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战士到大医生
2015-12-25钟兆云
钟兆云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入闽后,14岁的建筑学徒工江一真在长汀县城参加了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底的一次战斗中,许多伤员因没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牺牲,江一真的心被深深刺痛了,自母亲病逝后一直埋藏在心底的那种立志学医的想法油然萌生。
一位好心的同乡悄悄地劝他打消这个念头,一来他只有初小文化,当医生的天分不够,二来他已被怀疑为“社会民主党分子”,党籍都被开除了,这个时候提出转行学医,弄不好会被怀疑贪生怕死,罪加一等。
江一真却很坦然,说医务工作与前线杀敌一样重要,我若是医生,就可以在战场上抢救战友,为革命做出更大的贡献。倔强的他还是找领导申请转行学医。经组织同意,他被调往由闽西地方武装编成的红十二军医务训练队学习,尔后又入军委直属的红军卫生学校第四期就学。
“土医生”治大人物
1940年2月,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改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江一真担任第一任校长。
1934年春,江一真被分配到傅连暲当院长的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工作,先做内科医生,不久转到外科,协助留日医生梅凌冬给瞿秋白、王稼祥等看过病伤。他边干边学,比谁都刻苦、用心,很快便从一个只有初小文化的农家孩子,成长为一位能够掌握先进医疗技术的红色医生。
长征前,江一真重新办理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手续,先后担任红军教导师卫生队队长、高干休养连医生、红一方面军总收容队医疗队队长,曾给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医治腿伤。会宁胜利会师后,江一真还为在敌机轰炸中伤及臀部的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主持过手术治疗。
抗战爆发后,江一真随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奉命组建并出任八路军野战医院院长,在山西隰县为在平型关大捷后被阎锡山部队误伤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疗伤。经检查,有一颗子弹从林彪的右锁骨下射入,从靠近脊柱左侧穿出,伤及左肺上叶,是个贯穿伤,稍偏一点就危及生命。
1939年1月,白求恩(右)举办外科实习周,与教员江一真情切交谈。
此前,林彪在前方已做过治疗,江一真从预防感染肺炎的角度,再次对林彪进行了非常必要的治疗。林彪伤口愈合较快,但肺部留下了后遗症。一个月后,林彪的情况较稳定时,江一真护送他回延安总卫生部继续医治。
回到延安后,已被任命为军委总卫生部保健科科长兼手术组组长的江一真,受毛泽东点将,和白求恩一起对林彪身上的枪伤再次进行过认真检查。白求恩肯定了中国医生在外科方面的诊断和治疗,并与江一真等多位中国医生共同研究了对林彪继续治疗的方案。
此前,林彪曾抱怨手术做得可能不太好,有咳嗽后遗症,言下之意对江一真这些“土医生”的水平有所保留。经白求恩这么个国际名医鉴定,给了个“做得好”的说法,林彪才无他话。林彪外伤的治疗情况很好,对于内伤,陕北的医疗条件无能为力,后来只好送往苏联治疗。
参加长征以来,江一真参与了党内许多重要人物的医治,“红军一把刀”“八路军中一把刀”的名声不知不觉就叫响开来。
白求恩“化身”
在晋察冀前线,江一真在工作中与脾气有些古怪的白求恩相当投缘,他的医术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深受白求恩的赞赏。鉴于晋察冀根据地医务人员严重缺乏的状况,根据白求恩的建议,聂荣臻决定开办卫生学校,并希望白求恩来主持筹办卫校事宜。
白求恩认为自己是一位外科医生,应到战场前线近距离地救助伤员,所以不愿到后方学校。他认为江一真是担任卫生学校校长的最理想人物,在得到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批准后,白求恩的高兴劲溢于言表,幽默地对江一真说:“我又有一个‘化身’了。”江一真也诙谐地回答:“我不是你的‘化身’,我是‘替死鬼’。”
1939年9月18日,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在唐河东岸的牛眼沟村正式宣告成立,白求恩高兴地参加了开学典礼。后来学校又搬到了齐家佐乡葛公村。
开学后,白求恩亲自给学生上课,并示范性地为一名下肢陈旧性骨折病人进行手术,请江一真做他的助手。随着工作中交往的增多,江一真与白求恩的感情日益深厚。
卫校的工作在江一真领导下走上正轨后,白求恩准备回加美,筹备医药用品,动员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援八路军的抗战。但此时,日军又发动了新一轮的“大扫荡”,白求恩毅然改变计划,带着医疗队奔赴涞源前线,抢救伤员。
