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输送机料层厚度稳定装置
2015-12-25黄河春孔德亮奎屯铜冠冶化有限责任公司奎屯833200
黄河春孔德亮(奎屯铜冠冶化有限责任公司 奎屯833200)
胶带输送机料层厚度稳定装置
黄河春孔德亮
(奎屯铜冠冶化有限责任公司奎屯833200)
摘要介绍了一种实用新型胶带输送机料层厚度稳定装置,具体地说是在胶带输送机导料槽出料端安装料层厚度控制阀、出料阀辅助出料装置、物料检测接近开关、料层厚度检测接近开关。该装置适用于湿法冶金系统废水中和处理工艺电石渣输送以及其他含水率高、易结块物料胶带机输送系统。
关键词胶带输送机料层厚度控制阀辅助出料装置接近开关
1 引言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含水率高、易结块物料一般采用胶带机输送。其工艺流程是物料装填缓冲仓,缓冲仓安装“棚料”塌落装置,即仓壁振动器(或空气炮、或其他脉冲气力硫化装置),缓冲仓内物料经插板阀落到胶带输送机,由胶带输送机输送至下道工序。
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该技术流程相对简单,但是存在以下弊病:
⑴物料输送量不均匀,易造成下道工序断料;
⑵物料本身由于含水率较高,容易结块,在缓冲仓内易“棚料”,操作人员操纵“棚料”塌落装置后,缓冲仓内物料大塌落,造成胶带输送机输送量瞬间变大,进而造成下到工序堵料;
⑶工人为控制胶带输送机物料输送量反复调整缓冲仓下部的插板阀,造成插板阀丝杠损坏,长时间使用后基本废弃。
⑷操作工人需要经常巡检胶带输送机物料输送情况,工人劳动强度大;
⑸“棚料”塌落时经常有物料从胶带输送机上散落,造成工作环境恶劣。
2 料层厚度稳定装置简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实用新型设计:胶带输送机使用的料层厚度稳定装置,该装置安装方便灵活,结构简单,维护量少,稳定了物料输送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
图1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在胶带机导料槽出口制作安装一个料层厚度调整手动插板阀或自动插板阀,在插板阀进料侧安装气缸和物料检测开关,配套PLC或干接点控制,物料检测开关,当胶带输送机开启后,物料检测开关检测胶带机面是否有物料,若无物料则PLC或干接点控制“棚料”塌落装置动作,使物料散落胶带面,同时气缸开始上下往复动作,在气缸头部制作安装叉子,不断往复叉胶带机上部物料,使结块粉碎变小,使物料顺利从料层控制阀下部输送,若物料检测开关检测超过设定限位时,则“棚料”塌落装置不动作,仅气缸上下往复动作,这样避免了物料散落,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缓冲仓下部插板阀不再需要频繁调整,仅仅作为胶带机检修时的检修阀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该阀的故障频率;
(2)缓冲仓“棚料”塌落装置不再需要人员干预可以自行动作,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3)从实际使用与同行业常规工艺比较情况看,现场环境好,基本无漏灰污染和粉尘飞扬情况,降低职业病风险。
以下结合图2图3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2为新型料层厚度稳定装置应用流程图以及图3为新型料层厚度稳定装置安装图。
图2 新型料层厚度稳定装置应用流程图
图3 新型料层厚度稳定装置安装图
3 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改造胶带机导料槽,在出料端安装手动或自动料层厚度控制插板阀(如安装自动插板阀则配出料料层厚度检测仪,安装在出料料层厚度控制插板阀后方,可连锁下道工序,由下道工序给出料层厚度指令或PLC设定厚度),在料层厚度控制插板阀进料侧安装气缸,气缸行程根据胶带机导料槽高度以及出料最小厚度选定,气缸直径根据物料破碎压强选定,气缸端部安装料叉,料叉根据胶带机宽度即导料槽宽度选定,料叉上部安装两根扁钢作为导向块,其长度根据气缸行程选定,扁钢厚度一般选择8~12 mm,有一定刚度即可。气缸安装上下限位开关,便于现场安装调试。在如图所示方向,安装物料开关,其原理是利用有物料通过时顶起合页,合页上方安装接近开关,当合页位置在90°时,接近开关检测给定信号,表示胶带面有物料,关闭“棚料”塌落装置,当合页位置在180°时,接近开关检测给定信号,表示胶带面无物料,开启“棚料”塌落装置。为气缸故障损坏胶带,在导料槽下部安装“U”形或水平保护钢板,一般选用4 mm Q235钢板即可,该钢板在胶带输送机长度方向尺寸可自由选择(一般100~200 mm),钢板在胶带输送机宽度方向根据导料槽宽度定制。
4 结论
本文介绍的胶带输送机料层厚度稳定装置正在申请专利,具体包括料层厚度插板阀、出料阀辅助出料装置,选配物料检测开关,料层厚度插板阀可选配气动或液动,一般均为手动。本装置适用于含水率高、易结块物料胶带输送系统。经过实践,较普通常见流程优点在于:缓冲仓下部插板阀不再需要频繁调整,仅仅作为胶带机检修时的检修阀使用,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该缓冲仓插板阀的故障频率;缓冲仓“棚料”塌落装置不再需要人员干预可以自行动作,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从实际使用与同行业常规工艺比较情况看,现场环境好,基本无漏灰污染和粉尘飞扬情况,降低职业病风险。
收稿:2015-01-07
DOI:10.16206/j.cnki.65-1136/tg.2015.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