)院落天井式。村落的中心有一处祠堂,为“两堂两横”式民居,我们称之为“院落天井式”建筑,中部围合成天井,屋顶内侧的雨水从四面流向天井,俗称“四水归堂”。
2)排屋组合式。在村落的东南方位,一排6栋样式相同、排列整齐的民居非常有特点,为“排屋组合式”民居。
3)半围合组合式。为适应当地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在扩建房屋的时候不一定严格按照对称形式来扩建,在横屋外侧建设与之垂直的横屋,形成“凹”“L”形等半围合组合式的房屋,中间形成的空坪成为这户人家的院落。
3.2.2 保留建筑立面整治
1)维护修缮。对规划给予保留的传统赣南民居,立面整治重点在于保持原样维持其原有风貌。
对质量较好的此类民居,可以保持原样,对其进行略加修缮即可;对于屋顶和墙体等已经存在较大损坏的民居,要在保持其原有建筑结构不动的基础上,修缮门、窗、屋顶、墙体等局部细节,做到修旧如旧。
2)立面改造。对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新建砖房、混凝土房屋,对其进行立面改造。具体手法包括对屋顶进行“平改坡”处理、在山墙上增加马头墙和檐口、对立面进行粉刷,增加门楣和楹联等客家元素、围栏采用直棂形式等,使改造后的整体风貌与传统建筑和新建建筑相统一,与周边环境协调相融,整体营造一个古色古香、客家风情浓郁的新风貌。
3.2.3 新建户型对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1)屋顶。现状建筑多采用悬山式灰色坡屋顶,屋顶坡度约25°,屋檐突出墙体约70 cm,墙与屋檐之间的椽、梁、枋等部分外露,屋顶由伸出的木桁承托。规划户型在灰坡的基础上增加两段两阶式马头墙形式。
2)外墙色质。现状建筑多为土木结构,色彩以暖黄色和白色为主,局部采用灰砖装饰立面。规划新户型立面“粉墙黛瓦”,住宅入口局部采用灰砖装饰立面。
3)窗楣、窗扇、栏杆。现状建筑的窗楣、窗扇、栏杆多采用独具赣南客家建筑特色的竖向木作棂条的形式。规划将其进行现代化表达,门窗和栏杆整体上仍以竖向线条为主要形式,材料选用木材涂刷橘红色彩。
4)入口走廊、楹联等。现状住宅入户门上方一般设有门檐,2层及以上建筑的底层入口设于长廊下,形成一个遮蔽风雨的入口空间。规划户型延续其建造手法,入口处形成独特的空间。
3.3 策略实施特色
从本次华屋小组改造策略实施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特色:
1)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山水生态环境和空间格局。
在总体规划方面,规划充分尊重了华屋村原有屋场坐西北面东南,背山、面田而望岭的整体山水环境和空间格局。充分利用和依托其原有的公共祠堂建筑及前坪水塘等要素,将其作为规划的公共活动核心,展开两条规划轴线设计,即农村基本生活轴线和公共活动景观轴线。
2)对现状建筑进行了充分的分类评价,保护了多栋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民居建筑。
规划之初,我们对现有的名居建筑、公共建筑及农村生产生活附属建构筑物都进行了初步评价,发现在华屋组不大的区域内,具有瑞金当地典型特色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都有体现,规划将这些具有优秀传统客家建筑都分别予以保留,并且结合农村生产生活需求,置换了相应的公共活动功能,对老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也提出了保护措施。
3)对新建建筑的选址以及建筑风貌予以充分论证。
规划根据农民建房的实际需求,结合场地的建设条件及原有的空间格局等,明确了60户农民房集中安排在公共祠堂的两侧布置,以提高土地和基础设施的集约利用率。在建筑风格上对当地的传统名居建筑元素和色彩进行了提炼、提取和充分运用,并且通过村民理事会充分听取了农民的建房意愿,设计了农民喜欢的户型,如图1所示。
4)对农村风貌景观环境融合和公共开敞空间合理的尺度有所控制。
规划对景观的设计要求尽量依托和利用原有的生态环境要素来打造,选择适宜的本地材料和材质,以及当地的树种和植被。利用原祠堂前坪和水塘构筑核心公共活动场所,利用宅间路边空地,设置小尺度的农民生产生活活动的开敞空间,回归宜人的农村乡土生活气息,如图2所示。
图1 结合传统名居建筑元素和色彩的新型建筑
图2 利用原有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
4 结语
瑞金市黄沙村华屋小组村庄规划作为危旧土坯房在规划层面对传承村庄特色的先行探索,提出了村庄规划格局的延续、村庄历史建筑的修缮、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新建建筑风貌的设计等有别于一般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内容,为今后农村危旧房村庄规划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案例。在技术层面上,农村危旧房村庄规划涉及的内容仍需进一步研究,如村庄市政工程的研究、村民生产生活方法以及新型城镇化村庄土地流转等。对于其他类型的农村危旧房村庄来说,文化类型不同,规划内容和方法也有所区别,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赣南.红色圣地活力迸发[N].人民日报,2014-07-03.
[2]“信念树”下喜圆新居梦[N].人民日报,2014-03-13.
[3]张宁波,山水,田园.人居—井冈山市茅坪新村建设规划[J].规划师,2014(2).
[4]林潇,曲倩影.我省15亿元改造13.5万户农村危房[N].南昌日报,2013-09-29.
TU982.29
A
1673-1093(2015)02-0055-03
马亮(1984),男,福建厦门人,硕士,工程师,现就职于赣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任规划一所副所长,研究方向:区域规划与开发。
10.3969/j.issn.1673-1093.2015.02.012
2014-10-30;
201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