江一真很担心白求恩的安全,特别是他在一次手术中留下的伤口已经感染。江一真曾提出要为他做截肢手术,但对于一位优秀的外科大夫来说,手是他的一切,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白求恩坚决不肯截肢。
此后江一真带领卫校师生离开了葛公村,进行反“扫荡”,不久却传来白求恩病逝的噩耗。白求恩弥留之际留下遗嘱,把他的所有用品都分给大家留作纪念,其中提到要江一真挑选两件。后来江一真按照他的遗愿,含泪挑选了一把手术刀和做手术戴的白手套。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军区决定将卫校改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后来附属医院也改名为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江一真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他发誓要培养出更多像白求恩一样的白衣战士。
给柯棣华当“红娘”
1940年6月中旬,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柯棣华来到了白求恩卫生学校。柯棣华刚来时,做江一真的助手。有次,两人同做切除阑尾的手术,各负责一位病人,结果江一真的手术时间比柯棣华快了近一倍。
随着战争的需要,江一真考虑把白求恩卫校附属医院扩大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提名柯棣华担任校长,得到军区的批准。柯棣华的工作受到大家特别是当地老百姓的称赞,人们都拿他与白求恩进行比较,就连他的肤色也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村上有一位老中医编出两句对联:“华佗转世白医生,葛洪重现黑大夫。”反映了人们对白求恩的怀念和对柯棣华的敬爱。江一真在与柯棣华交谈中,也殷切地希望他成为“第二个白求恩”。
在患难与共中,柯棣华和本校护理教员郭庆兰了解加深,产生了感情。大家都为这对异国情侣而高兴。江一真很关心柯棣华和郭庆兰的进展,有意当“红娘”。看到时机成熟,他分别找郭庆兰和柯棣华谈了话,在他俩都表示同意后,又为这件事专门向聂荣臻作了汇报。聂荣臻听后表示赞成。随后,江一真亲自为这对异国恋人主婚。
1942年8月,柯棣华与郭庆兰的儿子出生,因为他诞生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大家给他起了个乳名叫“白生”,后来聂荣臻又为其取了个名“印华”,以纪念中印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1980年9月28日,江一真(前排左四)与当年援华印度籍医生柯棣华的亲属等人在石家庄国际和平医院合影。
1985年,江一真(前排左四)在北京与白求恩学校的部分老同志合影。
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的柯棣华,江一真特地把郭庆兰调到他身边。江一真最担心柯棣华的癫痫病发作,这种病一发作,就会神志不清,控制不住自己。为了防止柯棣华发病时咬破舌头,江一真想出一个办法,特意将一块毛巾裁成两半,常带身边,以备柯棣华犯病时能及时塞垫在他的嘴里。
一次,柯棣华突然问江一真,一个外国人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吗?江一真认为柯棣华已具备了入党的条件,专此向聂荣臻报告,得到上级同意后,就代表党组织专门找柯棣华谈话。1942年7月初,由江一真介绍,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军区党委批准,柯棣华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柯棣华入党后,学习和工作更加勤奋。1942年12月8日,柯棣华给学生们上完课后,又带着20多名学生进入手术室实习。他亲自给一名疝气患者进行示范手术。病人组织粘连,手术难度大,柯棣华额前冒出了汗珠。江一真看他太累,就接替柯棣华把手术做完。当晚,江一真接到柯棣华犯病的报告,二话不说急忙向柯棣华住处奔去。
柯棣华的癫痫病这次剧烈发作,空前严重,先是间隔一小时剧烈抽搐十分钟,后来每十五分钟发作一次。江一真守在他身边,和几位医生全力抢救,能采取的措施都用上了,但都未奏效。
9日上午,柯棣华癫痫再次发作,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年仅32岁。毛泽东知道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挽词:“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12月17日,晋察冀军区召开有万余名军民参加的追悼大会,江一真报告了柯棣华生平事迹,最后他说:“我们要创造模范的柯棣华工作者!只有把他的优良作风带到工作中去,才算柯棣华大夫的精神永存于中华!”
1943年,28岁的江一真出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翌年10月,他根据中央安排,回延安补习数理化和俄文,准备前往苏联深造医学,后因工作需要留下。1946年,江一真经中组部批准,再次改行,随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前往华东做党政工作。